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農業科技水平對中藥材產業影響探究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在甘肅省的農業發展中,中藥材產業既是頗具潛力的特色產業,也是助力鄉村振興的支柱產業。在傳統農業中,科技水平對其產出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近年來,甘肅省十分重視農業尤其是中藥材產業的發展,大力培養農業科研人員,積極推動農業科技創新,極大地提升了包括中藥材產業在內的農業生產效率。課題組為探究農業科技水平對甘肅省中藥材產業的影響,利用甘肅省2011—2020年的地級市數據構建面板模型和DEA靜態效率模型對其進行分析,發現農業科技水平對提升中藥材產值具有明顯的正向影響,且技術效率對隴藥產業效率的貢獻率呈逐年上升趨勢。
關鍵詞:甘肅省;中藥材產業;技術水平;DEA模型
0引言
甘肅省由于氣候類型眾多、山脈縱橫交錯等自然因素,形成了獨特的地理環境,從而發展了適應當地條件的特色農業——中藥材產業。其擁有隴南山地亞熱帶暖溫帶區、隴中隴東黃土高原溫帶半干旱區、青藏高原東部高寒陰濕區和河西走廊溫帶荒漠干旱區四大優勢藥區,當歸、黨參、黃芪、大黃、板藍根、半夏等大宗中藥材年產量占該品種全國總產量的50%以上。2016年甘肅省的中藥材種植面積為405萬畝,總產量達110萬噸,位列全國第一。因此,種植中藥材已成為該省相當多地區農民收入的重要來源。以甘肅省定西市為例,素有“千年藥鄉”和“西北藥都”美稱的隴西縣,2020年其中藥材產業對該縣GDP的貢獻率高達28.6%,對該縣財政收入的貢獻率為五分之一,對全縣農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貢獻率近三分之一;而冠有“中國當歸之鄉”之稱的岷縣,全縣有一半的耕地被用來種植中藥材,中藥材收入占岷縣農民純收入的60%。在甘肅省的農業發展中,中藥材既是頗具潛力的特色產業,也是助力其實現鄉村振興的支柱產業。為實現鄉村振興,我國不斷提高農業技術水平,將農業科技創新作為推動農業經濟發展的重要源動力。目前,甘肅中藥材產業雖呈現出良好的發展勢頭,但仍處于大資源、小產業、弱品牌的現狀。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國外醫藥研究沒有顯著進展,越來越多的人開始將目光投向中醫和中藥,隴藥產業正面臨著機遇和挑戰。基于上述現狀,研究分析農業科技水平對甘肅省中藥材產業的影響作用能夠為推動隴藥高質量可持續發展提供借鑒,具有一定的現實意義。
1文獻綜述Denison(1962)[1]
利用美國四十年間的農業數據計算投入產出,分析得出農業科技創新對農業經濟增長的貢獻率超過30%。Lucas(1988)[2]研究得出了農業科技進步能夠推動農業經濟增長的有效性,證實科技水平提升可作為農業經濟增長的關鍵因素。Akino等(1993)[3]對發達國家和發展中國家進行對比分析,發現農業科研創新投入回報率在發展中國家比在發達國家更高。王麗敏(2010)[4]研究發現政府在農業科技方面投入越多,地區的科技環境就會越好,本地區的農業經濟增長就會越快。姚旭兵和寧瑞芳(2015)[5]利用VAR模型研究1981—2010年的數據,發現農業科技投入和農業經濟增長之間存在長期的穩定效應。李瀟瀟(2017)[6]通過選取安徽省16個地級市的農業數據,構造市級面板數據,計量分析得出,安徽省的農業機械總動力、農業從業人員數、有效灌溉面積等都對安徽省的農業經濟增長存在顯著的正向促進作用,但是農用化肥使用量卻對安徽省的農業經濟增長產生負向抑制作用。胡君一(2021)[7]通過建立“技術創新-經濟增長”模型研究發現農業科技投入能夠有效促進農業經濟增長。郭健等(2012)[8]通過包絡分析法對山東省各個地區的農業生產效率進行了分析,并結合當地農業科技投入數據,發現當地農業科技投入規模無效率是造成山東整體科技投入效率低的原因。李嘯浪和梁穎(2022)[9]利用DEA靜態效率模型分析了貴州省中藥材的產業效率,研究發現黔藥種植業的面積投入效率總體呈現略微增長態勢,但仍處于較低水平,且中藥材面積投入效率的純技術效率呈遞減趨勢,而規模效率呈遞增趨勢。邴芳(2017)[10]通過納入產出水平等四個因素建立起產業效率評價體系,對甘肅省13個地級市的中藥材產業進行研究分析,發現生產能力是影響中藥材產業效率的重要因素,且甘肅省各市中藥材產業生產能力均處于較低水平。劉心夷(2017)[11]通過分析甘肅省臨夏州中藥材產業發展狀況,認為該地區在產業發展進程中亟待解決的問題有產業化水平較低、專業化的技術人才緊缺等。
2變量選取與研究設計
2.1面板數據模型
2.1面板數據模型
目前有多種方式衡量地區中藥材產業的發展情況,考慮到代表性和數據可得性,故選取中藥材產值作為被解釋變量。在核心解釋變量的選取上,由于較難統計各地級市中藥材產業的科技投入數據,因此選取中藥材單位面積產量作為間接指標代表技術水平。在控制變量的選取上,財政指標選取財政對農業支出情況,勞動力指標選取農業從業人數,交通指標選取公路里程數。使用甘肅省13個地級市(不包含嘉峪關市)2011—2020年十年間的面板數據進行研究分析(數據來源:甘肅省統計局和中國中藥材價格指數網),構造如下的基準回歸模型(1),其中i代表地級市,t代表年份。主要變量與描述性統計如表1所示。
2.2DEA模型
由面板模型可以得到農業技術水平對中藥材產值的總體影響,但很難衡量其動態變化。因此,在面板回歸分析的基礎上,本文將利用數據包絡分析法(DEA)進行靜態效率測算。DEA(DataEnvelopmentAnalysis)是通過輸人一個或多個投人指標和產出指標,選取具有可比性的同類型單位,利用線性規劃方式判斷決策單位是否具有相對有效性的分析方法。其結構方程式為綜合效率=技術效率x規模效率,可以很好地測算產業技術效率的有效程度。DEA基本模型有DEA-CCR(規模效率不變)和DEA-BCC(規模效率可變)兩種。由于中藥材產業屬于規模報酬可變,故采用DEA-BCC模型測算甘肅省中藥材產業的靜態效率值。本文選取甘肅省地級市每年的中藥材種植面積作為投入變量,年產量和年產值作為產出指標,以每年的地級市平均數據為決策單元(DMU),xj和yj分別代表第j個投入和產出變量,minθ為目標函數,s.t.為限制條件,構建模型(2)如下:
3實證結果
3.1面板回歸分析
通過Stata12.0軟件得到固定效應面板模型的回歸結果如表2所示。從表中知,技術水平在1%的顯著性水平下與甘肅省中藥材產值呈正相關,即技術水平每提升1%,甘肅省中藥材產值就會增加1.482%,印證了近年來隨著甘肅省農業技術的提升,中藥材種植效率提高,中藥材畝產量逐年提升,進而增加了產值。財政支農支出在1%的顯著性水平下與甘肅省中藥材產值呈正相關,即甘肅省財政支農支出每增加1%,本省中藥材產值就會增加0.297%,這也與預期相符。甘肅省中藥材產業作為該省農業發展的重點產業,有相當一部分財政支農支出是投人其中的,說明財政給予的補貼扶助能夠直接推動產業發展,提升產業效益。勞動力水平與中藥材產值沒有顯著的相關性,可能的原因是甘肅省中藥材機械化種植的規模不斷提升,逐漸降低了對人工作業的需求量。交通發達程度在10%的顯著性水平下與甘肅省中藥材產值呈正相關,即交通發達程度每增加10%,甘肅省中藥材產值就會增加0.264%,說明運輸業的發展對隴藥倉儲物流環節具有改善作用,亦能促進中藥材產業價值提升。
3.2靜態效率分析
產業效率本身是個相對的概念,當前還未形成一個公認的產業效率評價體系,因此本文參考已有的研究,將測算結果分為四個等級。效率值低于0.4表示產業效率很低,介于0.4到0.6之間表示產業效率較低,介于0.6到0.8之間表示產業效率較高,高于0.8表示產業效率很高。通過Deap2.1軟件測算得到甘肅省2011—2020年的中藥材產業效率如表3所示。甘肅省中藥材產業的綜合效率最低值為2014年的0.376,最高值為2019年的0.500,隴藥十年間的產業效率不高,且增速緩慢;規模效率最低值為2020年的0.565,最高值為2013年的0.741,規模效率從2014年開始下降,反映出甘肅省中藥材產業規模體系趨于穩定,產業規模報酬開始遞減;技術效率最低值為2013年的0.554,最高值為2019年的0.771,技術效率總體呈現上升趨勢,說明技術效率對提高隴藥整體產業水平的貢獻率在不斷增加,作用亦愈加明顯。從總體上來看,甘肅省2011—2020年十年間的中藥材產業綜合效率處于較低水平,仍有很大的提升空間;技術效率自2015年開始就進入較高水平且一直處于上升趨勢;規模效率在這十年間沒有明顯的變化趨勢。根據綜合效率=技術效率×規模效率的計算公式,可以推斷得出甘肅省近十年中藥材產業效率的提升主要是由于技術效率提升所帶來的。
4結論與建議
根據實證結果得出,甘肅省的農業技術水平提升對本省的中藥材產值具有顯著的正向效應。同時,甘肅省的中藥材產業技術效率呈現逐年上升的趨勢,表明甘肅省2011—2020年中藥材產業總效率受技術水平提升的影響越來越大。基于上述結論,課題組從甘肅省整體農業技術水平的角度提出以下建議,以助力甘肅省的中藥材產業持續健康高效發展。
4.1提高農業機械化程度
隨著中藥材需求量逐年增加,傳統的人工種植模式已經很難滿足現階段的需求。按照“品種全程機械化,主要藥材產前、產中和產后的主要環節有機械”的思路,采取科學的管理方案,進行管理強化。利用相對科學的新技術方式,進行機械化種植。在大面積種植區域可使用一些大型機械進行深松旋耕整地聯合作業,引進具有施肥、秧苗移栽、覆膜、覆土功能的中藥材移栽機耕種,定期用無人機或全自動打藥機等機械進行除草、噴藥等工作。4.2吸引和培養專業人才以甘肅農業大學和甘肅中醫藥大學為首的省內各高校要充分發揮作用,積極努力培養農學和醫學領域的高水平專業人才,推動中藥種植、中藥醫理等方面的創新性研究。甘肅省政府也應當實施人才引進的優惠政策,同時提升省內中醫藥產業的品牌效應,吸引人才流入,穩定人才集聚。通過強化本省相關領域的人才資源稟賦并將其進一步轉化為產業優勢,產業效率也會隨之提高。
4.3加大農業科研投入
政府應積極地給本省的中醫藥實驗機構和中藥材生產機構提供政策支持和資金支持,努力改善機構研究條件,提升技術研發水平,增加其創新動力。推動中藥材初加工模式向深加工模式的轉變,將中藥及中成藥的品種創新和二次開發作為主要的研究方向,提升產品附加值和競爭力。在各個單位、各類學科、不同領域之間建立合作框架,打造本省高水平中藥材科研團隊并充分發揮團隊優勢,提升產業競爭力。
作者:徐澤田 尹劍 邱遠宏 單位:貴州財經大學大數據應用與經濟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