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農業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策略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農業作為我國支柱性產業,農業經濟在國民經濟中占據非常重要的位置,通過轉變農業經濟發展方式,有利于國民經濟的健康、持續發展。目前我國在轉變農業經濟發展方式過程中,需要加快現代化農業的發展,有效地提高農業科技水平,使勞動密集產業能夠與資本有效的結合,并建立新的農業經濟產業結構,加快農業市場化的發展進程。文中分析了農業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內涵,并進一步對加快農業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策略進行了具體的闡述。
關鍵詞:農業;經濟;發展方式
我國是一個農業大國,農業人口眾多,人均耕地占有率較少,農業生產過程中機械化水平較低,農民整體文化水平不高,這也使我國農業一直處于小農經濟的水平。在當前經濟轉型期,要想加快推動我國農業的發展,需要促進農業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以此來有效提高農業生產要素的綜合生產率及農業生產過程中的科技含量,確保農產品生產能力和農業經濟效益水平的整體提升,進一步調整農業產業結構,形成農業適度規模經營,從而為農業經濟的良性循環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一、農業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內涵
1.農業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意義
我國是一個農業大國,農業經濟的健康發展是社會得以穩定、經濟得以健康發展的重要保障。因此需要加快促進農業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實現農業經濟的可持續性增長。近年來我國農業生產力取得了較快的發展,但仍然沒有改變農業整體薄弱、落后的局面,這對國民經濟的健康發展帶來了較大的影響。一直以來我國采用的都是傳統、粗放式的農業經濟發展方式,這導致農業生產過程中對資源和環境帶來較大的破壞,這對農業經濟的可持續發展會帶來許多不利影響。因此需要加快農業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利用科學發展觀,推動現代農業建設,使農業增長方式由粗放式開始向集約型和資金密集型轉變,打造現代化農業強國,從而為國民經濟的健康穩定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2.深入認識農業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
我國自改革開放以來就開始對農業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給予了充分的重視,而且關于此問題的討論也一直沒有間斷過,傳統的觀點認為生產場所擴大是外延擴大,而生產效率提高為內涵擴大。認為我國農業經濟發展需要從外延增長轉變為內涵型增長,即從依靠要素投入量開始向依靠技術進步及提高勞動生產率方向轉變。但長期以來我國農業經濟的增長只重視數量和速度,對質量和效益較為忽視,這種粗放式的發展方式不利于農業經濟的健康發展,因此需要加快農業經濟增長方式向集約型轉變,進一步優化農業產業結構,從而加快促進農業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更好地促進農業經濟的健康、持續發展。3.農業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目標在當前農業經濟發展方式轉變過程中,需要與當前我國農業自身的特點和實際有效結合,加快傳統農業向現代化農業的轉變,有效提高農業生產效率,構建完善的農業產業結構,進一步建立健全各項涉農制度,優化資源的配置。
二、加快農業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的策略
1.加大農業的投入力度
在當前農業經濟發展方式轉變過程中,政府需要加大投放力度,同時還可以利用優惠政策來吸引城市資金,實現工業支持農業、城市支持農村的發展,以此來有效保證農業資金的充足性,為農業經濟發展方式轉變提供充足的資金支持。
2.合理利用各項農業經濟發展資源
在當前經濟快速發展環境下,為了推動低碳經濟建設的發展,需要對現下的農業經濟發展方式進行調整,借此實現資源節約型農業發展模式。要合理規劃農作物的種植面積,嚴禁焚燒農作物秸稈,可以將其進行機械粉碎用作土壤肥料,這樣不僅防止環境污染的進一步惡化,還能提高農作物資源利用率,既落實了低碳經濟時代下資源的重復利用,還減少了焚燒秸稈造成的空氣污染。
3.加快推進農業產業化經營
在當前市場經濟環境下,農業產業化經營已成為農業發展的必然選擇。只有實現農業產業化經營,才能不有效打破市場對農業可持續發展的束縛,加快促進農業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在這種情況下,我國需要加快農業產業調整步伐,將工作重心放在主導產業及特色產業發展方面,同時還要努力培育龍頭企業,組建農村合作經濟組織,建設農業產業園,以此來抓好市場主體建設,全面推進農業標準化建設,確保農產品質量的全面提升,使其在市場上具有較強的競爭力,并進一步建立健全農業服務體系,加快促進農業科學的創新,為農業經濟的健康有序發展奠定良好的基礎。
4.加大科技投入,培養高素質農民
機械化僅僅是科學和技術的一個方面,農業科學和技術包含更加廣闊的方面,比如種植方法、農用化肥的施用方法、適當的應用新品種的種子、肥料的作用必須與其成本相當等。現代的農業都是依托于信息技術手段,對農業的數量目標與質量目標確定后再做出生產的最優決策,才能改變農業資源的利用方式,改變農業生產、貿易方式,進而改變生產者的思維方式。向農民提供技術培訓則有助于科技更廣泛、正確的應用。
三、結語
農業不僅生產周期較長,而且對自然條件具有較高的依賴性,這也使農業一直處于弱勢的地位,因此需要加快促進農業經濟發展方式的轉變,從粗放型及外延型的增長方式向集約型、內涵型的增長轉變,為農業經濟的健康、持續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孫齊.我國農業經濟發展方式轉變策略探析[J].經濟師,2011(8).
[2]宋橋生,婁光新,李寶喜,等.基于轉變農業發展方式的農業科技創新模式[J].湖北農業科學,2011(19).
[3]楊雄年.加快農業科技創新推動農業發展方式轉變[J].農業科技管理,2015(1).
作者:李忠凱 單位:黑龍江省軍川農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