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論文中心 正文

    高等院校涉農專業經濟法分層教學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高等院校涉農專業經濟法分層教學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高等院校涉農專業經濟法分層教學

    摘要:高等院校涉農專業經濟法教學目標建構應契合涉農專業特點,同時需要拓展“傳達法律規范”這一目標,通過結合法源、法律精神及不同法系等內容深究“法律規范”產生及變動的原因;并且有責任提出“法律規范”效用發揮的前置命題,即法律信仰、經濟法律思維、和法律操作技藝等法學培養目標。這些目標需借助以能力測試為核心的多元考核方式來實現。

    關鍵詞:經濟法;法律精神;法律思維

    1經濟法教學目標的專業限定性

    傳統法律觀點指出,法律規則體系的存在形式是獨立的,若能正確理解和運用,即可解決復雜社會問題。于是,中國法學教育較多地遵循“法條+法律解釋+案例分析”的教學方式。經濟法教學亦多數如此。教師對于經濟法的教授,重視傳達“法律規范”本身,忽視挖掘“法律規范”產生及變動的原因、忽視鍛煉“規范”的思維意識,更不會涉及尋找“規范”不足的深度。美國法學家龐德提出,法學教育目的不在于教授法學知識,而應在于涵養法律思維,因為無論教授了多少實定法知識,總也無法趕上法律的制定、修改和廢除等的變化。所以傳達“規范”本身,是經濟法教學的第一層目標;挖掘“規范”產生及變動原因是經濟法教學的第二層目標;強化“規范”思維意識是第三層目標,尋找“規范”的真空地帶是第四層目標。第一層目標層次最低,教授最為普遍,也最為容易達到。這在法學專業和非法學專業區別不大,但鑒于學時及培養目標的差異,二者學習范圍存在差異。第四層目標是法學專業的培養目標,但不限定于法學專業。第二、三層目標在經濟法教學中應該合理設置,并且能夠通過教師適度引導和學生的積極探索,予以實現。針對第一層目標,由于經濟法課程涉及法律、法規眾多,教學中不能全部覆蓋。因此必須立足涉農專業特點,思索其對經濟法律知識的個性需求,有選擇地設置教學內容。這種限定性來自以下三方面:

    第一,涉農專業知識結構及專業培養目標導向;

    第二,涉農專業人才培育可以簡單直觀地理解為服務農村;

    第三,涉農專業要求掌握農村發展理論。因此,在經濟法教學中應適當引入國際經濟法的內容,讓學生了解經濟法的國別性(區域性);適當引入經濟發展水平與經濟法發展的關系,讓學生認知經濟法隨經濟發展程度的變動性。第一層目標解決了傳達“法律規范”是什么的問題,但若停留在“規范是什么”的層面,教學效果不會理想。因為知識學習與知識本身具有異質性,前者是將知識本身整合入已有的知識結構中,建構新知識,生成新價值與意義的過程,而非知識的簡單記憶和機械訓練。[1]換言之,學習在于尋求“獲取什么”、“怎樣獲取”及“獲取后要怎樣”,而非知識本身。因此,需要適時修正與拓展子教學目標。

    2經濟法教學目標的修正與拓展

    翁史烈認為存在一部分很難用公式、圖標和文字方式表達,甚至不能言傳的知識。它們可以通過實踐和參與學習來意會或者領會,并對學習者產生較強的激發力和啟示力。[2]這類知識就是隱性知識,蘊含著大量的個人經驗和見解,但并未包含在教學內容的文字表述中,如何獲取這部分有價值的、更高境界的知識是教學中應該積極予以探討的。筆者以部分經濟法內容的第二、三層次目標設置及達成為例,探索通過第二、三層次目標,使涉農專業學生在獲取顯性知識的同時,能夠獲取隱性知識的可行性。

    2.1第二層目標———“法律規范”產生及變動的原因

    第一,結合法源。社會法學派代表人物霍姆斯曾言,法律的生命不在于邏輯,而在于經驗。這意味著法律根源于生活經驗,每套法律規則都有與之對應的“法律事實”,法律事實是感性的;法律規則重新塑造著社會生活,以規范社會關系為目的,自然也只能以社會為依歸。一旦偏離社會生活的常規和經驗,勢必導致自身定位的高遠。學生體會、掌握二者間的辯證關系,明白“法定為何如此”,能夠有效地消除神秘感和陌生感,激發其主動思考熱情,開啟探索式學習模式。

    第二,結合法律精神。發掘法律規范背后的法律精神,有助于引導學生積極思考現實法律問題,這是形成法律思維,鍛煉法律操作能力的必要條件。

    第三,明確不同法系的功能。大陸法系和英美法系在法律淵源、法律結構、法官權限、訴訟程序及法律分類和術語等方面存在差異。中國經濟法師從德國、日本、蘇聯、其概念范疇、理論體系深具大陸法系色彩。學生在學習經濟法時需要有“大視野”,因此可以在某種程度上就不同法系的不同功能向學生作介紹,使其能夠更深刻地理解“規范”產生的相對性和地域性特點。

    2.2第三層目標———“規范”發生效力的條件

    第一,提升法律信仰和意識。法治意識反映社會成員對法律的認知程度以及對法律效用和功能的信任和依賴程度,能夠體現出一個國家或一個民族的文明、民主、進步程度。法治是社會各階層、各行業的共同事業,而不僅僅是法律人的工作。[3]作為公民主體之一的學生群體,其法治意識和法律信仰的狀況直接關系著中國社會主義法治國家的建設步伐和實現程度。經濟法作為本科學生重點學習的法律部門,其課程教學主要使學生形成國家干預經濟權力法定、社會公共利益本位、弱勢群體利益傾斜保護、實質公平、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等法律意識;使學生形成通過經濟法律來保護市場主體公平競爭權利、自主營業權利、公平分配權利、社會保障權利等法律信仰和法律意識。

    第二,形成經濟法律思維。著名法學家E.博登海默曾提出,法律知識的教授,除了實在法規和法律程序方面的基礎訓練,還必須教導學生像法律人一樣思考問題和掌握法律論證與推理的復雜藝術。[4]換言之,法學教育的核心目標是培養法律思維能力。該思維的核心是“規范性”。經濟法律思維是法律思維在經濟法領域中的實現,本身蘊含較強的政策取向,具有多變性及不確定性。經濟法律思維主要包括國家干預市場法治化、宏觀調控規范化、市場競爭規范化、社會保障運行規范化等方式。

    第三,鍛煉法律操作技藝。如果說信仰法律、具有法律思維能力是法律“規范”產生效用的潛在前提,那么法律操作技藝則是工具條件,是使“潛在”變現的一種綜合素質能力。這種能力是法學專業人才培養的目標和關鍵,但是經濟法課程作為法學中的一個重要部分,有責任提出“培養法律操作能力”的命題,并且可以通過企業、公司、合同、反不正當競爭、消費者權益保護等方面的案件處理來踐行該命題。

    3經濟法課程多元考核模式設計

    經濟法課程分層教學目標的實現還須依賴科學的考核模式。喬納森提出對學生的評價應該關注其如何解決問題,而不僅僅看其能不能為程序化的任務提供一個已知答案。教師應注重考核分析能力及過程,而非標準答案。[5]所以,經濟法課程考試的內容和方式應以測試解決問題的能力為核心。具體地可選用以下方式:

    第一,仿真模擬。比如仿真模擬企業設立。可以讓學生在同學中自由尋找合伙人或發起人組成團隊,每個團隊成立一家企業或者公司,形成《合伙協議》或者《公司章程》。從而能夠使學生感性體會企業創建應遵循的法律規范。涉農專業以服務農村為主要就業方向,可適當設置一些新型農業經營體系構建中的經濟法律行為作為分析素材。

    第二,視頻題目。通過向學生展示一些經濟行為題材的視頻資料,讓學生綜合體會經濟法律運用的奧妙。觀后能就具體案例清晰地分析法律的運用手段及運用效果。比如,評論“互聯網+”模式下農村居民網絡購物權益保障問題等。農村市場較城市市場弱勢,假冒偽劣等產品進入成本很低,是進行不正當競爭行為分析的主要對象。

    第三,農村社會實踐及觀摩。觀摩教學是經濟法教學中應該予以大量引入的。具體到課程考查環節,可以分兩部分設置:一是自身參與農村市場活動,包括主要以消費者身份和以生產者身份,思考合同法、企業法、勞動合同法的相關規定。二是對國家相關機關的經濟管理行為進行觀摩、思考,評價其法律性。

    參考文獻:

    [1]潘洪建.當代知識轉型及其對教學改革的啟示[J].教育科學論壇,2007(6).

    [2]翁史烈.轉變人才觀、教育觀與深化高等教育改革[J].高等教育研究,2001,22(1).

    [3]陳駿業.法律思維能力在法律高等教育中的核心定位及培養[J].河北法學,2008,26(2).

    作者:秦曉娟 單位:山西農業大學經濟管理學院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四虎国产成人永久精品免费| 国产成人精品影院狼色在线| 成人福利小视频| 久久成人免费电影| 777精品成人影院| 国产成人高清在线播放| 亚洲综合久久成人69| 色综合天天综合网国产成人| 成人免费网站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一区二区精品非洲| 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成人| 成人中文字幕在线观看| 久久久久亚洲av成人网人人软件| 成人综合久久综合| 四虎成人免费观看在线网址| 成人黄页网站免费观看大全| 国产成人a毛片在线| 成人无码精品1区2区3区免费看 | 国产成人aaa在线视频免费观看| 亚洲a级成人片在线观看| 成人午夜福利视频| 久久精品成人免费观看| 国产成人理在线观看视频| 成人影院wwwwwwwwwww| 91成人午夜性a一级毛片| 亚洲色成人WWW永久在线观看 | www夜片内射视频日韩精品成人| 小明天天看成人免费看| 成人激情免费视频| 青青草国产成人久久91网| 亚洲精品成人片在线播放| 国产成人免费午夜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三区无码 | 韩国免费一级成人毛片| 亚洲欧美成人一区二区在线电影| 国产成人精品久久| 国产成人免费高清激情视频| 国产成人亚洲综合色影视| 国产成人午夜高潮毛片| 免费成人在线电影| 久久久99精品成人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