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職業能力培養下的英語教學模式改革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全球經濟一體化的飛速發展使得各行各業對從業者的英語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為人才培養搖籃的高職院校應該充分認識到自身肩負的重大使命,基于培養學生職業能力的角度出發,大力實施英語教學模式改革。該文重點分析了職業能力培養視角下高職英語教學模式改革的必要性、面臨的難題以及相應改革措施,希望能夠為教學改革工作的開展提供參考和借鑒,達成復合型人才培養目標。
關鍵詞:職業能力;高職英語;教學模式;改革路徑
傳統高職英語教學存在各種各樣的問題,如任課教師的教學思想陳舊落后,所運用的教學方法比較單一,設計的教學內容缺乏合理性,對學生的評價不夠公正客觀等,都會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到高職英語教學效果,削弱學生的就業競爭力。為了打破這一現狀,高職院校應該充分認識到新時期企業單位對從業人員職業能力的具體要求,加強對學生英語聽說讀寫能力的訓練,保證學生的專業素質和職業素質能夠協同發展,促使高職學生在就業競爭中占據先機,得到用人單位的青睞,從而展現高職院校的根本職能,為社會經濟的蓬勃發展提供人才方面的有力保障。
1職業能力培養視角下高職英語教學模式改革的必要性分析
1.1職業能力的內涵
通過對高等職業教育的解讀不難發現,培養學生的職業技能,幫助學生順利就業是最根本的目標,高職院校需要對學生進行系統性、專業性的教育,豐富學生的職業知識,提高他們的職業能力,強化其職業素養,培養滿足時代和社會需求的人才。由此可見,職業能力的培養一直是高職教育的重要內容[1]。所謂職業能力指的是學生步入崗位以后日常工作中經常使用的技能,不僅包含專業理論知識和實踐操作能力,還涉及合作能力、創新能力、人際交往能力、自主學習能力、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等,這些都是21世紀人才不可或缺的能力,也是高職院校在教育教學工作中應該側重培養的,唯有如此才能讓高職學生的就業之路走得更加順暢。
1.2高職英語教學改革的意義
雖然有些高職院校的學生從小就開始學習英語,可是長期以來應試教育理念一直占據主導地位,學生只會紙上談兵,不能流利使用英語表達自己的想法。難以將英語靈活應用到實踐生活中,高職英語教學目標遲遲無法實現。通過開展高職英語教學模式改革工作,遵循因材施教的教學理念,豐富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給學生提供優質的教學服務,切實增強學生的跨文化交流能力,學生在進入職場后就可以迅速適應自己的新角色,在崗位工作中表現突出,創造不可估量的社會價值和經濟效益,成為行業發展的中堅力量[2]。可以說,以職業能力培養為視角,給高職英語教學模式改革指明了新的方向,推動英語教學朝著科學化、現代化、可持續化的方向全面邁進。
2高職英語教學模式改革面臨的難題
2.1教師教學理念落后
不少高職英語教師受到傳統教學理念的影響,教學思維僵化,每節英語課的教學流程都是固定不變的,很難讓學生產生新鮮感,學生的注意力容易被其他事物所分散。還有一些高職英語教師習慣向學生直接灌輸英語知識,布置給學生大量的學習任務,強制性地要求學生必須完成,大大增加了學生的學習負擔,激起了他們的逆反心理。
2.2英語教學方法單一
高職英語教師在進行教學方案的設計時通常忽視了教學方法的優化和創新,認為英語學習就是要死記硬背多聽,沒有體現出對學生職業能力的培養,對學生未來的職業發展沒有起到多大助益[3-4]。教師所運用的英語教學方法過于單調,與學生的交流不多,不能真切了解到學生的所思所想。師生關系相對緊張,學生不愿意投入更多的時間和精力來學習英語,而英語學習恰恰需要一個積累的過程,如果不能激發學生的英語學習興趣,學生不會主動學習英語,高職英語教學的開展就會愈發困難,給學生英語能力和職業能力的發展造成阻礙。
2.3教學內容缺乏合理性
詞匯和語法是高職英語教學的主要內容,在高職英語教學過程中教師只是照本宣科,很少對書本知識進行拓展,與企業崗位相關聯,讓學生知道英語在行業中的應用現狀。高職英語教師在教學階段也沒有設置大量的實踐教學活動,加強對學生跨文化交流能力的培養,學生對英語文化所知甚少,跨文化交流活動中經常會出現失誤,不能準確表達自己的意見,職業能力發展緩慢,會給日后從事崗位工作制造難題。
2.4評價方式不夠客觀全面
不可否認的是,應試教育使得教師對學生進行評價時僅將分數作為標準,在開展英語教學工作時也會側重于提高學生的英語成績,忽視對學生職業能力的培養,不利于學生日后進入職場,在行業中大展拳腳[5]。目前高職院校運用的考核和評價方式有待改進,高職英語教師需要客觀公正地對待每一名學生,將過程評價和結果評價相結合,并采用多元主體評價模式,在此方面高職英語教學模式改革還有著較長的一段路要走。
3職業能力培養視角下高職英語教學模式的有效改革路徑
高職英語教學模式改革絕非一朝一夕可以完成,需要有著明確的方向作為指導,才能保證教學改革工作穩步推進,英語教學環境得到明顯改善,學生的主觀能動性可以得到最大限度地調動。為了達成教學改革目標,提高學生的職業能力,高職院校可以將以下幾個方面作為英語教學模式改革的切入點:
3.1創新高職英語教師的教學理念
教師在高職英語教學中扮演了多重角色,他們作為傳道授業解惑者,理應走在時代的前沿,具備先進的教學理念和豐富的教學經驗,掌握現代教學技術和方法,設計科學嚴謹的教學方案,爭取給學生帶來豐富的英語學習體驗,帶領他們進入其樂無窮的英語殿堂。由于高職英語教師的專業素質會對教學效果產生巨大影響,因此高職院校要將教師培訓工作擺在重要地位,定期組織高職英語教師學習先進教學理念和教學方式,使之充分了解到職業英語的發展歷程和發展趨勢,明確社會對人才的選用標準,以培養學生職業能力為目標,將英語教學與職業教學有機聯系到一起,對高職英語教學內容進行科學合理的設計。高職院校還要重視強化教師的信息素養,確保高職英語教師可以從互聯網平臺上獲取教學資源,利用網絡交流工具與學生進行溝通,用以拉近師生之間的距離,準確把握學生的英語學習需求,幫助學生制定科學的英語學習計劃,高職英語教師將會贏得學生的信賴,引領學生成為時代的先驅,在行業中大放異彩。
3.2改革高職英語教學內容
明確新時代下高職英語教學目標,改革教學內容,注重增強學生的職業能力,是高職英語教學模式改革走向成功的第一步,教學內容的改革思路如下所示:一是拓展高職英語教學內容的深度和廣度,增加有關英語國家歷史、地理、文化以及職業道德等相關方面的知識,旨在開闊學生的視野,給學生帶來新鮮感,滿足他們的好奇心,激發學生探索英語的興趣,為高職英語教學的高效率、高質量開展打好基礎,促使學生的知識儲備與崗位需求相契合。二是高職院校需要選擇合適的英語教材,或者根據學生所在專業來編寫教材,突出專業特色,讓學生盡快適應勞動者的新角色。三是教學內容之間要有著緊密的關聯性,按照循序漸進的原則進行設置,不斷夯實學生的英語基礎,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還能降低學生自主學習英語的難度。四是高職英語教師要從多個渠道取得職業英語相關資料,比如說與企業管理人員進行交流,獲悉企業崗位對學生職業能力的要求,或者是將網絡教學資源應用到實踐教學中,借此來提高學生職業能力培養的實效性。
3.3運用多樣化的教學方式
首先,高職英語教師可以運用分段式教學方式,大致包括基礎英語和職場英語兩個環節,可以促使高職學生的英語基礎愈發牢固,后期學習英語知識能夠取得事半功倍的奇效,對于培養高職學生的職業能力效果卓著。基礎英語教學階段指的是學生剛剛進入高職院校,此時需要一段時間來適應全新的教學模式,教師要對學生進行測試,了解他們的英語水平,對于不同能力水平的學生選擇恰當的方法來提高他們的學習效率和質量[6]。當學生適應了新的環境和教學節奏以后,就要實施職場英語的教學,顧名思義是對學生職業能力進行訓練,根據學生職業發展的具體方向,針對性地對專業英語內容進行學習,全面提升學生的職業能力水平。其次,在高職英語課堂教學中,教師可運用情景教學法,設定職場交流的情景,如播放一段圍繞職場禮儀展開的談話視頻,基于教材理論知識與視頻內容,鼓勵學生分角色演繹,極大的活躍了英語課堂氛圍,提高了學生的課堂參與度。學生需要思考如何能夠讓自己的表演更加真實生動,他們的注意力被牢牢集中了起來,還可以鞏固學生的基礎知識,加深學生的印象,讓學生將知識予以內化,用英語進行輸出,他們的口語表達能力會得到有效訓練。另外,學生對職場文化產生了清晰的認識,獲得了職業能力的大幅提高,當步入職場時,這些寶貴知識就可以應用于實際工作中,真正做到學以致用。最后,運用互動式教學法,促進師生之間、生生之間的交流,高職英語教師要充分肯定學生的主體地位,給他們制造表達自身觀點的機會,站在學生的角度對問題進行思考,通過不斷的實踐與嘗試,對教學方案進行優化,創新高職英語教學模式,重在加強對學生職業能力的培養。教師應當與學生進行深入溝通,及時為學生答疑解惑,攻克學生的學習瓶頸,還要根據學生對當前教學的建議實施教學改革,實現師生的共同成長。
3.4優化英語教學評價體系
第一,采取職業化評價方式。高職英語教師要對真實的職業場景進行模擬設計,并設計相應的任務,對學生任務執行過程中所體現出的交際能力、職業素養等進行觀察,并結合其任務完成情況進行綜合性評價[7]。第二,采取多元化的評價方式。在對學生進行評價的過程中,將教師評價、學生互評、學生互評等形式結合起來,促使評價主體多元化;在評價的內容上,可以包含出勤率、課堂表現、職場模擬任務完成情況、職場英語運用情況等,對學生進行全方位的評價。建立完善的教學評價體系能夠幫助學生認識到自己在職業能力上有著哪些不足,及時進行查缺補漏,采取針對性的改進措施,從而進一步全面提升自身的英語綜合能力。
4結語
高職英語教學模式改革不能一蹴而就,高職院校需要將該項工作當成是長期性、持續性的任務來開展,打造高素質、高水平的教師隊伍,加強高職英語教學內容與企業崗位的關聯性,將分段式教學法、情景教學法、互動式教學法等先進教學方式應用到實踐教學中,還要設計科學的教學評價體系,為學生職業能力的發展創造有利條件,使其更好的立足于社會,為國家建設貢獻力量。
參考文獻
[1]虞林潔.基于職業能力培養的高職英語教學探討[J].才智,2019(7):144.
[2]宋東梅.基于職業能力培養視角的中職英語教學[J].現代職業教育,2018(2):77.
[3]趙雯,王海嘯.新時代大學英語語言能力的建構[J].外語界,2020(4):19-27.
[4]沙原,徐穎.職業英語技能大賽與中職英語教學改革的有效對接[J].職業技術教育,2018,39(8):61-63.
[5]易虹.基于職業能力培養的高職英語課程教學探索[J].當代旅游,2019(2):240.
[6]黎曉霖.職業能力培養為基礎的高職英語教學模式[J].校園英語,2017(48):86.
[7]劉建達,李雪蓮.英語課程的教學評價改革[J].中國考試,2020(9):27-31.
作者:李雯 單位:甘肅工業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