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計算機應用能力培養的路徑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隨著信息技術的不斷發展與進步,目前我國已經進入到信息化時代,計算機技術應用的領域也越來越廣泛。無論何種專業的學生,若想在步入社會后獲得較大的發展空間,就必須具備一定的計算機應用能力,只有這樣才不會被社會的發展所淘汰。因此,應該注重加強對學生計算機應用能力的培養。本文針對學生計算機應用能力培養的現狀進行了探究與分析,并提出了培養學生計算機應用能力的有效途徑,希望有助于學生計算機應用能力的提高。
關鍵詞:計算機;應用能力;培養途徑
社會的不斷發展與進步,社會對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而計算機應用能力是社會對人才提出的新要求中最基本的一項。就意味著對計算機教學也提出了新的要求,任課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的過程中,不僅需要傳授學生基礎的計算機知識與技巧,同時還需要注重加強計算機應用能力的培養,以此為社會培養出更加優質的具有較高計算機應用能力的計算機專業人才。《計算機應用基礎》是各大院校的公共基礎課程,也是一門計算機的入門課程,計算機應用能力的高低也成為學生綜合素質的一個表征,為了提高學生的計算機基礎知識、能力和素質,了解計算機的發展史,在軟件、硬件中的應用等,任課教師們也需要通過多元化的教學方法,在教學過程中引導學生在學習中學會應用,提高學生應用計算機實踐操作能力。
一、學生計算機應用能力培養現狀
(一)計算機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相脫節
現階段,在具體的教學實施過程中,計算機應用能力的培養仍然存在著一些問題,部分計算機教師依然在沿用傳統的“先進行理論教學后實施實踐教學”的教學模式,而在理論教學中,部分教師通常采用照本宣科的教學方式,對教材中的內容進行逐一詳細的講解,而對計算機理論知識自身就較為抽象化、概念化,再加之這樣枯燥的教學方式,很難激發學生對計算機的學習興趣。并且在多個理論教學課后,才開展較少的實踐課程,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之間嚴重脫節,這不僅對學生計算機理論知識的掌握十分不利,同時還不利于學生計算機應用能力的提高[1]。
(二)計算機教學缺乏針對性
對于高等院校來說,學生通常來自不同的地區,其成長環境也不盡相同[2]。主要分為3個層次。一是極少部分熟練操作計算機基本技能;二是部分來自于農村的學生,在來到高等院校學習前,對計算機的接觸相對較少,因此這部分學生對計算機知識的理解和應用能力相對較為薄弱,幾近為零;三是有基礎但達不到教學目標。而部分計算機教師在開展教學活動的過程,并未采取具有針對性的教學方式,同時缺乏對學生的全面了解。在這樣的教學方式中,計算機基礎較好的學生則認為該種教學方式與內容過于簡單,而對學習提不起興趣,而計算機基礎較差的學生則認為教學內容具有較大的難度,很難建立起學習自信心。這不僅會嚴重影響計算機教學效果的提高,同時還不利于學生整體計算機應用能力的提高。
二、培養學生計算機應用能力的有效途徑
(1)將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相結合。計算機課程,并非是一門扎實掌握了理論知識就能夠在該行業獲得較大發展空間的學科,而是一門需要學生既能夠扎實的掌握理論知識,又能夠熟練的掌握實踐操作技巧的學科。因此,任課教師應該將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相結合,避免出現兩者相互脫節的現象,以此更好的培養學生的計算機應用能力。例如;計算機教師在講解相關課程表美化制作并打印輸出這一內容時,任課教師可以將表格編輯修改方法、表格創建方法、表格格式化方法、表格修飾方法和文檔打印方法等這些計算機理論知識融匯貫通,并在學生親自動手操作的過程中,結合教學內容為學生布置課后作業,以此鞏固學生對該課時計算機知識和技巧的掌握。在學習完一個軟件的基本操作之后,還可以根據這個軟件的特點設計若干綜合性的練習,讓學生獨立完成,以進一步鞏固所學的操作技能。除了在課堂上學得知識、增長技能外,還可以通過網絡去學習計算機應用方面的知識,看視頻、搜網頁。解決在實際中遇到的問題,還可以實際操作文字排版、制作表格、幻燈片以及運用公式等等。
(2)突破傳統的計算機教學模式。社會在進步、教育在發展、傳統的教學觀念要轉變,若想更好的培養學生的計算機應用能力,任課教師就必須做到與時俱進,積極的更新教學觀念,并突破傳統的計算機教學[3]。通過多樣化的教學手段來激發整體學生的學習興趣,并充分調動學生的主觀學習能動性,從而實現整體學生計算機應用能力的提高。例如:任課教師可以利用分層教學方法開展計算機教學,首先,根據學生計算機學習的實際情況,將學生按照層次進行劃分。針對不同層次的學生設置不同的教學內容。針對計算機基礎較好的學生,則應該設置具有一定難度的計算機教學內容,更加有助于激發這部分學生的求知欲望,從而促使其能夠積極主動的參與到計算機教學中來;而針對計算機基礎相對較差的學生,則應該根據其實際情況合理的設置教學內容的難易程度,以此幫助其建立起學習自信心。這樣更加有助于整體學生計算機應用能力的提高。需要注意的是,將學生按照層次進行劃分后,并不可以一成不變,一直按照該層次實施計算機教學。而是應該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將進步較快的學生安排到更高一層的層次中,及時對學生的層次進行調整,這樣更加有助于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從而不斷的提高學生的計算機應用能力。
(3)增加考核,定期開展競賽活動。對于計算機知識的消化理解關鍵在于如何應用,可以適當的增加一些考核項目,讓學習變得緊張和趣味性。根據這門課程的特點,在平時成績和期末成績都增加一些考核、考等級資格證書等,讓學生真正的在這門課程上學到該學到的知識。定期開展多種計算機應用知識和能力素質方面的競賽活動,可進一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掌握有效的學習方法,完善學習目標,同時還可以培養學生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提升學生計算機應用綜合素質,在競賽中不斷獲得計算機學習過程中所帶來的樂趣。
三、結束語
綜上所述,隨著社會和信息技術的不斷進步與發展,信息化時代的到來,計算機應用能力成為了現代社會人才必備的一項基本能力。因此在開展計算機課程教學的過程中,應該注重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促使每一名學生都能夠積極自主的參與到計算機教學中,從而更好的培養整體學生的計算機應用能力,進而為社會培養出更加優異的計算機專業人才。
參考文獻
[1]楊石.民辦高校非計算機專業學生計算機應用能力的培養[J].中國新通信,2018,20(24):202.
[2]陳貴兵.基于核心能力培養的計算機專業課程體系研究[J].計算機產品與流通,2018(09):201.
[3]楊瑋紅.計算機教學中學生應用能力的培養對策研究[J].才智,2018(12):39.
作者:邵春梅 單位:云南經貿外事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