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農業機械管理問題與解決措施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隨著農業機械化的深入推進,為我國農業發展帶來了積極作用。農業機械化能夠使農業工作更加高效方便,同時在一定程度上減輕了農戶的勞動負擔,加速農業生產結構升級轉型。但不可否認,我國當前農業機械化推行過程中,尤其在管理方面,存在若干不足之處,對農業機械化造成負面影響?;诖?,本文以當前農業機械管理現狀作為切入點,分析其存在的問題,并提出一些行之有效的解決措施。
關鍵詞:農業機械管理;不足之處;解決措施
引言
我國是一個農業大國,農業問題關乎到我國國計民生的方方面面,隨著農業機械化水平越來越高,使我國農業結構進入了升級轉型階段。但農業機械化在推進過程中,一些管理上的弊端問題比較突出,對機械化應用實踐造成了負面影響。因此本文對當前農業機械化管理現狀進行梳理分析,并探究能夠提升管理效率的相關措施,以促進農業機械化行業良性發展。
1農業機械管理現狀
農業機械化的核心在于機械,不同類別的農業機械發揮的效果亦不盡相同。農業機械在實際操作上往往會受到當地氣候、季節、使用頻次以及作業量等因素所影響。若然沒有對這類機械進行有效統一管理的話,將會為機械作業帶來安全隱患。下面主要對當前農業機械管理普遍存在的弊端進行探討:
1.1農機駕駛員管理意識薄弱
農機駕駛員多由文化程度不高的農戶擔任,由于其思想陳舊,不能認識到農機管理的重要性,認為農機一旦被購買,就是自己的私有財物,什么時候使用都是自己的權利,與他人無關。但事實上,農機作為農業機械設備,理應受到農機管理部門的規管,并且還需要得到相關部門的允許下,才能進行相關作業工作,否則就是違規操作,會受到有關部門的處罰。此外,許多農機駕駛員教育程度不高,對法律認知也存在誤區,認為只有賺錢是第一位。往往為了獲取更高的經濟利益而鋌而走險,不僅經常出現超載超速現象,甚至還對農機設備進行人為組裝。這種私自組裝農機設備的行為不僅違反了相關法律要求,并且私自改裝后的農機設備還存在很大的安全隱患。與此同時,很多農機駕駛員以為會開動就可以了,而忽視了對有關農機方面的維修保養技術學習,不懂養護、不懂維修成為了農機駕駛員普遍存在的現象。農機在行駛或作業過程中,一旦出現故障會零部件損壞,由于不懂維修,導致機器出現失靈,影響了農機工作效率。
1.2農機管理制度存在漏洞
農機管理制度包括的內容較多,針對農業機械的管理制度、農業機械操作人員的管理制度、農業機械行業的管理制度等。但是,現實中,農業機械在農業生產中占據重要的地位,卻未得到有效的管理,充分發揮其強大的推動作用。一是當地鄉鎮政府對農機管理不重視。政府和領導領導對轄區內的農業機械管理意識淡薄,導致農業行業管理混亂,農業機械的質量不過關就進入農業市場,農業機械的租用市場價格混亂,嚴重影響了農業的健康發展。二是農業機械操作人員水平參差不齊。由于缺乏針對農業機械人員的管理制度,導致許多業余機械手走上農機駕駛員的崗位。由于很多駕駛員對農機并不很了解,只是會一些簡單的操控,一旦機器在使用過程中出現故障,卻因為不懂維修技術,而影響到了農業活動的正常開展。三是農機管理水平落后。由于農機的應用場景是在農村或鄉村地區,所以農機管理的貫徹執行的關鍵環節也在農村,由于農村地區的工作環境、薪資待遇與城市有著較大的差距,高水平的管理人員很難扎根于基層,導致基層農機管理水平普遍較低。隨著現代化農業機械的不斷應用,需要農機管理人員的技能也隨之提升,但是,專業人才的匱乏難以適應當前農業機械的發展節奏。
1.3農機質量得不到保證
正如前文所言,農機駕駛員多是由文化程度與經濟水平不高的農戶擔任,在農機設備購置方面,他們往往會更注重機器的價格,而忽視了農機設備的性價比以及安全性能,以為設備只要能正常使用就行了。故此,農戶更愿意選擇價格較為低廉的農機設備,但由于農機市場魚龍混雜,質量層出不窮,再加上對農戶的價格誘惑,致使許多農戶購置的農機質量得不到保證,甚至是偽劣產品。
2農業機械管理的有效策略
事實證明,只有對農機設備實行精準化管理,才能對農機質量以及使用壽命帶來正面作用。故此針對我國農村地區當前存在的農機管理漏洞問題,本文提出以下改善策略。
2.1農機管理機構需要加強管理
當前農機多存在質量低下問題,這需要農機管理機構加強對轄區內的農機進行巡查,發現偽劣農機產品或農機設備不符合相關標準的話,需要對其擁有者與使用者予以警告,待農機質量以及相關指標符合既定要求時,才能進行作業操作。故此,農機管理機構若然能夠加大管理力度與懲治力度,相信就能在一定程度上使轄區內的農機設備質量保持在一個較高水平。由于堅決對質量不達標的農機產品進行淘汰或銷毀,就能使農戶在購置農機設備時不敢鋌而走險,只顧價格而忽視其質量問題,所以本文認為,其改善策略的第一步是農機管理機構加強對所在區域的監管。
2.2加強農機使用者的宣傳教育
鄉鎮政府應當充分利用好轄區內的資源,通過各種有效方式對村民普及農機使用知識,讓農戶或農機使用者在一種潛移默化的環境下將農機使用相關規范印在腦海中。鄉鎮政府大可在村內的矮墻、宣傳欄等位置,張貼農機使用規范以及相關宣傳資料,普及村民農機使用規范意識,使農村操作時在作業操作時更加規范,從而有效避免農機故障發生率。此外,政府還可以充分利用社交媒體優勢,建立起村民喜聞樂見的微信公眾號。通過微信公眾平臺,將村內的最新管制措施以及農機使用的典型案例直接托送至村民的手機中,讓村民足不出戶就能了解村內相關資訊,為農機的安全有序開展奠定良好基礎。
2.3加強對農機使用者的培訓
本文認為,農機管理機構除了對轄區內的所有農機設備進行統一管理外,還需要對其使用者進行管理。事實證明,由于人為操作不當或其他人為因素導致農機故障的例子時有發生,故此加強對農機使用者的管理培訓,就能降低農機故障發生率。由于農機操作者多由農戶擔任,其對農機的維護意識、安全意識十分薄弱。故此,若然靠農戶主動去了解農機操作要領或使用標準的話,無疑事倍功半。如果由村內的管理機構扮演這個培訓引導者的角色,定期組織農機使用者進行培訓或交流,就能在一定程度上培養農機使用者的安全意識,同時在培訓會上培訓導師多加入一些典型案例分析,使培訓內容盡可能與農機使用者日常操作息息相關,提高共鳴感,同時導師還可以邀請村內或村外在此行業有著豐富經驗的學者專家加入研討會,為村民提供科學前沿的管理教育與農機規范操作教育,整體提升農機使用者專業操作水平。
3結語
我國農業機械化水平越來越高,農業機械化可以說是時展的需要,同時也是歷史發展的必然趨勢。鄉村農業經濟在機械化進程中,得到了較大提升,同時使農戶日常工作變得更加高效。本文對鄉村地區農機管理過程中存在的弊端進行梳理,并提出一些行之有效的解決方案,以有效促進我國農業機械化行業的良性發展。本文認為,村內的農機管理機構首先要加強對轄區內的農機設備監管力度,同時加強對農機使用者的宣傳教育等方式,就能提高農機質量與其使用壽命。
參考文獻
[1]吐拉克孜·米吉提.農業機械管理與維修的創新思路[J].農家參謀,2019(17):61.
[2]李榮峰.農業機械管理在現代農業發展中存在的問題及建議[J].時代農機,2019,46(06):14-15.
[3]趙山虎.農業機械安全生產管理的實施對策分析與研究[J].農業開發與裝備,2019(05):12+17.
[4]吳勝英.新形勢下信息技術在農機安全管理工作中的應用[J].農民致富之友,2019(14):127.
[5]黎國華.淺析農業機械的管理、使用與維護保養[J].農業工程技術,2019,39(02):58.
[6]鄒愛新.農業機械管理過程中存在的問題及解決策略[J].農業開發與裝備,2018(11):24+54.
作者:葛景波 單位:鄆城縣鄆州街道辦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