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農業科研機構人力資源管理理論含義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科技創新,人才先行。農業科研機構是我國農業科研的主力軍,是農業科技人才資源的主要聚集地。但根據現實情況可發現,我國農業科研機構人力資源管理存在諸如資源分配不均、制度不全等問題,影響著農業科研人才的輸送、農業科研人才能力的提升,故加強對農業科研機構人力資源管理的研究尤為必要。由師雪茹、陳剛著寫的《農業科研機構人力資源管理研究》(中國農業科學技術出版社,2015年4月)一書,以數據為支撐點,圍繞我國農業科研機構人力資源管理理論及現狀展開論述,主題解讀透徹、成果實用性強,對我國農業科研機構人才管理研究具有重要參考價值。具體而言,該書具有以下兩大特色。
一、理論深入淺出,主題解讀透徹
作者在全書研究方面,摒棄了針對農業科技人力資源開發、管理、利用的“定性方法”,以《1998-2008年我國農業專業技術人員數量表》《1998-2008年農業專業技術人員人均發表中文科技論文數量表》《我國國有企事業單位農業專業技術人員數量表》等圖表為數據基礎,實施了全面、細致、綜合的“定量方法”研究,這其中結合了大量人力資源管理的相關理論,針對我國農業科技人力資源特點、管理與利用情況、發展趨勢等進行了全面闡述。通過對各個章節的細致分析,雖然理論占據了該書較大篇幅,但內容并不晦澀難懂,其通俗易懂、化繁為簡的描述方式,極大地降低了理論理解難度,兼顧了非人力資源管理學、農學、統計學等人士學習需求,例如,在第二章“總體規模與構成特點分析”中,作者一開始并沒有運用“長篇大論”的理論來闡述支撐整個研究理論體系,而是以讀者閱讀習慣或邏輯思維基礎,循序漸進地闡述了農業科技人力資源構成的原因、基礎、特點。同時為了更好地解讀全書主題,作者從“關聯性”出發,探析了我國農業科技人力資源發展趨勢、發展變化、地區差異等內容,其中在有關發展趨勢、地區差異的兩大主題下,又分別從人力資源數量變化、人力資源能力變化兩個方面展開了探討,論證了我國農業科技人力資源存在地區差異的原因。例如第四章“發展趨勢與地區比較”中,作者系統分析了中國農業科技人力資源發展趨勢、地區差異情況、發展變化以及地區分布總特點,從不同角度和側面,論證了農業科技人員資源開發、管理、利用的重要性。
二、數據豐富詳實,成果實用性強
海量豐富的數據是該書的最大特色,分別以《全國農業科技研發機構科技人力資源關鍵年份數量表》《農業專業技術人員數量表》為數據基礎,借助兩個數據表的基本結構,引入更多的數據種類、元素加以完善。作者融合現有數據,針對我國農業科技人力資源開發、管理、利用的分析采取了實證研究方式,例如在第二章“總體規模與構成特點分析”中,首先進行了數據來源分析、研究模型建立,1998年至2008年數據“跨越式”篩選,旨在打破數據研究模式下普遍存在的“靜態性”弊端。作者指出1998年我國農業科技人力資源管理還處于初始階段,在開發、利用等方面還未形成有序的框架,而2008年我國在社會經濟的推動下,形成了較為完整的農業科技人力資源管理模式,在開發、利用等方面有了巨大進步,可以更加清楚地判斷我國農業科技人力資源實際情況。同時,數據豐富的撰寫特點,很好地突出了作者“定量研究”的初衷,保障了全書數據之間的前后邏輯關系,保證了研究成果的實用性。
值得一提的是,作者在數據處理這一塊具有創新性。盡管數據是客觀的、理性的,但作者未將其作為簡單的“論據”,依需羅列,而是將豐富詳實的數據分析,與現實的經濟政策、社會觀念、產業變動等內容聯系起來,實現了研究“理論聯系實際”的需要。例如在2008年的數據分析中,指出2008年年底,全國農村實用人才總量達到820萬人,比2005年增長42%,以具體數據證明了我國農業科技人才與國家基數相比,雖然還不能滿足社會發展、農業發展的需求,但其隊伍規模在不斷壯大,隊伍結構明顯優化。這也反映了本書內容的嚴謹性,作者邏輯思維的縝密性,研究結果的實用性??偠灾摃鴥热菥哂幸欢ㄡ槍π?,不僅將農業科研機構人員資源管理基礎性知識及其所涉及的一些理論全面呈現出來,還揭示了我國農業科研機構人員資源管理中存在的一些問題,并以此為基礎從管理機制、管理形式等角度給出了相應的建議與措施,對我國農業科研機構人員資源管理具有指導意義。
作者:馬紅莉 單位:四川財經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