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農業機械化技術在糧食生產中的作用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我國是農業大國,農業是第一產業,農業在國民經濟中扮演著十分重要的角色。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開展新農村建設、推動農業現代化發展的大背景下,積極推進農業現代化發展,是增強農業生產能力,提高農業生產水平,增加農民經濟收入的重要舉措。在農業生產過程中,只有確保應用先進的農機設備,最新的技術,能真正將科學技術轉變為實實在在的生產力,進而提高農業生產效益。而做好農業機械化技術推廣工作,是節約勞動力資源,提高勞動效率的重要途徑,在農業產業化、集約化、規模化發展方面,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1.1增加糧食產量
農業生產過程中,積極推廣先進的農業機械化技術,目的是為了提高勞動效率,增加單位面積內的糧食產量,最終提高種植戶經濟效益。農業機械化技術相對于傳統農業生產技術,最為顯著的特點是能夠大大降低勞動強度、提高勞動效率、解放更多勞動力。同時,應用多種農業機械設備對土壤進行深松處理,進行機械化播種、機械化收獲、機械化藥物防治,能夠有效改善農業生產條件,緩解傳統農業生產對土壤造成的損害,增加土壤耕作層深度,為農作物根系向著縱深化生長奠定堅實基礎,確保農作物生長中后期不會出現倒伏,避免出現減產。同時應用機械化播種技術、收獲技術、農藥防治技術,能夠大大提高作業效率,在較短時間內完成播種,完成收獲,提高出苗質量和收獲效率,避免農作物成熟之后,因為長時間收獲所造成的營養損失。
1.2促進先進農業技術轉化
以玉米生產為例,目前在玉米生產全過程,有超過70%以上的工作基本實現了機械化操作。以農機設備為載體,基本實現了玉米精量化播種、保護性耕作、土壤深松處理、高效病蟲害防治、機械化收獲、秸稈還田、節水灌溉。先進的農業生產技術得以推廣應用,主要依賴于農機設備的推廣。通過依托農機設備,將先進的農業生產技術在農村地區推廣應用,提高了農業生產效率,更提高了水資源、種子資源、肥料藥物等資源的利用效率,實現了對耕地質量的改良,進一步發揮土壤和農作物品種的生產能力,最終實現增產增收。例如在玉米播種過程中,應用機械化精量播種技術,能夠確保播種深度一致,下籽均勻,確保每一株玉米都能夠得到等量的肥料。同時,機械化精量播種,還能夠實現深施肥,種肥分離,節約大量玉米種子和化肥投入,減少成本,增加經濟效益。
1.3抵御自然災害
農業機械化技術推廣應用,為農業生產防災減災提供了相應的裝備支撐,減少了田間病蟲害發生,為農作物實現高產穩產提供了強有力的保障。在城市化、城鎮化、工業化發展進程中,隨著耕地數量逐漸減少,要想實現農業現代化發展,就需要保證單位面積內生產出更高的糧食。通過大力培育農機手,提高農機手農業機械設備操作質量、操作水平,解決誰來種地的問題,解決農村地區青壯年勞動力不足的問題。依靠農業機械為載體,將生物技術、工程技術、信息技術、環境保護技術進行有效集成,切實提高土地的產出率,降低勞動強度,解放更多勞動力,這樣才能更好的種地,更好的提高農作物產量。由此可以看出,開展農業機械化技術推廣應用,是節本增效,推動農業產業化、集約化、規模化經營的重要手段。
2農業機械化技術推廣策略
2.1嚴格貫徹執行國家法律法規
機械化技術推廣應用時,要深入貫徹執行國家關于農業機械設備推廣應用的相關法律法規。通過構建地方完善的法律法規制度和規范,依法約束農機技術推廣人員的工作行為。同時推動落實法律法規對技術推廣投入保障和推廣機構隊伍條件制度建設的規定,改良基層地區機械化技術推廣人員的工作待遇、工作環境,改善工作條件,保障廣大工作人員的合法權益不受侵害,進一步調動推廣人員的工作積極性,確保機械化技術推廣工作順利開展。同時,為了進一步增加基層地區機械化技術推廣部門的經濟收入,可以推動落實法律法規支持多元主體從事技術推廣的稅收、信貸等優惠政策,支持開展多種形式的有償服務,同時要依據法律規范各種主體的推廣行為。
2.2強化資金投入
要積極向上級政府部門爭取財政資金支持,并推動建立長效的工作經費保障機制。要充分發揮地方政府部門財政資金的引導支持作用,進一步推動通過購買服務、定向委托、以獎代補等方式,拓展農業機械化技術推廣部門的資金來源,使財政支持和社會資金支持有效結合,從而構建多元化的資金支持體系,引導民間資金和社會資金更好的投入到農業機械化技術推廣領域。同時還應該進一步發揮當地金融機構對機械化技術推廣部門的支持作用,從而構建以財政支持為主導,社會投入、民間投入為主體,金融機構幫扶為客體的多元化資金投入渠道,以此來改進基層地區農業機械化技術推廣工作條件。
2.3加強人才隊伍建設
針對現階段基層地區農業機械化技術推廣人員專業素質低下,工作能力不強的現狀,應該廣泛吸收農業部門和農機科研研究所、大專院校、生產企業等方面的專家,全面參與到農業機械化技術推廣工作當中,逐步構建農業機械化技術推廣專家隊伍,以此來提高技術水平和推廣服務能力。針對部門內部現有的工作人員,應該定期開展職業教育技術培訓,定期學習,確保現有的工作人員能夠及時更新專業知識。此外,還應該進一步健全完善的技術培訓體系,創新培訓方法,豐富培訓內容,促進農機生產、流通、技術推廣、農民技術員、農機實用人才及推廣業務技能等多領域培訓工作開展,切實提高整個工作隊伍素質。
作者:王彥春 張莉 單位:陜西省榆陽區農業機械化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