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農村集體經濟發展路徑探析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隨著我國農村在經濟發展中的所占比例愈來愈大,國家對農村經濟也愈來愈重視。實現農業農村優先發展,提出了鄉村振興戰略,目的是推動農村集體經濟更好的發展,加大農村集體經濟的政策扶持力度,同時需要將各個地區不同的經濟情況進行分析,將農村的有效資源優勢充分發揮出來,需要利用鄉村振興戰略提高農村集體經濟的發展。
關鍵詞:鄉村振興戰略;農村集體經濟;發展路徑
引言
黨的報告要求各個地區農村要將鄉村振興戰略與本地區的實際情況結合實施,切實推進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的發展。為此,農村為了完成國家所提出的具體政策,想辦法創新解決農村經濟的發展路徑,研究發現,農村地區分布較為分散,使得地理優勢、生態環境、地理資源、管理方式都有所不同。這就對國家政策的實施開展起到了不確定性。這些問題一方面阻礙了農村集體經濟的發展,另一方面使得農村在進行集體經濟管理時,所擁有的職權很難得到有效地運用。
1農村集體經濟發展中的困境
1.1農村融資困難
因歷史遺留原因,村級債務負擔較重,在進行農村集體經濟發展時,經常會出現經濟困難,發展后勁不足。而經濟困難問題如果得不到解決,對后續的集體經濟工作的發展有著巨大阻礙。在發生經濟困難的時候,往往需要社會集體、政府、公司等群體進行融資詢問,在獲得投資之后,對后續集體經濟收益在進行合理的劃分,使得融資雙方獲得共贏的機會,這對投資者本身來說也是有益的。但是就目前市場調研來看,我國農村融資情況非常困難,盡管政府也采取了政策上的扶持,但是真正選擇進行融資的企業還是極少的。結合農村的實際情況進行分析,得出以下原因:農民由于受到封建思想的影響,使得農民并不會將全部資金投入進去;農村集體經濟收益較少,很難對投資企業有強大的吸引力,從而導致企業投入資金并不能解決實際問題;本身農村產業融資就不僅限于資金的投資,土地、技術等都可以成為融資的資本,這使得農村融資的困難加劇[1]。
1.2農村經濟市場的把控力度不大
經過研究表明,農村集體經濟所需要的經濟投資的前提是擁有一個完善的投資項目,其至少包含明確的投資目標、投資風險以及投資收益,為后續的投資活動進行鋪墊。當然這對于投資項目來說是有要求的,但是對于投資者來說,也需要其擁有長遠的經濟眼光,由于農村經濟的特殊性,使得投資項目大多都是需要時間的,而研究表明,投資者在實際投資項目選擇時,如果選擇盲目跟風,僅僅投資市場上銷售最暢銷的產品,往往會損失慘重。因此,在信息飛速發展的時代,要結合技術與信息,才能提高投資項目時的收益,確保經濟投資的成功。
1.3缺乏人才支撐,沒有將現代科技利用起來
受城鄉二元結構的影響,年輕人大都外出打工,集體經濟的管理,缺乏專業人才的支撐,不能科學決策。村內在農村集體經濟發展過程中,銷售部分可以說是極為重要的了,但當下農民由于知識水平有限,并不能很好的利用網絡進行銷售,而對比一下傳統的銷售手段,就可以發現明顯的問題,傳統的銷售手段大致為利用熟人或者是周圍的親戚好友推薦從而進行銷售,這就體現了傳統銷售的局限性。利用現代科技就可以進行線上銷售,將農產品進行包裝銷售到全球各個地區,大大增加了商品的經濟利潤。而導致傳統銷售存在的原因,大致有:農民本身思想的束縛,不愿意接受新事物;另外,農村對科技產品陌生,不會使用智能科技產品,有些連電腦基本的操作都不會。但合理的利用現代科技,就可以很好地解決上述所說的這些問題。如今是一個大數據時代,愈來愈多的行業開始進行線上宣傳銷售,而農產品也可以選擇這類方式,從而達到銷售目標[2]。
2農村集體經濟發展的具體措施
2.1加大農村集體經濟發展政策扶持
一是設立發展農村集體經濟財政獎補資金,對村集體經濟發展好的村給予政策和資金扶持。二是降低村集體融資成本,對發展現代農業產業項目給予貸款貼息。三是給予村辦企業稅收優惠政策。
2.2強化農村資源投入
一是對村兩委班子成員進行定期培訓,接受新事物和先進技術,開拓發展經濟的思路。二是通過派駐第一書記、農村工作隊的方式,引進新的發展理念和工作方法,例如,駐棲霞市亭口鎮省鄉村振興工作隊,通過人才、技術、資金、項目的支持,帶動村集體經濟發展,助力鄉村振興。三是補齊農村發展短板。農村基礎設施建設相對不足,加大對農村基礎設施的投入,補齊發展短板。
2.3組織引領,產業振興
山東省棲霞市通過開展“黨支部領辦合作社”,創新集體經濟發展路徑,闖出了鄉村振興的“棲霞探索”。依托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建設,通過流轉土地,農戶以土地入股,以黨支部+合作社+農戶+企業的模式,發展農業產業項目,推動集體經濟發展,使農民增收,集體受益。
2.4健全監督體系
農村集體經濟應以人民為主要發展中心,以提高農產品收益為重要目標,通過建立民主監督制度、財務會計監督制度、印章監督制度、紀檢監督制度等制度,以此來健全農村集體經濟活動的監督體系,因此,應該在農村設立監督部門,定期向政府匯報農村集體經濟的情況,避免違法情況的出現,這樣才能切實維護農民的合法權益。
3結語
結合有關資料進行分析農民集體經濟所產生的具體原因大致為長久以來農村集體經濟的土地產權界邊模式、農村沒有完善的管理制度、農民發展集體經濟所獲得的收入不能支持家庭的支持支出、農民集體經濟的資產流失問題嚴重等。為此,需要結合黨的報告中所提出的鄉村振興戰略,積極發展農村集體經濟。
參考文獻
[1]劉月平.發展集體經濟助推鄉村振興的有益探索——山東省棲霞市“黨支部領辦合作社”的啟示[J].山東干部函授大學學報(理論學習),2019,(08):22-24.
[2]杜園園.社會經濟:發展農村新集體經濟的可能路徑——兼論珠江三角洲地區的農村股份合作經濟[J].南京農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9,19(02):63-70+157.
作者:孫國全 單位:棲霞市蘇家店鎮黨群服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