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農業機械化問題及解決措施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隨著科學技術和社會經濟的不斷發展,我國新農村建設的步伐也不斷加快。農業機械化是農業現代化的重要內容,在科學技術的不斷推動下,實現農業機械化是推動農村經濟發展,促進新農村建設的必然選擇。目前,我國農業機械化發展取得了一些成績,但是也遇到了一些問題和制約因素,需要結合我國的國情制定有針對性的解決措施。
關鍵詞:農業機械化;問題分析;解決對策
我國是一個農業大國,農業的發展對于社會的穩定和國民經濟的發展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而社會的不斷進步和科技的快速發展也推動著農業不斷朝著機械化和現代化方向轉變。為了促進農業的發展,全面提高農業的發展質量和發展水平,改善農民的經濟條件和生活水平,實現農業機械化,我國做出了很多努力,但是目前,我國的農業機械化總體水平仍然較低,不能夠滿足現代化農業建設的需求。
1我國農業機械化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分析
1.1農業機械化水平較低
在新的時代背景下,傳統的農業發展模式已經難以滿足社會發展的需求,因此,實現農業的發展轉型是必然選擇。農業機械化水平的高低是衡量一個國家農業現代化程度的重要標志,與一些發達國家相比,我國的農業機械化水平較低,這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我國農機耕作的生產效率低,作業水平僅為35%;二:農業機械功能單一,利用效率比較低。三:高性能農業機具比較少,主機多、配套機具少。
1.2農機產品的質量較差
我國農業機具的科技含量較低,功能單一,品種不全,大多數機械的穩定性以及可靠性較差,在實際使用中經常發生故障,限制了農業經濟的發展。我國農機企業很多,但是規模都比較小,很多企業由于資金等多種因素的限制難以成立科研團隊,企業的技術創新和科研開發能力較弱,目前,我國使用的一些高性能、多功能的農業機械基本都依賴進口,國內難以生產出類似的農機,因此,我國的農機產品缺少競爭力,在日益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處境十分艱難。
1.3農業投入不足,農機服務體系不健全
近些年,我國不斷加大對農機購買的補貼力度,但是由于長期的問題積累,這一措施還是不能很好的滿足農民的需要。目前,我國建立了農機購買補貼區,但是真正享受到補貼的農民只占少數,難以從根本上解決問題。我國在不斷實現農田標準化和建設機耕道路,但是缺少資金,農業示范化難以推廣,因此我國的農機新技術不能夠被更多的人知道。農機并不是銷售出去就結束了,售后工作也十分重要,但是在農機市場上,售后服務工作并不到位,農機機械的維修站點明顯不足,也缺乏大量的農機人才,目前,我國尚未建立起一套完整的農機服務體系,農機生產難以滿足市場化的需求。
1.4農機使用成本效益比不高
在我國,農業機械的使用成本普遍偏高,造成這一現象的原因主要有三個:一是農民的收入水平比較低,但是農機價格相對較高;二是農用柴油的價格高,增加了農機使用成本;三是農機服務體系不完善,信息服務不到位,這直接影響了農戶對農業機械的購買,也降低了農業機械的利用率。在今后的農業機械化發展過程中,我國還需要進一步優化農機裝備結構,不斷完善農機服務,不斷提高農業機械的使用效率和生產效益,促進現代農業的發展。
2提高我國農業機械化水平的有效措施
2.1建立財政補貼和信貸扶持為主要內容的資金保障體系
我國是一個農業大國,為了促進農業機械化的發展,政府必須采取相應的扶持政策。一是對農戶購機進行補貼,并持續完善農業機械購置補貼政策,完善補貼辦法和補貼機制,使更多農戶受益。二是采取信貸扶持措施,以解決目前農機企業資金短缺、銀行貸款困難的問題,不斷促進農機企業的產品結構改革,提高農機的科技含量和市場競爭力。很多農機大戶、種糧大戶迫切需要更新舊農具,這有助于促進現代農業的發展,但是購置先進農機機械的一次性投入較大,很多農戶或者經營組織承擔不起,信貸扶持可以為其購置生產機具提供低息、貼息貸款和保險擔保政策,使農戶或者經營組織可以盡早更新農業機械,開展農業經營。
2.2建立政府農機部門為引導、民營經濟為主體的組織保障體系
農機合作是一種十分有效的農業生產經營模式,一方面,它可以提高農業機械的利用率和生產效率,另一方面,它可以解決農戶買不起農機、重復購置農機、農機機械閑置等問題。為了促進農業機械化的發展,政府應當加強引導農機社會化服務體系建設,不斷建立和完善農機服務信息網絡,為農戶購機和機械維修等提供周到的服務。政府要不斷扶持種糧大戶、農機作業大戶等組織的發展,引導這些組織利用其機械裝備和技術優勢來擴大經營規模,同時鼓勵這些組織建立非營利性的專業協會,為會員提供信息咨詢、技術培訓等服務。
2.3建立技術開發和技術推廣為主要內容的科技保障體系
實現農業機械化就是促使現代化的科技在農業生產上進行合理運用,在現代化農業發展中,農業機械是重要的生產工具,為了提高農業機械化水平,我國必須加強農機化技術推廣體系建設,大力發展農業科技,實現農業科研、教育和推廣的緊密結合,通過農業推廣、技術培訓等措施,使農業科技真正為廣大農民所用,使農業科技轉變為現實的生產力。
3結語
實現農業機械化可以促進我國農業的長足發展,有助于維持我國的社會穩定和國民經濟的發展,也有助于實現我國工業反哺農業、城市帶動農村的遠期目標。因此,我國應當十分重視農業機械化發展過程中遇到的問題,通過建立資金保障體系、組織保障體系等措施來解決農業機械化水平發展不平衡、農機產品質量差等問題,不斷健全農業機械的管理體系,提高我國農業機械化的發展水平,保證我國農業經濟的健康、快速發展。
參考文獻:
[1]白麗,李行,馬成林,等.農業機械化主要制約因素的制度創新研究[J].農機化研究.2005(1):34-36.
[2]傅忠,黃大明,劉監.國外農業機械化發展方向及其啟示[J].廣西農業機械化.2005(1):9-13.
作者:郭增江 單位:黑龍江省漠河縣北極鎮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