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做好農機新技術推廣應用工作思考探析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伴隨鄉村振興戰略的提出,發展現代農業,提高農業生產效率帶動更多農民脫貧致富成為當前農村經濟工作中的重中之重。現代農業的發展離不開科技的支撐,為此,做好農機新技術的推廣普及工作顯得尤為緊迫,因為這是推動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發展的重要前提。就加強農機新技術推廣工作的意義、當前面臨的主要問題進行剖析,并提出解決對策,以期推動農業現代化更快更好的發展。
關鍵詞:農機新技術;推廣;問題;對策
引言
農業是我國的立國之本,在國民經濟發展中占據關鍵地位。農機具的普及應用對推動我國現代農業產業化發展有著重要意義[1]。我國對農業機械化發展高度重視,也推出了一系列惠農措施,加快了農業機械化發展步伐。然而從現實來看,仍與實現農業機械化與現代化建設標準存在一定的距離。在新形勢下必須加快研究農機新技術推廣工作,就存在的問題進行仔細剖析,探討更好的應對措施,以期推動我國農業現代化的快速發展。
1推廣應用農機新技術的意義
1.1促使傳統農業向現代農業的轉型
我國作為農業大國,千百年來采用的都是傳統農業生產模式,農民經常“靠天吃飯”,缺乏對自然災害的應對能力,農業生產效率低下。通過推廣普及農機新技術,采用現代化的生產勞作方式,能大幅減少農民的工作量,也能明顯提升農業生產效率,改善農產品質量,實現增產增收的目標。
1.2有助于帶動農民群眾脫貧致富
隨著農用機械的大量普及以及新技術的應用,農業生產效率大幅提升,農民也能從繁重的農活中得到解放。他們可以有更多的時間去學習農業生產技術與農機使用方法,學會現代化的農業生產知識,進而將其應用于農業生產中,形成良性循環,最終幫助農民群眾獲得更多的經濟收益。
2當前農機新技術推廣工作存在的主要問題
2.1農民重視度不夠
大部分農民文化水平不高,傳統觀念根深蒂固,習慣采用傳統的農業生產方式。他們對于農機具使用不感興趣,認識也較少,對新型農機具及新的生產技術持懷疑態度,不愿使用新機具與新技術。這極大地阻礙了基層農機新技術推廣工作的開展。只有轉變農民的傳統觀念,讓他們看到農機具的意義所在,才能主動接受農機新技術[2]。
2.2缺乏充足的經費
由于農村地區經濟條件相對滯后,政府給予的財政支持也十分有限,劃撥給農機推廣服務工作的經費更是少之又少。由于工作經費匱乏,導致農機具的技術培訓、產品展示、推廣經銷等工作都受到了制約,造成推廣工作開展力度不足。
2.3推廣工作隊伍建設乏力
目前,基層農機推廣工作單位面臨著推廣工作人員不足、年齡結構老化、專業素養不高等問題。負責這項工作的推廣人員年紀偏大,所掌握的知識體系比較滯后,對新技術、新機具的了解程度不夠。由于基層條件艱苦,難以吸引并留住優秀的技術人員,因此,從整體來看基層農機推廣隊伍的專業水平有待提高。
3新時期提升農機新技術推廣服務水平的對策
3.1轉變觀念,高度重視農機推廣工作
為順利開展農機技術推廣工作,首先需要轉變思想觀念。只有思想認識有了轉變,充分認識到農機新技術的應用價值,農民才能更主動地接受。然而大部分農民思想保守,對新事物的接受度較低。為此,農機技術推廣部門要加大宣傳力度,除了運用廣播、電視、報刊、網絡等媒體工具外,還應著重采用農民易于接受的方法開展宣傳推廣工作。比如,采用現場展示、圖片教學等措施,從當地自然地理條件、農作物特性、農藝要求等因素出發有針對性地推廣相關農業機械,讓農民能直接看到農機新技術的效果,從而激發他們對使用農機具、運用新技術的興趣[3]。另外,建立試驗示范基地,發揮基地的示范作用,引導農民接受新技術,運用新型農機具。農民通過示范基地可以清清楚楚看到運用現代農業技術的成效,并參與到示范基地實踐活動中,親身去體驗現代農機具的使用方法,學習農機技術,從而為新型農機具的推廣普及奠定基礎。
3.2加強與農機合作組織的溝通協調,發揮其帶頭作用
農機合作組織是農民在日常生產生活中接觸最為密切的基礎性組織。因此,該組織對每個農戶的情況都比較了解,能夠確保將農機推廣工作落實到位。就基層組織來說,各級領導要率先垂范,充分發揮帶頭作用。農機新技術推廣工作者則需要積極與基層組織領導進行有效的溝通交流,通過他們的媒介作用,及時全面了解農民在農業生產中最需要的東西,掌握當前農機推廣應用狀況[4]。在此基礎上結合農機新技術推廣現狀,向基層領導作詳細的匯報,包括現狀、進展、問題等。只有當基層組織領導對農機新技術有了充分了解后才會產生更高的工作熱情,才能更好地發揮出自身的帶頭作用。如此就能帶動廣大農民群眾參與到學新技術、使用新農機的活動中。3.3爭取更多的經費,確保經費充裕在開展農機新技術推廣應用的過程中,地方政府要充分發揮帶頭作用,認真執行農機購置補貼政策,確保將補貼發放到農民手中。同時,在中央、省級推廣的農機購置補貼優化政策的基礎上,縣、鄉(鎮)等基層政府要結合實際,制定相應的農機購置補貼配套政策。比如,針對有購買農機需求的困難戶可提供相應的幫扶政策,如提供低息或貼息貸款服務,或者提供配套補貼政策等。這不僅能減輕農民的經濟負擔,也能進一步普及推廣新型農機具與生產技術。
3.4加快農機推廣應用工作的信息化建設
在信息化技術快速發展的今天,各種信息技術充斥在我們的身邊,對我們的生產生活產生了重大影響。就農機新技術推廣應用工作而言,雖然信息化是一個很好的機遇,但也是一個極大的挑戰。若推廣工作能夠抓好這個機遇,必將把農機新技術推廣工作推向一個更高的臺階。同時,也要看到借助信息技術推廣應用農機新技術,離不開豐富、準確的網絡信息資源做支撐。通過網絡農民可以獲取自己需要的網絡信息資源,掌握準確、有效的農機新技術信息,從而獲得預期的推廣效果。為此,農機推廣部門應盡快構建一套健全的互聯網信息系統,通過網絡信息技術為廣大農戶提供及時、準確、可靠的農機信息。通過該網絡平臺,農戶可提出自己關于農機新技術的疑問,由推廣工作人員及時答復。此外,推廣工作人員還需將這些信息及時做好整理與歸檔,為今后的農機推廣工作開展提供有效的信息資源庫。
3.5重視對推廣工作人員與服務對象的培訓
農民是從事農業生產的主力軍,也是使用農機具的主要對象。為此,要采取相應的措施來全面提高農民的綜合素質,為今后更好地開展農機管理與應用打好基礎。首先,經常組織下基層的學習講座活動,通過講座、看視頻等方式讓廣大農民對農業機械設備的使用價值有充分的了解,讓他們從內心里接受農機具。在講座活動上工作人員可采用面對面的技術指導方式,讓農民了解農機的使用技術,同時,也能拉近農民與工作人員的距離,為今后農機新技術的推廣應用打好基礎。其次,不少農村地區的農業生產水平仍比較滯后,農機人員的專業素養較低。對此,建議在農村地區設立專門的農機技術推廣站,著重對農業機械及相關技術進行推廣。設立這一部門也有助于全面搜集農村地區農業機械使用的相關資料,便于及時了解當前農業生產中存在的問題,為上級部門作出正確的決策提供有效的參考依據。最后,重視農機推廣隊伍建設。針對當前基層農機管理工作中人才匱乏的現狀,上級主管部門應出臺相關人才引進政策,積極吸納高校畢業生、社會上的專業人士。同時,配套良好的人才獎勵政策,改善技術人員的薪資福利,以吸引更多人才到基層農機推廣隊伍中工作。基層農機服務部門要定期組織工作人員培訓,學習最新的農機使用技術,農機推廣經驗,并著重加強責任意識與服務意識的培養,進一步加強作風建設,著力提高工作人員的職業綜合素養[5]。綜上所述,在新農村建設中抓好農機新技術推廣服務工作,對推動農業現代化、機械化發展有著非常重要的意義。不僅能助推農民脫貧致富,也能促使我國傳統農業的轉型,提高農業生產效率。當然,在農機新技術推廣工作的過程中面臨著重重阻力,任重而道遠,需要政府、社會各界、農機推廣部門的大力配合與支持,為農機新技術推廣應用營造一個良好的發展環境,以加快農機具的普及應用,早日實現鄉村振興發展戰略。
參考文獻:
[1]楊德軍.基層現代化農機技術推廣應用策略探究[J].南方農業,2020,14(12):140-141.
[2]徐正軍.農機化技術推廣應用存在的問題與對策[J].時代農機,2016,43(6):1-2.
[3]都紅云,李繡錦,趙志強.做好農機新技術推廣應用工作的策略研究[J].企業技術開發,2013,32(21):65+67.
[4]李志華,劉振廣.新形勢下農機技術推廣的創新[J].湖南農機,2013,40(1):7+9.
[5]李偉彬.淺談農機新技術的推廣應用與管理[J].廣東蠶業,2020,54(4):86-87.
作者:李濤 單位:費縣農業機械發展促進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