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農業機械化對中國農業經濟的影響分析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農業機械化是我國農業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為我國農業發展提供動力。我國是世界農業大國,農業是我國國民經濟的基礎,在國民經濟中占有重要的地位。隨著我國現代化農業的發展,農業機械化進程也在不斷加快。本文旨在分析農業機械化的發展歷程以及在農業發展中的作用,對農業機械化發展進行展望,推動現代農業機械化生產。
關鍵詞:農業機械化;農業經濟;發展
農業機械化對我國農業的發展有著很大的影響,在提高農業生態、社會效益等方面發揮著巨大的作用。隨著三農問題的不斷出現,農業機械化顯得尤為重要,因此本文分析農業機械化對農業經濟的影響,找出存在的問題并提出對策,以推進農業機械化發展進程。
1農業機械化的發展進程
我國農業機械化發展進程一共分為四個階段,每一階段都有其不同的特點,第一階段,是在以計劃經濟為主的國家政策下進行,雖然國家財政收入不多,但是對農業機械的投資力度還是比較大的,到1980年時,機械耕地面積就占到41%,機械灌溉面積達到40%,但是由于當時我國經濟水平落后,加上勞動力、耕地的影響,農業機械化受到一定的制約。第二階段在體制改革的背景下應運而生,由于實行家庭聯產承包責任制,農民的生產積極性得到大幅度提升,小型農業機械的數量隨之增加,但是大型農業機械數量相對較少。第三階段是從1994年市場經濟開始的,在這個階段,社會對農業機械的需求量增大,因此,機械數量大幅度增加,機械作業水平得到大幅度提升。第四階段是以《農業機械促進法》的頒布為標志,從法律層面對農業機械化發展進行指導,國家對農業機械的投資力度不斷加大,農業機械發展迎來了發展高峰期,作業水平達到59%。
2農業機械化在農業經濟發展中的作用
農業機械化是農業現代化的重要內容之一,實現農業機械化,可以節省勞動力,減輕勞動強度,普及農業機械化,是發展農業生產力的根本途徑。
2.1農業機械化為農民增產創收
農業機械化在生產過程中可最大限度地利用農業機械,如在種植業中,利用機械,不僅可以節省人力、物力,而且可以在耕地過程中疏松土壤,改變土壤的原有的物理狀態,從而增加產量,使農民增加收入[1]。
2.2為農業生物技術提供保障
一種先進的生物技術,必須有農業機械的投入使用才可以得到應用。例如,在種子遺傳育種過程中,要選擇優良的種子,才可以保證栽植的成活率與母體的優良性狀,這就要求我們必須利用拌種機、敷料機等機械進行篩選和處理,再用播種機進行播種,才能達到預期的效果。因此,先進的生物技術要與農業機械相結合,才可發揮其最大的功能效益。
2.3促進農村產業結構升級
目前我國農業發展無法與我國經濟水平相適應[2],而農業機械化的出現可以全面改善農業生產,將機械與先進技術相結合,打破傳統的農業發展模式,合理利用資源,促進農業產業結構優化升級。
2.4促進農村經濟可持續發展
當前人類面臨資源緊缺、生態退化的困境,因此,我們要大力推動農業現代化,促進農業可持續發展。農業機械化雖高投入但高產出,不僅可以緩解資源緊缺的問題,而且可以減小農業方面的負面效應,實現協調發展。因此,推進農業機械化發展,推動農業現代化發展,可實現農村經濟可持續發展,提升我國的戰略性地位[3]。
3農業機械化發展的對策
3.1實現現代農業規模化
在我國農業機械發展過程中,很多地區的耕地制度嚴重制約了機械化的發展,因此要對土地制度進行創新,改變土地經營政策。首先,通過多種方式實現土地流轉。第二,進行多主體的土地流轉,鼓勵除農民以外的其他經營組織參加。第三,實行分階段土地流轉,實現規模化經營。
3.2加大資金投入
農業機械化的發展與農村居民收入息息相關,而目前我國農村居民收入相對較低,因此要加大金融投資力度,為農業機械化發展提供保障。第一,國家制定鼓勵政策,吸引各金融機構發放關于農業機械的貸款,并對支持農機的金融機構施行獎勵。第二,金融機構開展小額貸款業務,采取農戶質押等形式,優化貸款業務。
3.3政府加大重視力度
政府應高度重視農機發展,為農機發展提供保障。第一,加強農機法治建設,制定相應的法律法規,增強農民的法治理念,為農業機械化發展提供一個好的環境。第二,加強農業機械化的基礎設施建設。第三,加大科研投資力度,對農業機械設備進行創新,加快農機發展進程。
3.4提升農村人口素質
當前我國農村教育體系還不夠完善,制約了群眾知識水平的提高,阻礙了農業現代化的發展,因此,要提高農民的知識水平,并對農村人口定期進行培訓,在提升農村人口素質的同時,增加農村剩余人口的就業量。
3.5統籌區域,協調發展
我們要借鑒發達國家的經驗,增強農機服務理念,并根據實際情況制定相應的發展戰略,因地制宜,加強省和省之間的合作,加大區域間的合作力度,將農機創新、農機作業等相結合,實現協調可持續發展。
4結語
農業機械化對我國農業經濟發展至關重要,對農業經濟發展具有促進作用,本文對農業機械化發展提出了相適應的對策,相信在不久的將來,我國農業機械化一定能普及全國,在傳統農業的基礎上,實現新的突破,為我國整體經濟發展做出一定的貢獻。
【參考文獻】
[1]李忠云.農業經濟與農村發展[M].北京:中國農業科學技術出版社,2013.
[2]張桃林.以農業機械化支撐和引領農業現代化[J].求是,2012(14):41-43.
作者:譚立新 謝朝陽 單位:邵陽市農業機械化技術推廣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