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縣級農業機械化現狀與對策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農業機械化在促進營山縣農業可持續發展過程中具有重要作用,能提高農業生產效率、解放農村勞動力、保護農村生態環境。近些年來,營山縣農業機械化和農業可持續發展取得一些成績,但同時也存在不足,需要從農機架構、農機服務部門、工作人員職業技能、農業機械有關服務與科技創新等方面采取完善措施。通過對營山縣不同地貌農機化現狀的調查,分析其突出問題,找出制約農機化發展主要因素,探索營山縣發展農業機械化對策。
關鍵詞:農業;機械化;現狀;對策
隨著新農村建設的不斷推進和新技術的推廣,我國農業機械化取得較快發展。在這樣的背景下,營山縣注重提高農業機械化水平,根據當地條件因地制宜,推動農業機械化發展。營山縣當前已有的14家農機互助合作組織都創建于2013年之前,隨后幾年未曾出現新的專業合作社。這些合作社類型不大,并且大多集聚在平壩地區。該縣鄉鎮共計53個,行政村657個,其中山地丘陵村莊所占比重將近70%,已有農業合作社很明顯難以滿足營山縣農業生產實際需要。本質上,占較大比重的山地丘陵地區亟待進行農業機械化推廣,可是實際上推廣困難眾多。許多地區連公路都未曾修建,如何進行推廣?即便道路修通了,土地沒有進行整理,又或者土地盡管整理了,可是沒有農耕道或者下田道,農業機械去了也無法發揮自身效能。因此,需要有力提升當地農業機械化水平,其對推動農業可持續發展也具有積極作用。農業可持續發展離不開農業機械化,要想實現農業的可持續發展,必須注重提高農業機械化水平。
1營山縣農業機械化現狀
1.1黃渡鎮蘭武村概況蘭武村屬丘陵地貌,村耕地面積81hm2,全村共1419人,外出務工800多人,在家約600人,農業基礎設施條件較差。據調查,該村現有旋耕機100臺、植保機械10臺,目前全村種植和收獲等環節依靠人工作業,水稻、小麥、油菜等大宗農作物農機化水平較低。
1.2濟川鎮向壩村概況向壩村屬平壩地貌,全村共9個社,面積68.8hm2,共1386人,其中留守人員600余人,有2hm2以上的種糧大戶15戶。2008年起該村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全覆蓋,共完成了60hm2農田的改造和基礎設施建設,改造面積達90%以上。據調查,該村于2013年成立了營山縣上都農機專業合作社,合作社現有大型耕作拖拉機3臺、大型收割機2臺、插秧機8臺、全自動育秧系統1套、玉米播種機1臺、大型行走式噴霧機3臺。該村農業機械化發展在農業生產中已逐步居于主導地位,基本上實現了農業機械化。
2營山縣農業機械化存在的問題
據調查和走訪,筆者發現有以下制約農機化的突出問題:
2.1農田基礎設施建設不規范農機作業條件是制約農業機械化的主要因素。丘陵山地未進行田土調型,只有發展小型農業機械設備,大型機械受到的限制因素較多;平壩農田調型區適宜于大中小型機械設備農機作業。
2.2農機手缺乏技能培訓農機操作手大多通過自身摸索學習,未經專業培訓,導致機手嚴重短缺。
2.3農機設備維修是短板搶種搶收季節機器故障和維修問題突出。配件發貨需等待7d左右,機器售后和及時維修是機手關注的主要問題,機械維修導致運行成本高也是農機發展面臨的瓶頸。
2.4農機作業難配套農藥噴灑是種糧大戶規模種植中較為棘手的問題,尤其是水稻成熟前的高溫期,請人難,手動噴藥效率低。沒有烘干設備,收獲高峰期如遇陰雨,谷物霉爛嚴重,制約了規模種植戶的發展。
3營山縣制約農機化發展主要因素分析
3.1種植業規?;潭鹊蛽{查,向壩村種糧大戶較多是帶動農機化發展的主要原因之一,而蘭武村沒有種糧大戶,農機化率也較低。
3.2財政投入不足由于地方財政沒有投入,購買機械政策補助比重小,打擊了農戶購買機械、使用機械的主動性,尤其是在新型農業機械的推廣方面困難重重。丘陵地區基礎設施較弱,大多存有“機械無法下田、無處存放、無法維修”的問題,提灌設施十分老舊,缺乏機械作業道路,很大程度上妨礙了農業機械化與現代化農業的發展。
3.3農業機械裝備架構不科學農戶購置的多為中小型農機具,沒有新型、復合型機具。機具配備體現為“三多三少”,即小規模農業機械配置較多,農業機械配套水平不高;適合糧食作物耕種的農業機械眾多,適宜經濟作物耕種的農業機械匱乏;運輸服務農機眾多,產前和產后農機匱乏。
3.4農機運用率較低推動農業機械化發展,提升農業機械運用效率與提升農業機械化水平是重點。農業機械機型眾多,主部門不可兼容,另外農業機械的運用在很大程度上受地區與氣候的影響,作業量較少,大部分時間閑置,導致了機械的嚴重浪費。
3.5農業機械服務機制不完善推廣運用恰當的農業機械需要以社會化服務為依托,健全的社會化服務機制是保證農業機械化發展的前提和基礎。目前,鄉鎮村一級的農機管理機構不健全,沒有專門的農機社會化服務網點,技術人員、管理人員、基礎設施顯著匱乏,農業機械監理、推廣、修護機制不標準,無法全面滿足推廣、管理、技術等方面的需求。農業機械合作機構數量不足,一些農業機械合作機構類型不大,發展不均衡,機械化水平難以滿足農業現代化發展訴求。
4提升營山縣農業機械化水平的措施
根據不同的自然地理條件,注重區域規劃建設示范帶動,保障產業發展對機械化的需求,努力推進農業機械化發展,堅持農業機械和農業技術有效結合,改進機具功能和改善農田基礎設施并行,裝備大中動力和小規模機械互相補充,促進技術提升和體系革新。
4.1打好政策工具組合拳一是在用好用活國家購機補貼政策上下工夫,做到應補盡補,保障大中型、高性能和產業發展急需的機型供給。二是實施好“丘陵山區農機創新型生產獎補項目”、“農機合作社生產能力提升工程建設項目”、“優勢農產品機械化生產加工示范項目”等農機化促進政策,體現公開競爭擇優。三是培育全能型服務新主體。多措并舉培育新型農機社會化服務市場主體,對農機合作社庫棚建設、金融信貸、人才培養、作業補貼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積極推動“企社共建”、“銀社共建”,深入開展農機合作示范社創建活動,不斷增強農機合作社的服務能力和服務水平。大力推進農機專業合作社開展耕種收“一條龍”的全能型作業服務。
4.2優化裝備結構,提高利用效率堅持在持續促進農業機械裝備整體數量增加的同時,持續調整改進機型裝備架構,由以前普遍武裝輕(簡)戶型機具的發展思路,逐步走向以裝備戶型機具為新常態,以裝備大中小動力、高性能、高效率農業機械為骨干支撐的新轉變。重點促進大中小型拖拉機、高性能聯合收割機、大型烘干設備等機械的發展,加快老舊落后農業機械的淘汰更新,因地制宜地推進大中小型農機發展。全面利用農機工作效率突出、投入費用少的優勢,運用冬季等賦閑時節,做好全面運用農機修整土地。
4.3健全農業機械化服務體系,構建機械化科技創新機制創新農機服務模式,建立新型農機服務機制,有效發揮示范、推廣和服務作用。采取措施促進農機服務向產業化方向發展,規范新型農機運作,構建農機信息化服務平臺,為當地農業機械化發展提供咨詢、維修、銷售等服務,提高農業機械化發展水平。重視農業機械設備的研發和創新,不斷優化水稻、油菜種植機械化的各環節,有效提升農業機械化發展水平。注重推廣農業機械化新技術,包括水稻機械化、秸稈機械化還田、機械化旱作節水農業、糧食產地烘干等技術,努力提升農業機械化水平,推動營山縣農業可持續發展。
5結束語
為促進營山縣農業的可持續發展,應該重視農業機械的推廣,明確當前存在的不足,結合工作需要采取措施,提高營山縣農業機械化水平,促進當地農業可持續發展,實現提高農產品質量、增加農民收入的目的。
作者:何榮 胡陽菊 單位:營山縣農業機械化技術學校營山縣農機推廣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