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會計專業文化與企業文化對接模式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指出了我國的高等職業教育的宗旨是以促進就業及為企業培養高精尖的專業技能人才為導向,持續推進高職院校和企業之間的深度合作。隨著現代職業高等教育的逐步發展和完善,我國高職院校的教育培養模式越發注重企業文化與高職專業教育的有效融合。為此,研究了會計專業文化與企業文化的對接模式,提出了對接的方法,為我國高職院校專業文化建設提供些許借鑒,讓高職會計專業教學更能適應企業對專業人才需求,促進高職學生的職業素養和就業率的提高。
關鍵詞:高職會計;專業文化;企業文化;對接模式;方法研究
1引言
2014年我國頒布的《關于加快發展現代職業教育的決定》中明確提出了我國的高等職業教育的宗旨應該是以促進就業及為企業培養高精尖的專業技能人才為導向,持續推進高職院校和企業之間的深度合作。隨著現代職業高等教育的逐步發展和完善,我國高職院校的教育培養模式越發注重企業文化與高職專業教育的有效融合,對提高高職學生的職業素養及就業率有著積極的推進作用。以高職會計專業為例,根據目前專業文化建設的現狀,談談會計專業文化與企業文化的對接模式思考研究。
2會計專業文化與企業文化的內涵
2.1會計專業文化的內涵
會計專業文化除了會計專業知識外,還應包括職業道德、專業素質等職業素養。在我國的高職會計教育培養中,應以為企業培養專業技能人才為目標,將會計專業文化教育與企業文化價值觀相融合,以職業道德為主線,圍繞企業文化、職業準則等內容,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遵守職業道德準則,并堅守“不做假賬”的職業道德底線。
2.2企業文化的內涵
我國著名經濟學家魏杰在其《企業文化塑造》一書中提到企業文化就是“企業所信奉并付諸于實踐的價值理念”。企業文化就是企業結合自身經營管理價值理念,所創立的包括企業使命、戰略目標、價值理念、企業精神、道德準則等具有精神和物質兩種形態的文化形象。其中核心價值觀是企業文化的精髓,是企業從事生產經營活動所應遵循的價值理念,并充分體現員工對企業的責任感、榮譽感、認同感。
3會計專業文化與企業文化對接模式
3.1精神的表現
一般企業文化精神通常會用標語、口號等形式來表現。如某企業核心價值觀為“用戶至上、開放創新”,簡潔明了的反映企業文化精神。會計專業文化精神可以融合企業文化精神表現為“誠實守信、以人為本、不做假賬、勇于創新”等標語口號。
3.2制度建設的表現
企業落實企業文化,實現經營目標需要有《員工行為準則》、《員工職業道德規范準則》等相關的制度來保證。會計專業文化的宣傳和落實和企業文化一樣離不開制度體系的保障。如在對會計專業學生的教育培養中要貫徹《會計職業道德規范》、《會計專業行為準則》等制度約束。
3.3文化建設的表現
會計專業文化與企業文化建設都可以通過板報宣傳、文娛活動、團隊建設、拓展訓練、知識競答等全員參與的活動來實現,從而促進學生提高對專業文化的責任感、榮譽感、認同感,能夠讓高職專業文化教育與企業文化相融合,為企業培養高精尖的專業技能人才。
3.4對外宣傳的表現
為了提高學生對會計專業文化的認同感,會計專業文化和企業文化同樣都可以利用電臺、官網、報紙等各種媒體渠道進行宣傳和落實。并且隨著互聯網的普及運用,宣傳渠道愈發多樣,微博、微信公眾平臺成為主要的宣傳渠道。
4會計專業文化與企業文化融合的可能性
4.1關鍵詞的一致性
企業文化中一般都有“奉獻、公正、誠實、守信、高效”等關鍵詞,目前在我國的高職會計專業人才的教育培養中也需重點強調這些關鍵詞,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職業道德、職業素質等專業素養。
4.2目標的趨同性
高職會計專業文化與企業文化的目標有著趨同性,即要著重培養學生(員工)的職業素質,引導學生(員工)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高職會計專業文化與企業文化的融合,可以讓會計專業教學更能適應企業實際需求,有利于提高學生就業率,學生入職后能夠更好地服務于企業。
4.3教育的兼容性
隨著高職現代教育體系的發展與完善,高職專業教學逐步導向“職企化”,使高職專業理論教學更好地與企業實踐相結合,與就業崗位相結合,向企業需求輻射,專業知識與職業技能有效銜接。
5會計專業文化與企業文化的對接方法
我國發展高等職業教育的目標應是以促進就業為導向,為企業培養高精尖的專業技能人才。以會計專業為例,高職院校會計人才的教育培養計劃,應將企業文化精神融入專業文化教育中,融合企業文化價值理念培養學生的職業道德,形成高職院校教育的特有優勢[1]。
5.1將企業經營管理理念融入會計專業文化建設
將企業經營管理理念與高職院校專業文化建設相融合,可以有效地提高專業教育水平[2]。規章制度體系所具有的嚴謹、規范、權威及強制等特性,可以有效的保障企業文化的貫徹和實施,高職院校的專業文化教育應該借鑒企業經驗,制定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3]。比如在制定學生管理制度時可以融入企業“人性化”柔性管理理念,以“非強制方式”激發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內在潛力和創新精神,讓學生能夠發自內心的認同專業文化價值理念,為企業培養獨具競爭優勢的會計專業人才。此外,還可將現代企業的7S管理(整理、整頓、清掃、清潔、素養、安全、學習)融入到學生教學管理中。企業推行7S管理目的是為了提高工作效率、降低生產成本、增強組織活力、提升員工歸屬感、樹立企業形象。高職院校教育同樣,按照7S管理要求學生遵章守紀,提高職業素養,貫徹“人人為我,我為人人”,“日事日畢、日結日清”的理念,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生活、工作習慣。
5.2企業文化精神融入會計專業文化建設
高職院校會計專業文化建設可以借鑒企業文化精神的理念,諸如將誠實守信、不做假賬、精益求精、開拓創新等精神等融合到專業文化教育中,比如邀請企業財會專家入課堂向學生傳播企業文化價值理念,或組織學生去企業實習調研,在專業教學計劃中可以借鑒“海爾創新精神”、“華為狼性文化精神”、“阿里巴巴客戶第一精神”等企業文化價值理念,將企業文化價值理念通過多種方式傳導給學生,讓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職業道德理念[4]。
5.3結合會計專業特性,注重企業文化教育
結合會計專業特性及專業文化教學培養目標,讓學生深刻體會到會計職業的特殊性與專業文化的重要性。一是可以舉辦專業技能競賽,如專業技術比武、信息化技能比賽等競賽,并選拔學生參加“全國大學生會計信息技能大賽”、“全國職業院校高職組會計技能大賽”等重要比賽,促進提高學生的專業技能及職業素養。二是積極組織學生參與實踐調研,讓學生親自到企業中切身體驗理論教育與工作實踐的差異性,激發學生的積極性,培養其職業興趣和職業情感[5]。
6結語
當前我國職業高等教育宗旨是以促進就業和為企業培養高精尖的專業技術人才為導向,持續推進高職院校和企業之間的深度合作。為此,將企業文化精神與會計專業文化建設有效融合,是我國當前高職院校的工作重心。通過研究會計專業文化與企業文化的對接模式及方法,可為我國高職院校專業文化建設提供些許借鑒,讓高職會計專業教學更能適應企業對專業人才需求,促進高職學生的職業素養和就業率的提高。
參考文獻:
[1]李怡.高職教育呼喚企業文化教育[J].湖南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2(2):104~105.
[2]郭紅艷.探討高職教育實踐中企業文化的有效融入[J].西安鐵路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5(1):49~52.
[3]孟少明.將企業文化融入高職教學的有效途徑探討[J].教育與職業,2015(10):18~19.
[4]項立明.高職教育教學中融入企業文化的應用研究[J].科技咨詢,2017(11):215~216
作者:肖永莉 鄭倫卉 單位:湖北生態工程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