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農業機械化對農業經濟的影響論述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在近年來的科技發展與農業發展相結合中,農業機械化技術取得了快速的進步,農業機械化對加速推進農業經濟發展方式轉變,提升農業生產綜合能力發揮了重要的作用。筆者對目前我國農業機械化的發展現狀進行分析,從提高農業生產效率等多角度對農業機械化的作用進行概述,在此基礎上,對農業機械化未來的發展方向進行了探討。
關鍵詞:農業機械化;農業經濟發展;影響
1目前我國農業機械化發展現狀
農業機械化的重點在于機械二字,是強調利用機器來逐步替代人力、畜力來進行農業生產的技術改造和生產發展的過程。我國在不斷發展中逐步認識到了農業機械化的重要性,在2004年頒布了有關農業機械化發展的《農業機械化促進法》政策,并且大力支持農業機械化的推進。然而,目前我國的農業機械化發展并不是非常完善,仍然存在著諸多問題。就目前的農業發展而言,在不同的糧食中機械化的使用程度也不同,比如:雖然目前我國小麥的生產已經能夠基本實現機械化操作,但有些經濟作物機械化水平則較低,如棉花、油菜等;我國地區之間的農業機械化發展不平衡,農村與城鎮發展存在差距、地形不同的發展區域存在差距;目前我國農業機械化在發展過程中機械化設備也存在一定的問題,如更新換代比較慢、老化嚴重、設備不齊全等。
2農業機械化對農業經濟發展的影響
就農業機械化的發展而言,對我國農業經濟的發展有著非常大的影響作用[1]。
2.1提高農業生產效率,降低農民工作強度
實現農業機械化生產能夠減少人力、畜力的利用率,減少了農民直接參與務農的工作,降低了農民的工作強度。同時采用農業機械化生產能夠提高農業的生產效率,機械化的農業工作能夠在農業生產的各個環節發揮作用,如耕地、品種遴選、收割等。它能夠通過機械化的工作在固定的時間內重復性工作和快速性工作,在提高農業生產效率的同時,提高了我國農業經濟發展的水平。
2.2有助于我國農業經濟的轉型發展
在我國農業機械化的不斷發展的過程中,農業經濟發展方式發生改變。我國目前的農業經濟結構已經逐步從粗放型的農業經濟發展轉向了集約型的農業經濟發展,而農業產業結構也實現了一定程度的優化,促進了我國農業市場的開拓和發展。農業機械化還能夠通過技術和管理經驗的借用來降低農業生產對自然環境的破壞,實現合理的耕種,從而實現農業的可持續發展。在這種農業發展模式下,農業經濟發展能夠與工業經濟發展相聯系,實現工業反哺農業以及農業工業相互協調發展。
2.3促進了農業經濟增長速度
在農業機械化的影響下,農業生產的效率有了提高,并且能夠抵御一定的自然災害,生產質量也有所提高,促進了我國農業經濟的大幅度增長。同時,在農業機械化的發展下,大部分農村地區實現了農業生產的規模化,區別于分散生產,不僅僅提高了土地資源的利用率,并且也能夠增加農民的經濟效益。此外,在農業機械化生產下出現的規模化生產能夠更好地適應市場的需要,實現農產品的銷售,在擴大市場的同時,促進了我國農業經濟增上速度。2.4加快了農村勞動力轉移農業機械化的發展使機械動力代替了傳統的人力、畜力,在提高農業生產效率的同時,也解放了大量的農業勞動力。在大量農村勞動力解放的同時,就會有更多的勞動力前往到二、三產業中,實現了農村勞動力由農村轉向城市的轉移,在促進了我國國民經濟的發展的同時,也促進了我國城市化的進程。
3農業機械化未來的發展方向分析
3.1加大政府扶持力度
政府要發揮自己的調控作用,加大對農業機械化發展的扶持力度。既要結合不同區域的特點完善實施符合地方農業機械化發展法律法規和扶持政策,如在不同的地區制定相關的補貼、稅收優惠政策、貸款支持等,又要積極推進農業機械化科研力量的不斷發展壯大,從而促進農業機械化的迅速發展[2]。
3.2強化農業金融服務
我國要強化農業金融服務,以便為農業機械化提供充分的資金保障[3]。政府相關部門要積極牽頭組建農機行業的貸款擔保機構,允許農民根據自身條件進行一定的抵押貸款[4],促進我國農業機械化的發展。
4結束語
總之,農業機械化發展是我國科技發展下與農業發展相結合的必然趨勢,農業機械化的發展對我國農業經濟有著非常巨大的影響,所以相關政府部門、農業科技工作者、廣大農民都應積極推進農業機械化的發展,更好地推動我國農業經濟的健康可持續發展。
參考文獻:
[1]周渝嵐,王新利,趙琨.農業機械化發展對農業經濟發展方式轉變影響的實證研究[J].上海經濟研究,2014(6):34-41.
[2]高英.農業機械化對農業經濟貢獻率的實證分析[J].河南農業,2017(17):6-7.
[3]賈淑帥.試論農業機械化對農業經濟發展的作用[J].農業與技術,2014(8):37-38.
[4]陳榮源,王見.我國林權抵押貸款文獻綜述[J].南方農機,2016,47(4):45.
作者:韓暢陽 張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