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石油企業安全生產影響因素分析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石油企業是我國重要的核心能源供應單位,關系著人們的日常生活與社會的經濟發展。當前,我國的能源需求不斷提升,也越發依賴、重視石油企業。石油企業在國民經濟中占據重要地位,其生產規模隨著經濟的發展而逐漸擴大。石油企業的生產與運行具有一定特殊性,生產時容易發生安全事故,不利于石油企業的長遠發展。主要分析了石油企業影響安全生產的因素,并提出具體的改進策略以保證石油企業生產的安全性。
關鍵詞:石油企業;安全生產;影響因素
如今,人們的生產生活離不開石油等能源,石油企業在國家經濟發展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石油生產過程中應用大量的高溫高壓設備和高危物品,存在諸多安全隱患,甚至會威脅工作人員的人身安全[1]。因此石油企業在飛速發展的同時,必須重視安全問題,對其進行研究改進,最大程度減少安全事故的發生,促進石油企業平穩運行,保障社會效益。
1石油企業安全生產管理的重要性
在企業的日常管理中,安全生產管理是生產建設的重難點,占據重要地位。一旦生產過程中出現紕漏,企業生產的安全性都會受到影響。如今的石油企業呈現出集聚性、大型化的發展模式,在生產方面有著很強的連續性,生產規模與企業發展規模日漸擴大,且其原材料、半成品、成品與輔助材料都具有極強的危險性,在生產運輸時如果出現疏忽很容易誘發安全事故。我國的石油企業在動力能源方面也有安全隱患,若是出現設備管理失當、工作人員操作錯誤等問題將會影響動力供應,甚至造成安全事故[2]。與其他企業不同,石油企業在生產工藝方面更為嚴格,若是工作人員綜合素質不足容易引發安全事故,因此石油企業在日常的生產運行管理過程中需要加強安全管理,防止出現不良后果。石油企業加強安全生產管理,有利于獲取更多的社會效益。
2石油企業安全生產的影響因素
2.1安全生產管理方面
部分石油企業存在宣傳工作不到位的問題,在生產經營過程中過于重視經濟效益,使得宣傳教育工作表面化,難以提高工作人員對安全生產的重視程度,效果不足。并且在安全管理工作中,員工參與度不夠,一些工作人員認為安全管理和自己沒有關系,從思想意識上不夠重視安全問題。部分石油企業在安全管理方面沒有健全的規章制度,缺少嚴格規范的操作程序,安全管理標準也不夠系統科學[3]。石油企業還存在安全責任制度未能完全落實的問題,在安全事故發生后,一些石油企業僅追究相關領導人員的責任,這種做法是片面的,石油企業應當深入分析事故發生的原因并提出改進策略,不斷消除安全隱患,確保生產安全[4]。
2.2安全生產體系方面
目前,石油企業尚未建立健全安全技術理論體系,針對重大石油事故的安全防護技術尚未完全成熟。完善石油企業的安全生產體系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需要一定的發展階段。石油企業在生產過程中需要使用大量的設備,檢查并維修設備需要很高的費用。因此,石油企業實施安全生產技術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經濟效益。我國如今的石油安全技術標準同國際仍有很大差距,無法為石油企業提供充足的科技支撐[5]。石油企業想要構建安全生產體系,需要加大資金、科技等方面的投入力度。
2.3安全生產投入方面
在安全經濟投入體系之中,石油企業在人力資源、財力資源、物質資源等方面缺乏協調性,一些石油企業沒有依照職業的危險程度投入相對應的工程費用。石油企業想要加強安全生產,應當在危險源整改、勞動防護、應急救援等方面增加投入,同時要應重視日常的安全管理工作與安全教育活動。石油企業為減少成本,如今仍以粗放型經濟增長方式為主,在其提高經濟效益的同時,需更為重視安全生產投入。
2.4生產材料有危險性
石油企業在生產、運輸與存儲過程中都會存在安全隱患,工作人員一旦在生產活動中出現操作失誤,很容易導致生產事故。石油企業對生產條件、生產環境有著很高的要求,在生產結束后還要檢驗產品品質,避免不合格的產品混入市場。石油企業在生產實踐環節中無論哪一環節出現失誤,常常會造成整體產品的質量或是性能不合格。且因為經濟發展的驅動,社會對于石油的需求不斷增加,一些石油企業為增加產量會升級設備以擴大生產,不斷擴大生產規模也會造成安全隱患的增多。
3石油企業安全生產的改進策略
3.1強化安全生產管理
石油企業可通過以下3個方面強化安全生產管理:構建安全管理機構、建立安全管理模式、制定安全管理措施。安全管理機構可分為決策層、管理層與職能部門,決策層負責制定企業長期的安全管理計劃,協調安全管理工作;管理層為車間與班組安全員,承擔一線的安全生產工作;職能部門則負責日常的安全管理事務[6]。石油企業加強安全生產管理需要部門間的協作互助,安全生產管理并非是哪一個部門,或是哪一個員工身上的責任。石油企業發展迅速,可建立事后型安全生產模式,防止出現同類事故,總結導致事故的因素并進行調查分析,提出相應的解決策略,對其進行評價與總結。石油企業還可建立預防性管理模式,在明確安全管理目標后分析現有問題,制定并落實安全管理方案,評價方案的具體實施效果。石油企業要重視識別系統危險,設立動態約束機制,根據目標變量的波動狀況開展安全目標管理,根據實際情況調整安全目標,實施標準化作業,通過統一指揮與協調配合的方式進行安全檢查與隱患整改[7]。同時,石油企業還可合力開發事故資源,積極發揮事故的積極影響,努力提升安全管理水平。
3.2健全安全生產體系
石油企業的安全生產體系一般由安全、健康與環境這三個方面構成,安全管理工作應當從事前風險分析開始,結合組織標準、危害影響、監督情況等方面確定企業生產過程中存在的安全隱患,提前采取相應措施進行設防,盡可能控制事故的發生。石油企業建立健全安全生產體系才能更為順利地邁入國際市場,應當加強有毒有害、易燃易爆、易腐蝕等物品的管理,將這些規章制度融入企業的總管理體系之中,明確“誰污染、誰治理”的基本原則,規范生產人員的操作流程,提高相關工作人員的自覺性[8]。很多石油企業發生火災、農田污染、爆炸等不良事故都同生產操作相關,企業健全安全生產體系時也需重視對于操作人員的管理。石油企業需重視對操作人員的宣傳教育,提升操作工作的規范性。
3.3增加安全生產投入
石油企業在安全生產投入方面不僅要加大投入力度,還應確定科學可行的投入方向與投入模式。石油企業一般將投入費用用于安全技術、勞動保護、輔助設施、宣傳教育等方面,在增加資金投入的同時還要合理搭配資金的投入比例,明確自身在安全生產管理方面的薄弱點,根據薄弱點有針對性地調整投入比例。石油企業在制定安全生產投入方向時應結合經濟管理理念,可提取一定的安全生產費做到專款專用[9]。石油企業在制定決策前,應充分考慮投入目的、經濟能力、技術水平、生產效益等因素,依照需求決策,找出自身的癥結點做到具體問題具體分析,避免盲目投入。
3.4培養員工安全意識
人是安全生產中最為重要的核心要素,石油企業在嚴格要求材料、技術、生產環境的同時還要注重加強工作人員的安全生產意識,避免出現思想麻痹、盲目操作等不良現象。在科學技術的推動下,我國社會各領域都在積極進行發展與變革,石油行業的相關技術也在不斷升級,對于工作人員的相關要求也越來越高,石油企業從管理層到一線工作人員都應該接受安全教育。石油企業可制定安全技術操作知識方案,定期對工作人員開展培訓、考核等工作。石油企業還要特別重視特殊工種工作人員的培訓工作,嚴格要求其取得安全生產證書后持證上崗。石油企業要積極培養工作人員的安全意識,提高工作人員的綜合素養。
3.5石油企業有序擴張
如今的石油企業在生產規模方面不斷擴大,但一些企業僅僅為追求經濟利益盲目擴張,未能實現規模化的生產經營,其經濟實力、安全管理、工藝水平等方面都存在制約,會為企業日后的生產經營帶來安全隱患。石油企業應綜合考量自身的經濟實力、工藝水平、安全管理等方面制定經營方案與發展戰略,確保安全生產的前提下穩步擴大企業規模,確保石油企業朝著大規模經營的方向安穩過渡。
3.6建立完善監督機制
石油企業在日常的生產管理過程中需要科學可行的監督機制,幫助員工樹立安全意識,對生產過程進行監督,一旦發現問題及時采取措施進行處理,尤其要加強對于生產建設時的重點工序和重點對象的管理控制。有效的監督機制能夠幫助工作人員遵守規章制度,加強安全生產。除此之外,石油企業還要嚴格參照國家對危險化學品的有關規定,進一步嚴格材料審批流程,確定企業生產管理制度建立在國家行業制度的范圍之內。
4結束語
近年來,我國石油企業在生產過程中多次發生安全事故,因其生產加工的原料與產品具備易燃易爆、腐蝕性強等特點,若發生安全事故,除干擾企業的生產經營活動外,還會傷害生產人員的生命財產,所以石油企業在生產過程中必須遵守安全生產工藝流程,積極加強工作人員的安全生產觀念,確保石油企業生產過程的安全性與高效性。我國經濟的飛速發展推動了石油企業的發展,同時也對石油企業提出了更為嚴格的安全性要求,石油企業應重視安全生產問題,加強安全生產管理,減少安全隱患,最大限度地滿足社會的能源需求,推動自身可持續發展。
作者:許建坪 趙世慶 李洪清 單位:中國石油集團 川慶鉆探工程公司川東鉆探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