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新聞編輯創新意識和能力素質淺析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隨著互聯網技術和新媒體的發展和應用,新聞行業在迎來發展機遇的同時也面臨著一定的挑戰。新聞編輯作為新聞事業發展的主力軍,必須注重自身的創新意識和編輯能力的提升,實現新聞編輯工作的優化和創新。本文主要針對新聞編輯在轉型過程中面臨的問題、創新意識和編輯能力提升的策略方面進行探究。
【關鍵詞】新聞編輯;創新意識;編輯能力;策略
新聞編輯主要是對相關的新聞信息進行收集、選擇和處理,一名合格的新聞編輯應將理論和實踐有機結合起來,同時注重自身創新意識的培養,不斷豐富知識儲備,不斷提升能力和水平,努力為受眾提供更加優質的新聞產品。現階段,我國部分新聞信息在傳播過程中,由于內容模式單一,形式缺乏創意,影響了新聞信息價值的有效發揮。部分新聞編輯一味地跟風報道,缺乏自己獨到的見解,導致新聞內容同質化嚴重,在一定程度上引起了受眾的反感。[1]同時有些新聞編輯依然采用陳舊的表達方式,沒有順應時代發展的潮流,難以滿足人們的審美和信息需求。隨著新媒體的不斷興起和發展,市場競爭日趨激烈,有的媒體為了收視率和關注度,忽略了新聞的真實性,更有甚者歪曲新聞事實,導致新聞內容失實,誤導社會大眾,產生不良影響。
一、強化新聞編輯創新意識
(一)內容要創新
當下,大量的新聞信息充斥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大眾對新聞信息的接收產生了一定的疲勞。要想吸引更多受眾關注,就必須對新聞內容進行不斷地創新和優化。做到這一點須遵守四個原則。一是篇幅要短小精悍,因為受眾沒有太多時間來閱讀篇幅較長的新聞內容;二是內容要深刻,編輯要掌握受眾的心理,對新聞信息進行深度挖掘;三是內容要鮮活,要從受眾工作生活出發,尋找一些鮮活的素材,能夠引發受眾在思想和情感方面的共鳴,或者能給受眾帶來一定的啟發。同時在創新的過程中需要深層次的開發和分析相關新聞事件,挖掘和探索出更富有價值的新聞信息,增加新聞的新穎性,提高新聞的時效性,為新聞作品注入生機和活力,從而實現新聞編輯內容的有效創新。
(二)形式要創新
在新媒體迅猛發展的今天,如果新聞編輯依然采用傳統的編輯形式,就會與時代脫節,無法滿足現代大眾對新聞信息的需求,時間長了就會失去受眾,降低關注度和閱讀率。因此,新聞編輯要想獲得長遠發展,必須對新聞形式進行有效創新,充分利用先進的信息技術手段,將文字與色彩、圖片和聲音進行有效融合,利用多元化的新聞編輯手段,給受眾帶來更加豐富的閱讀體驗。比如,在編輯的過程中,可以根據受眾心理將一些視頻和圖片引入其中,不斷強化新聞呈現效果,提高新聞的可視化,讓受眾更加直觀生動地查閱新聞信息。[2]也可以根據受眾不同的需求,創設多個新聞欄目,進行個性化推送,比如冰點新聞欄目、調查新聞欄目等,最大限度地滿足受眾的新聞需求。此外,為了加強受眾與媒體之間的互動,在編輯過程中,還可以發揮微博、微信等相關平臺的優勢,增加一些互動環節,讓受眾自由表達觀點和看法。
(三)思維要創新
新聞編輯的思維模式對于新聞質量有著直接性的影響,具有創意的新聞編輯思維模式,才能不斷提升新聞信息的編輯質量。因此,要不斷提升對新聞編輯思維能力,通過多渠道營銷方案和策劃方案的制定,為新聞編輯的長足發展提供有效保障。隨著時代的變化和發展,新聞編輯不僅需要對文字進行加工潤色、審核和編輯,還需要具有較高的洞察力和敏銳度,針對社會熱點里蘊含的深層次信息進行挖掘。同時,還需要建立系統化價值評估體系,對新聞報道成本、新聞的社會效益、經濟效益進行全方位的考察和評估,從中篩選出符合受眾需求的、能夠引發情感共鳴的、能夠實現經濟效益的新聞信息。此外,在編輯處理新聞信息的過程中,需要根據時代特征以及受眾心理,讓新聞內容更加豐富,最大限度滿足受眾對新聞信息的多元需求。
二、提升新聞編輯能力素質
(一)增強新聞敏感和洞察力
作為一名新聞編輯,工作要不斷創新,就需要不斷增強自身的新聞敏感和洞察力。如果不具備這些能力,就不能從紛繁復雜的新聞信息中篩選出有價值的內容,也不能透過新聞的表象洞察事實的真相,無法實現新聞信息價值的有效發揮。如何提升新聞編輯對信息的敏銳度和洞察力?首先,要對國家的方針政策進行主動學習和了解,不斷提升政治覺悟和思想水平,提高政治站位。[3]其次,新聞編輯要跟上時代發展的步伐,對社會未來的發展方向準確把握,對相關的新聞信息準確判斷,從而不斷提升對新聞信息的辨別能力。再次,要時刻關注受眾情況,不僅要對受眾的所思所想全面了解,而且還要精準掌握受眾獲取信息的相關渠道,站在受眾的角度對問題進行分析,不斷提升解決問題的能力。
(二)完善知識結構
新聞編輯工作涉及的知識和領域比較廣泛,不僅涉及到法律、經濟、政治等方面,還涉及到健康、體育、文學、藝術等方面的內容。要想成為一名優秀的新聞編輯,一方面要有廣闊的知識面,具有豐富的知識儲備量,另一方面要全面了解每一個行業,因此自身要有深厚的文化功底。這樣,在工作中才能真正做到收放自如,游刃有余,達到恰到好處的效果。因此,新聞編輯要不斷提升和完善自己,廣泛吸取各方面知識,促進自身知識結構不斷完善,不斷豐富自身知識儲備。首先,新聞編輯要不斷豐富自身實踐經驗,深入群眾,與群眾打成一片,獲取更豐富的新聞素材。其次,新聞編輯要不斷加強學習,要跟上社會發展步伐,不斷學習新知識,掌握新技能,特別是互聯網新技術新知識,不斷健全知識結構體系,為新聞編輯工作的有效開展奠定良好基礎。
(三)優化技術手段
新聞編輯工作內容創新固然重要,但也要重視與新聞編輯、新聞傳播相關的技術手段。比如,新聞版面能給受眾留下好的第一印象,除了與新聞質量有著直接關系,而且需要對新聞編排手法進行不斷改進和優化,實現版面編排的創新,不斷提高受眾閱讀率和好評度。在新聞版面排版的過程中,可以發揮計算機技術優勢,通過藝術設計對文字等進行技術處理,增強藝術效果。在排版過程中要體現出自身獨特的風格,避免千篇一律,優化讀者閱讀體驗。此外還需注意,新聞版面在編排過程中要重點突出熱點新聞,既要體現出很強的立體性,也要體現出一定的層次性。既要注重整體性,又要各模塊有機聯系、相互襯托。
三、結語
綜上所述,為了促進我國新聞事業持續良好發展,新聞編輯不僅要增強創新意識,還要提升能力素質。尤其在信息時代,海量信息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新聞編輯工作選擇甄別的難度,這就需要編輯對內容表達、表現形式以及思維模式進行多方面創新,提升自身對新聞的敏感度,優化自身的知識結構,不斷改進編排手段,促進新聞編輯工作不斷創新出彩。
參考文獻:
[1]陳雄飛.新時代廣播新聞編輯要有創新的意識[J].新聞研究導刊,2018:143,163.
[2]劉圣鈺,湯靚穎.新媒體時代新聞編輯的媒介素養探析[J].新聞前哨,2019:31-32.
[3]胡慶春.新媒體時代新聞編輯的媒介素養淺議[J].科技傳播,2018:36-37.
作者:劉成義 單位:臨沂日報報業集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