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論文中心 正文

    現代農業產業園促進農民增收途徑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現代農業產業園促進農民增收途徑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現代農業產業園促進農民增收途徑

    摘要:在長三角一體化上升為國家戰略背景下,江蘇省提出以“強、富、美、高”為建設目標,蘇北地區制定了生態發展優先戰略。位于宿遷市的洋河鎮立足傳統“酒都”文化,挖掘酒文化內涵,布局現代農業產業,初步形成了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的新局面,結合蘇北農村住房改造工作的穩步推進,傳統的農民逐步轉變身份為新型職業農民和市民,現代農業在促進農民增收方面還有諸多問題,從洋河現代農業產業園的創建工作探討對當地農民在身份轉變中如何增收的幾種途徑。

    關鍵詞:產業融合;現代農業;新型職業農民;增收

    “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村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是黨的制定的鄉村振興的總要求,其中產業興旺位于首要地位,只有產業的興旺,形成集群效應,才能帶動相關的人才流、經濟流的活躍,從而帶動區域內社會經濟的發展[1]。新時代,的三農思想集中體現在“農業現代化、農民職業化、城鄉一體化”3個方面,是實現我國“農業強、農村美和農民富”的根本解決途徑。結合宿遷處于江蘇相對欠發達地區的現實,洋河現代農業產業園的創建工作應該把產業引導和當地農民的新型職業化、市民化工作緊密結合,實現具有地方特色的產業興旺和社會穩定局面。

    1產業興旺是產業園創建的根本任務

    洋河現代農業產業園肩負著區域內現代農業的先行者和示范者的使命,在創建過程中,需要聚焦影響當地農業產業興旺的瓶頸,重點突破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在優勢產業的帶動下,打造一批具有集群化的產業價值鏈完整的現代農業項目。政府在組織、平臺、資源等方面處于優化、改革、健全的重要地位,如何堅持農民主體地位、防止產業興旺過程中農民邊緣化問題的產生,更好地讓當地農民轉變身份,讓職業農民成為受尊敬的職業,從而有獲得感地參與到現代農業產業園的建設和運營中去。有哪些模式和經驗值得借鑒,及其復制條件在洋河鎮是否成熟等是當前的主要工作。

    2項目區社會現狀

    費孝通先生的《江村經濟》依據江蘇省吳江縣開弦弓村(今屬蘇州市吳江區七都鎮)的調查資料,描述了特定地理環境下社區和經濟的變化情況,揭示了當時的社會變化規律和面臨的問題,這對今天從全局高度建設美麗新農村,創建以農民為主體的現代農業科技園區有著深刻的影響意義[2]。加快城鄉一體化步伐,推進洋河現代農業科技園區的創建工作,促進當地農民的身份轉變和增收,需要依據當地農業的社會現狀,制定相關完善的政策制度,以深刻解決社會主要矛盾為前提,從全域現代農業產業布局角度看待現代農業科技園的建設工作,跳出農業看農業。

    2.1農業區位優勢分析

    洋河鎮處于蘇北腹地,距離周邊一、二線城市諸如上海、南京超出傳統意義上的2小時經濟圈范圍,不具備產業資源依托發展優勢。在這種情況下,項目區現代農業發展和農民市民化進程需要制定科學合理的規劃,以推進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充分考慮到當地農業發展已經超出水資源承載能力的現實,發展綠色、高效、循環的現代化農業產業。洋河鎮所屬宿遷市周邊的河南、山東、湖北、上海、浙江等幾個省份和地區在現代農業和經濟發展上都各具特色,特別是在農業全產業鏈的發展上要比項目地有優勢,其中糧食、設施蔬菜以河南和山東為代表;育種業以湖北為代表;上海、浙江在經濟發展的同時繼續加大了對農業的投入,現代農業裝備水平和對外合作水平居國內領先水平。不難看出,洋河現代農業產業園項目地處于農業“洼地”,該種處境下,選擇農業附加值高的科技型農業產業來布局顯得尤為重要。

    2.2農業經營模式

    洋河傳統種植農業作物為小麥、玉米、水稻等,受近年來大宗糧食價格波動的影響,農民的種植積極性下滑,種植成本的增高和農業面源污染狀況的雙重壓力使得種糧大戶的收益逐年降低,甚至虧損;專業合作社是基于一種松散約束機制的合作組織,由于其松散的組織屬性,在實際生產中對農民利益的保護是有限的;“(龍頭企業)公司+農戶”的經營模式中,農戶的利益處于弱勢地位,相關生產標準的制定和約定往往基于企業利益,對農民的利益未能起到很好的保護作用。區域內比較有代表性的產業集群經營模式有沭陽縣的花木產業,通過實地走訪發現,集中在新河鎮的花木生產者還是以家庭為單位的生產方式,所采取的技術手段多種多樣,往往是基于一種經驗性判斷所采取的農藝手法,苗木流通依靠的是苗木經紀人和苗木所有者的人脈關系,這樣所產生的后果就是苗木標準不一,價格相差懸殊,這和當前我國苗木市場對精品原生苗木的需求是脫節的,不適應市場需求。區內農業科技企業屈指可數,綠港算是佼佼者,其擁有比較完善的設施蔬菜生產技術,特別是無土栽培技術的實用性具有普及性,通過了解,這家企業有相關的農業技術培訓業務,對區內農民增收的促進作用值得肯定。

    2.3農業從業者結構和受教育水平

    通過洋河農業相關項目的了解,到農業企業從事勞動的人員年齡結構基本是40~50歲的人員,其中40歲年齡人員比例只占到1/5左右,大多數從事農業一線勞動的都在50歲左右。受教育水平低制約著現代農業技術的推廣工作,一線勞動者普遍只具有小學或初中文化,知識儲備少,不識字的狀況也時有發生,他們在接受新知識、獲取新信息和參與市場活動過程中存在相當大的困難。當代年輕人由于傳統認識上的原因,普遍對農業抱有鄙視心理,不愿意從事相關工作,加之當前農業產業結構調整工作還未完全達到預期,部分農產品的滯銷在多地發生,這更加劇了年輕人對農業工作的不理解。

    3解決途徑

    基于產業融合視角下的模式創新、新型經營主體和新型職業農民培育在現代農業科技園區的創建工作中的作用提出了以下解決途徑。

    3.1農業產業的有機集聚和產業融合

    當前的洋河現代農業產業已經初具規模,以農業嘉年華項目為引爆點的各型農業項目布局在蘇北地區獨樹一幟,有河西村農業綜合體、玫瑰小鎮、易潤葡萄種植基地等等。洋河現代農業產業園怎樣把現有和將來的農業類項目有機地融合對接,起到橋梁作用是創建和運營工作的重點。近年來,宿遷市的工業類項目經濟貢獻率增速遠遠超過農業,特別是現代農業經濟貢獻率增速出現了下滑,在經濟新常態下,避免經濟機構單一化和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有機結合,給現代農業發展帶來了難得的機遇。洋河現代農業產業園區的規劃也已制定,根據規劃,在以農民為主體的創建的工作中,優先選擇現代農業服務業產業落地是實現區域內農業項目有機融合的有效途徑,現代農業最鮮明的特征即分工專業化十分明顯。以荷蘭農業為例,在設施蔬菜生產過程中,種苗、基質、肥料、植保、物流、廢棄物回收等作業都由專業化公司來運作,經營者和一線員工的工作狀態和國內相比相對輕松,有著充足的時間來布局企業的發展戰略……更為重要的是,由此帶來的農業現代化信息流在不同專業化組織間的充分流通,大大地促進了農業的現代化進程。洋河現代農業產業園的農業“洼地”劣勢在另一角度來看,有充足的機會將其轉變為優勢,布局一系列現代農業服務產業,實現區域內的產業融合,為周邊已有亟待轉型的農業企業提供現代農業服務,有著十分廣闊的前景。

    3.2培育新型經營主體和模式

    曾明確指出“農村基本經營制度是黨的農村政策的基石;堅持黨的農村政策,首要的就是堅持農村基本經營制度;要加快構建立體式復合型現代農業經營體系。”現階段,洋河現代農業產業園區項目地的城鎮化工作已經推進到一定水平,如何利用現代農業產業園區的平臺作用,引導種糧大戶、合作社組織、農業企業建立新型農業經營模式是園區創建工作中的重點[3]。充分提高新型職業農民的參與程度,利用民間活躍的創新和創業能動性是園區創建工作中能夠獲得源源不斷創新能量的有效途徑。股份合作制是一種對農村集體經濟、合作制、股份制的優化制度,可以激發新型職業農民和新市民的積極性,均衡分配各方利益,是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培育的有益探索。這種運營模式中,應克服集體經濟缺陷,積極探索合理的股權分配機制,維護農民利益,重點分析其對農民收入的實效性。

    3.3重視新型職業農民的培訓工作

    農業的現代化進程最關鍵的因素是人,伴隨城鎮化過程,農民轉變身份的前提是思想的轉變。新型職業農民應該是“有文化、懂技術、會經營”的人才,洋河現代農業產業園的創建過程中,怎樣吸引人才、留住人才是一項基本工作,把流失在外的年輕人吸引回鄉創業,為他們出臺一系列優惠政策,包括金融服務、補貼保障、農業保險、社會保險等政策的傾斜是關鍵。建立完善的職業農民培訓和準入機制是現代農業產業發展的必要條件,這方面可以向現代農業發達的以色列學習,在以色列,農業從業者普遍具有中等教育學歷水平,在20世紀60年代,有30多所農業院校,到現在還保留25所農業院校。以色列的農業推廣機構、協會組織、農業企業在整個農業教育和農業技術推廣體系中發揮著積極作用,整個組織是扁平化和高效率的,能夠快速地把技術成果轉化成生產力。洋河有著優勢的物聯網資源,把新型職業農民培訓以及產業園運維和互聯網技術有機結合,實現物聯網、區塊鏈等大數據資源在農業領域的應用將極大的釋放現代農業生產力。洋河現代農業產業園區的創建工作正處于我國現代農業轉型期,外部經濟形勢錯綜復雜,細致分析項目地社會經濟狀況,培育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和新型職業農民,維護農民主體地位,才能把現代農業產業園區的創建工作和農民扶貧增收工作落到實處。

    參考文獻:

    [1]崔瑞梅.“三農”思想研究綜述[J].科學咨詢(科技•管理),2019(01):1-2.

    [2]韓長賦.從江村看中國鄉村的變遷與振興[J].中國鄉村發現,2018(05):1-11.

    [3]李玲.江蘇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培育探析[J].江蘇農村經濟,2019(07):48-50.

    作者:王富強 邢利利 張天柱 單位:北京中農富通園藝有限公司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伊人成人网| 日本欧美成人免费观看| 久久伊人成人网| 中文字幕在线成人免费看| 窝窝午夜看片成人精品| 成人午夜私人影院入口| 国产69久久精品成人看| 欧美成人免费全部色播| 成人免费小视频| 久久精品成人免费观看| 成人免费播放视频777777| 亚洲2022国产成人精品无码区| 日本成人福利视频| 亚洲AV一二三区成人影片| 成人在线激情网| 色五月婷婷成人网| 亚洲一成人毛片| 国产成人yy免费视频| 成人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成人伊人十综合色| 亚洲国产欧美目韩成人综合| 在线观看亚洲成人| 成人性生交大片免费看好| 久久久久99精品成人片试看| 国产成人无码免费视频97| 成人免费视频软件网站| 成人国产网站v片免费观看| 日韩国产欧美成人一区二区影院| 久久亚洲色www成人欧美| 亚洲最大成人网色香蕉| 四虎国产精品成人免费久久| 大臿蕉香蕉大视频成人| 成人区人妻精品一区二区不卡网站 | 国产成人精品啪免费视频| 1314成人网| 182tv成人午夜在线观看 | 亚洲国产成人精品无码区在线观看 | 国产日产成人免费视频在线观看| 日韩国产成人资源精品视频| 欧美成人a人片| 成人在线不卡视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