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設施農業節水灌溉技術發展對策淺析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在節能節源觀念的影響下,現今人們對于水資源的關注度越來越高。我國是農業大國,加強對設施農業節水灌溉技術的研究,能夠有效緩解水資源短缺的問題,有利于節水農業發展。文章結合我國設施農業節水灌溉的發展現狀,分析當前設施農業節水灌溉存在的問題,提出相應的灌溉對策,以便推動設施農業的發展,助力資源節約型國家的建設。
關鍵詞:設施農業;節水灌溉;問題;措施
中國作為農業大國,一直以來用占世界極小的耕地面積養活了龐大的人口,這是令世界矚目的成績。現今國家繁榮富強、社會和諧穩定,人們的思想觀念也發生了一定變化。我國早已倡導和踐行可持續發展的理念,近年來也一直致力于建設資源節約型社會。在推動農業發展的同時,人們對于水資源的關注度也越來越高。在我國農業發展過程中,有一個重要的制約因素就是水資源不足。水是維持生命和社會發展的基本需求,地球雖然有71%的面積被水所覆蓋,但是淡水資源卻非常有限[1]。我國是一個缺水嚴重的國家,淡水資源總量為28000億m3,占全球水資源的6%,位列世界第四;但是我們國家地域遼闊,人口數量多,人均水資源量僅為2000m3,是世界平均水平的1/4,因此我國水資源問題格外受到重視。要想保障農業的發展,就需要保障農業用水需求;但實際農業用水資源的開發較為困難,因為它所需要的資金較大,見效卻慢,投資額度大,風險更大,在短時間內并不能解決大面積的農業灌溉問題。針對這一現實問題,積極研究節水灌溉技術是十分重要且必要的。用最少的水量,獲得最大的產量,在保障農業用水的同時,降低水資源使用量,這對于推動節水農業發展有著重要意義。
1我國設施農業節水灌溉的發展現狀
我國設施農業種植通常采用溫室大棚種植,其農產品包括經濟作物、各種蔬菜等。在溫室大棚種植中,其灌溉使用的大多是傳統畦灌。畦灌技術要素包括單寬流量、畦田規格、灌水時間,這些因素對于適量灌水、濕度均勻有著重要影響。目前在設施農業節水灌溉中,水的利用率僅僅為40%。農業水資源的合理利用成為重點關注的問題。我國發展節水灌溉技術,并從發達國家引進了先進設備,實現設施農業節水灌溉、水肥同步管理和高效利用,先進設備的廣泛應用,使得節水效果明顯,同時也有效提高了農產品質量。我國設施農業節水灌溉的發展主要經歷四個階段。第一階段主要是在上世紀80年代以前,在這一時期通過引進國外滴灌產品來滿足作物種植的需要,主要安裝在果園應用,在對引進的產品進行開發后,研制出小管出流產品。第二階段是上世紀八九十年代的過渡階段,在這一時期節水灌溉發展得較為緩慢,其原因還是設備、產品種類不足,即便有配套的產品,但也是質量堪憂。也是在這一階段,對設備進行改進,開發出補償滴口、孔口滴頭,并且在山東建立了相應的示范點,進一步展開研究[2]。雖然國家對于設施農業節水灌溉足夠重視,但是由于設備老舊、技術落后、科研力度不足,節水灌溉設備并沒有大面積推廣。第三階段為上世紀90年代,在這段時間內,北方諸多地區出現干旱的情況,水資源短缺問題嚴峻。國家加大了對設施農業節水灌溉的投入力度,郊區與小城鎮逐漸建立起設施農業示范點,溫室大棚數量不斷增加,促進了灌溉技術的發展。在這一階段,補償式滴灌管、脈沖式滴灌設備逐漸被研發,許多新的設備應用到節水灌溉中。同時也制定了灌溉設備技術標準與規范,對設施農業節水灌溉設備進行綜合性開發。第四階段,從上世紀90年代發展至今30年來,我國農業灌溉年均用水量基本維持在約3400億m3,占全社會用水總量的56%左右。在灌溉面積擴大、灌溉保證率提高、糧食總產量穩步增加的情況下,我國農業用水總量基本維持穩定,節水灌溉功不可沒。
2當前設施農業節水灌溉存在的問題
在設施農業節水灌溉中,地下滴灌及滲灌這兩種方式能夠有效減少水分的蒸發,提高水資源的利用率。同時對于農作物來說,這兩種灌溉方式能夠及時向根系供水,效果較好。但是目前地下滴灌及滲灌面臨的最大問題就是滴孔容易堵塞、設備制作工藝粗糙。設備質量不高,就會導致滲灌管出流不均勻。管路在停止供水以后滴孔處形成負壓,滴頭就會吸入土塊導致堵塞。再者,我國目前設施農業節水灌溉設備的技術水平還與發達國家存在差距,滴灌帶、滴灌頭的抗堵塞能力較差,施肥-灌溉-生長調節劑等一體化運作水平不高,很多設備的研究還沒有系統化地展開。另外,設備的價格偏高、使用壽命短也是制約設施農業節水灌溉發展的一個重要問題。
3我國設施農業節水灌溉發展策略
隨著時代的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人們在物質生活得到保障后,對于生活質量有了更高的要求。農產品作為餐桌上的必需品,現今需求量越來越大,尤其是對于北方地區來說,反季蔬菜的需求量大幅增加。隨著供需矛盾的凸顯,大力發展設施農業十分必要。在設施農業種植中,通常使用傳統的畦灌方式;但是畦灌容易浪費水資源,并且對于提高農產品的質量和產量沒有顯著作用,所以設施農業的灌溉方式需要進一步調整。在節能節源理念的影響下,現今人們對于水資源保護的概念越來越強化。大力發展我國設施農業節水灌溉,對于促進節水農業發展有著重要作用。只有向著按需適量適時灌溉的方向發展,才能真正做到節水灌溉。當前大力發展我國設施農業節水灌溉的主要對策包括以下幾方面。
3.1灌溉系統多功能化
在我國設施農業節水灌溉發展過程中,要想真正做到節水灌溉,就必須合理有效地利用水資源,對水資源進行科學分配,以此來提高農業生產率。灌溉系統也不能僅僅局限于澆水,需要進行更全方位的應用。其中液體肥料的灌溉是需要重點關注的問題,對于不同類型的蔬菜、果樹需要準備相應的液體肥料。加強對水肥藥一體化灌溉專業技術的研究,包括水動精量注肥器、精量注肥技術等。以提高施肥效率、節約用水為主要目的,研究適應蔬菜、果樹等農作物用水需求的微噴灌制度[3]。此外,還應按照農產品生產對環境、水、肥料的需求,研究相應的設備,進一步提高農業生產量,用科技的力量推動灌溉事業的發展。
3.2科學技術集成化
溫室節水灌溉是設施農業節水灌溉的重要工程,其中涉及到的專業技術非常多,并不是單一研究某一項目便能發揮效果的。在溫室生產中,需要提高對灌溉的重視程度,必須保障其灌溉的均勻度,用最少的水發揮最大的效應,既能滿足農作物對水的需求,又要保障農作物健康成長,不至于空氣中含水量較大導致農作物發生霉病。溫室節水灌溉既能提高農作物的品質,又能真正做到節約用水,增加產量。而這一方向的研究是當前農業節水灌溉設備研究中的關鍵。在研究過程中,要加強對農作物的觀察,充分了解農作物生長所需的水、環境等因素。現今隨著科學技術的快速發展,可以充分利用計算機設備,自動控制灌水量和把控灌溉時間,進一步實現合理灌溉。另外還需根據農作物的實際情況,加強研究各類設備,以此來實現環境管理、自動灌溉和施肥,滿足現代農業發展需求。
3.3灌溉系統國產化
如今在農業節水灌溉中,其發展方向是適量灌溉、按需灌溉。必須正視的是,在溫室灌溉中,無論是技術還是設備,與其他發達國家相比,仍舊存在一定差距。需要根據灌溉現狀,真正解決灌溉問題。當前,我國灌溉技術與設備的發展空間較大,現仍滿足不了溫室灌溉的要求。縱觀當前溫室灌溉設備市場中的產品,大多數為進口產品,并且在未來幾年,進口產品仍將呈增長趨勢,占有比例較大。進口設備雖然質量好,種類更加豐富,但是有著價格昂貴的特點,在實際農業生產過程中,受資金因素的影響,節水灌溉的應用率會降低,制約節水灌溉的發展,并且很多產品并不適應我國農業的實際情況。針對這一實際情況,就需要結合我國的基本國情及農業發展特點,加快研發適合我國國情和滿足我國農業發展要求的灌溉設備,代替進口設備,大力推進灌溉系統國產化,這是今后研究的重點。
3.4地下滴灌廣泛運用
在我國傳統設施農業灌溉中,地上滴灌模式通常是通過安裝在毛管上的灌水器,一滴一滴地將水滴入到農作物根部的土壤,保障水量小,滴水速度緩慢。這種方式的缺點是,長時間的紫外線照射會縮短設備的使用壽命,并且也會加大地表水分的蒸發。因此針對這一現實情況,應積極采用地下滴灌模式來發展節水灌溉,將毛管埋于地下,通過灌水器將水或水肥的混合液輸送到植物根部的土壤中,有利于作物更好更快地吸收。這種方式的優點是能夠有效避免蒸發,幾乎可以完全消除水分在土壤表面的蒸發,土壤表面干燥,大大降低了地表空氣的濕度,也就降低了農作物發生腐爛和病蟲害的幾率。同時,地下滴灌灌水器所濕潤的區域為球形,與地表滴灌比較,體積和表面積更大,有利于農作物根系生長,吸收更多養分。另外,在地下滴灌情況下,土壤中水分和養分的分布更加均勻。在相同溫度環境下,地下滴灌相比于地上滴灌,農作物根系扎得更深,設備因避免了陽光的直射和風雨的侵蝕,使用壽命更長,降低了成本。地下滴灌還方便作業,不影響其他農事活動的開展。
4結語
我國水資源雖然總量大,但是人均水資源擁有量卻非常低。現今國家各行各業發展迅速,水資源短缺的問題尤為突出。在農業生產中灌溉是非常重要的一個環節,通過節水灌溉,能夠有效節約農業灌溉用水,解決水資源浪費問題。現今我國設施農業節水灌溉應該朝著適時適量、按需灌溉的方向發展,廣泛應用地下滴灌,加強灌溉系統多功能化、科學技術集成化的設計研究,大力推進灌溉系統國產化,合理有效利用水資源,促進經濟的進一步發展。
參考文獻:
[1]艾來提·達依木.發展我國設施農業節水灌溉技術的對策研究[J].裝飾裝修天地,2017(19):309.
[2]李殿雄.新時期農田水利建設中的節水灌溉技術發展分析[J].工程與管理科學,2020,2(5):17-18.
[3]婁國啟.節水灌溉新技術在現代農業發展中的應用[J].科技資訊,2017,15(25):101-102.
作者:姚光琴 單位:普洱市景谷縣土壤肥料工作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