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農業經濟增長對農民收入的影響分析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由于我國農業人口眾多,農業機械化程度不高,農村整體發展水平仍有限,農民的收入問題也一直是困擾我國經濟的一個難題。本文基于此背景,深入探討了農業經濟增長對農民收入的影響問題,進而助推農業經濟的增長,增加農民經濟收入。
關鍵詞:農業經濟;農民收入;農業經濟增長
深入分析農業經濟增長對農民收入的重大影響,主要表現在農業的投資與消費、農產品的進出口貿易和農業科技的廣泛使用等方面。
1調整農業經濟結構
我國農業經濟已經快步走進了嶄新的歷史階段,也就是對農業經濟結構開始進入全面調整階段。當代農業經濟的發展結構已經由傳統的產業結構轉換到追求產品的需求多樣化和產品的質量要求。所以調整農業經濟結構是發展農業經濟的必然要求,是實現農業經濟快速發展的可靠保證。其主要辦法是:一是大力調整優化農產品的品種結構,多采用優勢品種,提高產量,增加收入。二是延長農村產品的產業鏈條。現在的農產品還是停留在初級加工,并沒有挖掘產業的精深加工、產品附加值較低,沒有真正實現農業產業鏈,這也是實現提高產品價值和增加農民收入的有力舉措。三是改革農業產業的組織結構,提高農業組織規模的合作化,建議多開展農村專業化合作社組織,爭取實現農業的企業化、合作化、規模化經營,是切實增加農民經濟收入的組織保障。四是合理配置農業生產的地域布局,根據自身的地域特點,發展當地特色農業種養殖,實現自身品牌的創建,抓住中國地理標識認證的有利品牌優勢,合理配置資源,是增加農民經濟收入的重要保證。
2農業經濟增長對農民收入的影響表現
農業經濟的增長對農民收入的影響十分巨大,具體表現在如下幾個方面:
2.1農業經濟的增長程度直接關系著各級政府對三農問題的投入支出
農業經濟的發展狀況直接影響當地政府的稅收收入,經濟相對發達的農業地區地方本級收入就會較多,會有更大的能力扶持農業基礎設施改造,有更大的力度投資基礎設施擴建,能夠極大的提高生產效率,改善當地的生產環境,增加當地農民的經濟收入。
2.2農村經濟發展程度直接反映出農村人力資源的素質
當地經濟的發達程度直接影響本地政府對農村教育、醫療和體育等社會公益事業的建設程度,這些公益建設和社會教育建設直接影響著當地農村人口的素質教育水平和經濟建設程度,農業人口的素質也決定著農民的經濟收入增加問題。
2.3地方的經濟增加為當地農民提供更多的機會
當地經濟的發展程度直接影響著本地區的發展環境。良好的發展環境直接影響著投資者對本地區的印象,可以吸引更多投資者來開發建設。對于本地農民來說,招商引資政策可以給農民提供更多就業機會,可以不僅僅依靠土地收入,在工廠打工掙得更多的工資。
3農民收入增加的影響條件
3.1農民的經濟投資對經濟增長的影響
農民的投資會換取更多的經濟收入,有投資才會有回報,下大力度對農業經濟的投資才會換來當地農業經濟的快速增長。現在地方政府對農業基礎設施的投資主要是通過上級政府的專項撥款和在當地銀行的貸款這兩種辦法。隨著改革發展的不斷深入,越來越多的銀行機構開始嘗試進行改革,增加對三農方面的貸款力度,但是由于農業貸款相對于其他行業來說,風險更高一些,因為農業受氣候影響更多。在這種情況下,一些商業銀行就相對的減少一些風險較大的農業項目貸款,這對農業項目的發展造成了一定的影響,制約了現代農業經濟的平穩發展。
3.2農產品輸出對經濟增長的影響
隨著世界一體化進程的不斷加快,國際農產品貿易經濟也在快速發展,農產品的進出口貿易已經成為農業經濟增長的一個亮點。增加我國農產品的出口總量,不但可以提高我國的國際影響力,而且還能激發我國農業經濟的增加動力,切實提高廣大農民的經濟收入,能夠更好地改善農民的生活質量。
3.3農村的科技對經濟增長的影響
現代農業的推廣普及需要先進的科技作為強大的支撐,充分利用先進的科技生產力,是提高農產品質量的重要途徑。現階段,我國相關的科技水平和西方發達國家相比還不是很發達,還有一段路要走,這需要很多人為此做出大量的工作。3.4相關制度對經濟增長的影響各級政府出臺的相關扶持農業經濟的制度對農業的持續增長起到了巨大的作用,我國政府頒布的減免稅收的制度和相關的農業經濟法律法規對農業經濟的增長提供了可靠的保證。各級政府要結合本地區實際,依據農業經濟的自身特點來完善相關的農業經濟制度,這樣才會保證農業經濟的快速增長。
4提高農民收入的可靠措施
4.1進一步完善和落實惠農政策的執行
繼續增加對糧農的直補力度,加大對現代農機購買補貼和農業生產資料綜合補貼的支持。全面開展糧食最低收購價的保護政策的落實。同時加大對國家級貧困縣和對產糧大縣的支持和扶持。要加大對農村的綜合改革力度。推進鄉鎮的合并和機構改革力度,全面實施農村義務教育全部免費教學制度,建立健全一套高效廉潔的鄉村管理機構。
4.2加快農業科技信息化覆蓋
加強農村地區的科學技術的創新實踐能力建設,大力扶持農業創新項目,提高科技成果孵化力度,鼓勵發展農業科技的成果轉換。農業地區的經濟發達程度取決于科技信息化程度的高低,所以要加強對外界農業信息的掌握程度,強化面對市場經濟的處置能力。尤其是許多老少邊窮地區,各種市場信息都十分缺乏,常常導致原本十分搶手的農特產品卻無人問津,嚴重影響了當地農民的經濟收入和農業經濟的協調發展,也制約了農產品市場的合理配置。因此,加快農村信息化建設在農村經濟發展中有著特殊的意義。
4.3普及農業知識,提高農民的文化素質
要想普及現代農業知識,就必須要加快提高農民的文化素質的力度,進一步提高對市場經濟的把握能力。對農民的基礎知識培訓是目前培訓體系中的較弱一環,要加大對農村教育體系的建設力度,使每一個農民孩子都能普及義務教育,加大對農民工應該掌握的實用技術的培訓力度,爭取普及農民的安全知識水平和職業能力水平。
4.4加大對農村基礎設施的投資力度
加大各級政府對農業基礎設施的預算投入,用科學技術手段提高農業的產量和增加農民的收入,同時加大對農村房屋等基礎設施的改造力度。建設新農村的改造投入是為了改善農民的生產生活條件,提高農民的生活幸福指數,實現農村與城市共同進步發展。同時要提高農村自身的組織化建設,鼓勵和支持發展農民建立農村經紀人隊伍和專業化合作社協會等農村合作經濟協調組織與市場中介組織,這些組織能夠協調農民和市場,根據自身的農業生產和科技項目推廣,快速發展當地農民及其合作形式的開展。
5結語
農業經濟的發展對我國的經濟發展有特殊意義和作用,要想實現我國的各項發展目標,實現農村經濟發展,增加農民收入是基礎。要進一步堅持和完善農村的各項基本經營制度,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堅持一切都以維護農民權益出發,合理制定各項惠農措施,加大對農業發展的扶持力度,增強農業經濟的發展活力。
參考文獻:
[1]樊勝根,張曉波.中國經濟增長和結構調整[J].經濟學(季刊),2002,(04):12-14.
[2]陳文俊.農村金融發展對農村經濟增長的作用機理研究[D].長沙:中南大學,2011.
[3]賈立,王紅明.西部地區農村金融發展與農民收入增長關系的實證分析[J].農業技術經濟,2010,(10):175-176.
[4]冉光和,張金鑫.農村金融發展與農村經濟增長的實證研究———以山東為例[J].農業經濟問題,2008,(06):130-131.
作者:董文麗 唐燁 譚文珠 單位:臨江市農村經濟管理服務中 臨江市植物檢疫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