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素質評價體系淺析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我國城鄉之間的發展仍存在一定的不均衡、不協調現象,確保創新創業人才的不斷培養是鄉村振興戰略實施的前提和基礎。本文以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概述與構成作為切入點,介紹了當前大學生鄉村創業工作存在的問題,闡述了建構完善的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素質評價體系的相關意義。從課程體系構建、融入實踐活動、健全反饋機制、培養綜合認知以及重視過程評價等幾個方面提出了推動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評價體系建設的措施,供相關人員參考。
關鍵詞:鄉村振興;創新創業;素質評價
引言
鄉村振興戰略是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經濟體系的重要基礎,也是實現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必然選擇。作為人才培養的中流砥柱,高校應當進一步提升對創新創業能力培養的重視程度,明確鄉村振興戰略設想對人才能力素質的相關需求,針對其評價體系進行針對性優化,確保評價更加規范科學,提升評價有效性。
一、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概述和構成
(一)概述
通常來說,現階段的大學生創業指的是以在校大學生和畢業大學生作為主體對象的一種創業過程。隨著我國社會轉型的不斷發展以及就業壓力的不斷提升,創新創業已成為現代大學生最為重要的一種職業選擇類型。
(二)構成
1.基礎能力。在大學生“雙創”能力的構成要素中,首要的就是基礎能力,這其中不僅包含了大學生對社會事物的認知能力,還涵蓋了大學生對未來的科學規劃能力,是大學生創業的重要影響因素。在現階段我國的教育模式中,學生與外界事物的交往較為有限,從幼兒園到大學,學生往往在家庭和學校兩個單純的環境中生活,對社會和自我的認知較為有限。因此在進行創業過程之前,樹立一個清晰明確、積極向上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對推動創業能力的不斷進步具有重要作用[1]。基于這些認知,大學生才能對自己的未來發展方向以及創業內容進行更加深入的考量和研究,做出更加可行高效的規劃內容。2.職業能力。除了基礎能力之外,職業能力同樣也是確保大學生創業的重要能力類型。由于經濟社會的快速發展,對人才能力的需求也在動態變化的過程中,但針對創業型人才的培養工作仍應面向服務生產和管理工作的第一線。現階段我國大部分高校對人才的培養仍向著科研型人才以及技術型人才兩方面側重,對創業型人才的培養工作存在一定欠缺。因此推動大學生職業能力的進一步發展對提升大學生創新創業素質具有重要意義。3.綜合能力。在大學生“雙創”工作背景下,其綜合能力的培育也成為了各大高校教育培養體系面臨的重要挑戰。當前社會對大學生綜合能力的要求不僅涵蓋了他們對機遇的把握能力、人際交往能力、創新能力,還包括了信息的獲取和加工能力、學習能力、環境適應能力等,因此培養大學生綜合能力以及綜合素質的全面化發展,是當前高校雙創工作的重點工作內容。
二、現階段鄉村地區大學生創業存在的問題
(一)創新創業積極性欠缺
提高大學生創新創業的積極性是促進社會全面發展,實現鄉村振興的重要手段和渠道。然而在現階段的大學生群體中,受到社會風氣、鄉村條件、學生的生活環境以及家庭因素等方面的影響,導致他們缺乏進入鄉村進行創業的勇氣。另外城市的快速發展同樣也給大學生的就業提供了一定的空間和條件,使現階段的大學生更傾向于留在城市中就業和工作,對鄉村地區存在一定程度上的抵觸心理,投身于鄉村建設和創業工作的大學生數量較為有限。
(二)創業經驗較為不足
由于我國鄉村地區環境較為復雜,創業機遇相較于城市地區也更為有限,而且很多大學生在學校生活中與外界事物的接觸和溝通頻次也較少,對鄉村創業工作的了解較為不足,這給大學生的鄉村創業工作帶來了顯著的難度和挑戰[2]。這就導致部分大學生在創業過程中對意外事件和突發情況的分析不透徹,對可能產生的各類影響創業的因素準備不充分,很有可能在創業過程中產生損失,影響大學生創業的進程。此外,由于我國經濟發展仍存在不全面、不平衡現象,部分鄉村地區受資金投入欠缺、技術人才不足等因素的影響,基礎設施建設水平仍然較為落后,也給大學生創業工作帶來了一定的難度。
(三)創新創業能力較為有限
無論選擇什么樣的創業道路,都離不開高水平創業能力的推動,因此大學生創業工作的進展如何受其創新創業能力的影響較為顯著,只有較為突出的創業能力才能在現階段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有效落實自己的創業規劃與創業藍圖,使創業之路更加踏實。因此在創業之前,大學生應當對自己的創新創業能力進行全方位的研究和思考,對自己創業的優勢和劣勢兩方面進行全面分析,這樣才能使最終制訂出的創業方案更加合理可行,推動大學生創業工作的進一步發展。然而現階段的部分大學生群體對自己的創新創業能力并沒有進行全面的梳理和細致的分析,導致很多大學生認識不到自己走鄉村創業道路的優缺點,對鄉村創業過程中可能會遭遇到的各類挑戰、挫折和阻礙也沒有明確的認知,容易在創業過程中半途而廢,最終導致創業失敗。
(四)學校教育體系存在虛化
雖然近年來隨著社會就業壓力的不斷提升,國家反復強調培養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重要意義,各大高校也隨之開展了各種類型的創新創業教育課程,然而這些課程體系的建設同樣也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問題。一些高校對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培養工作的重視程度存在欠缺,對課程體系的建構投入存在不足,學科建設流于形式,導致在校大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很難得到實質上的培養和提升,制約了大學生創業工作的全面化發展[3]。此外,一些學校中的大學生創新創業課程體系授課教師也并沒有較為充分的創業經驗,只能照本宣科地對課本中的內容和案例進行宣講,沒有結合創業實際,導致創新創業課程體系建設受到一定的阻礙和限制,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也難以得到更加充分的鍛煉和提升。
三、建構完善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素質評價體系的意義
(一)為后續工作提供指導把握和方向引領
通過建構和完善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素質評價體系,有關高校能夠針對當下開展的創新創業課程內容以及相關教育手段進行更加全面有效的評估,針對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培養效果進行更加充分的研究,進而結合評估結果進行及時地自我反思以及自我調整。通過對相關指標的量化分析生成相應的反饋結果以及反饋意見,對各大高校設立的大學生創新創業課程體系以及課程內容的未來發展方向進行更加合理的把控和引領,實現對高校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和素質培養工作的進一步推動和指導。
(二)發掘大學生的創新創業積極性
通過建構并完善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素質評價體系,能夠使大學生對自己的創新創業能力進行更加科學、全面、合理的分析和研究,對自己深入鄉村進行創業的優勢和短板進行明確,并且在創業工作過程中對可能遇到的阻礙和挑戰進行更加全面的分析和研究。這樣才能使大學生的創業之路更加順暢,深入鄉村的創業工作反饋更加明確,進而使其創新創業積極性得到更加全面的培養和提升。
(三)針對各大高校創新創業教學質量進行評估
雖然國家相關教育主管部門對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與素質的教育工作極為重視,要求各大高校開設了各類創新創業能力培養課程體系。然而由于當下我國高校教育方式以及社會就業風向等各方面因素的影響,很多高校的大學生創新創業課程體系建設仍存在一定的欠缺和短板,形式主義現象屢屢出現,學生難以獲得真實的創業實踐機遇,對創新創業課程中所學到的有關理論知識也難以進行有效地驗證。部分高校和學生對創新創業能力培養課程體系的重視程度存在不足,影響了大學生“雙創”能力的正常培養,對課程體系的進一步完善和建設也產生了一定的阻礙和影響[4]。建立健全科學高效的大學生創新創業素質能力評價體系能夠針對現階段各大高校開設的“雙創”能力培養課程成果進行更加全面合理的評估,并且能夠使學校管理人員以及教育主管部門針對當前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和素質培養工作的實際情況具備更加全面的認知,從而能夠引導并指示各大高校對大學生“雙創”能力課程培養體系進行進一步優化和調整,使創新創業教育工作的開展成果得以進一步顯現,為鄉村振興工作提供更加有力的人才保障。
(四)進一步完成迎合社會需求的大學生培養目標
隨著市場經濟的進一步發展,城市就業壓力進一步提升,社會對人才的需求向著全面化、深入化的方向不斷動態發展,不僅需要人才具備更強的學習能力和學習素質,對其思維決策能力、想象力、心理素質等多方位的綜合能力也具有更高的要求。因此為了培養更加適應社會需求的人才,落實高校人才培養的搖籃這一重要職能,推動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評價體系的全面建設工作從此應運而生。各大高校針對原有的大學生“雙創”能力和素質評價體系進行按需優化,就能夠對當前大學生的各項素質與能力進行針對性地分析和研究,從教育思路、教育手段、教育內容等幾個方面進行綜合調整,進而使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培養工作的質量和效果得到進一步發展,同時也使高校人才培養工作更加適合社會的相關需要,使鄉村振興戰略得以有效開展。因此,基于當前我國推動的鄉村振興戰略背景,各大高校也應當進一步強化對建構和優化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素質評價體系建設工作的重視程度。結合本學校學科發展狀況以及主管部門的精神和要求制訂出同時滿足鄉村振興戰略以及學校特色的評價方案和評價內容[5]。
四、推動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評價體系建設的措施
(一)構建完善的創新創業能力培養課程體系
要進一步推動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和素質評價體系的建設工作,首先就要構建完善的創新創業能力培養課程體系。在傳統的高校“雙創”課程體系建設工作中,由于學校管理人員對“雙創”教育工作的認知存在一定程度上的偏差,導致課程內容流于形式,制約了高校整體的“雙創”能力建設和提升。因此,為了充分挖掘高校大學生的創新創業能力和潛力,進一步推動能力和素質評價體系建設的科學程度,就應當從根源上對整個課程內容進行重構,這樣才能使“雙創”教育言之有物,評價工作更加完善,能力培養更加全面。具體可從以下幾方面角度入手:首先,要充分挖掘師資力量,在很多高校的課程體系建設過程中,大學生“雙創”教育課程的授課教師沒有實際的創業經驗,難以將自己的經歷與學生進行分享。學校應當與各大企業進行全面合作并與其管理人員進行溝通,聘請其作為大學生“雙創”課程的輔導教師,請他們將自己的創業歷程、創業思路與同學們進行分享,讓在校大學生能夠獲取到更加真實的創業經驗和創業靈感,從而為提升課程教學科學性奠定良好基礎。其次,還應當重視能力培養,在傳統大學生“雙創”教育教學工作中,對能力培養工作存在不全面、不合理的現象,教師往往只能“照本宣科”,學生無法獲取到實際的創業經驗。因此學校和教師應當結合本校學生的實際情況,針對教學內容和教學手段進行改革,采用案例引入、情境構建等形式對學生的實際創業能力進行培育,從而讓學生具備一定的創業經驗,從而減少創業過程中產生的阻礙和挑戰。最后,教師還應當充分調動學生的創業意愿,讓他們認識到我國鄉村地區的廣泛潛力,調動他們進行創業的積極性,進而為提升創新創業能力和素質評價的規范性做好鋪墊。
(二)將創新創業能力與素質培養融入實踐活動中
由上文能夠得知,我國現階段高校的創新創業能力培養存在一定的形式主義特征,學生的實踐能力難以得到充分的培養和提高。因此,將創新創業能力與素質培養融入實踐活動中,能夠更加充分地確保評價體系建設的全面性與合理性,推動鄉村振興背景下具有全面創業能力以及創業素質的人才培養工作不斷進步。教師和學校可以與各大企業進行合作,針對具有豐富創業經驗的管理人員進行“取經”,讓他們的創業思路以及創業靈感給大學生以較為明確的引導和幫助,促使大學生“雙創”教育工作的全方位發展,也使創新創業能力素質評價體系的建設工作更貼近于當前實際,確保評價體系建設的有效性。此外,教師還可以結合當前的鄉村振興戰略的落實工作對能力評價體系進行建設。針對學生對鄉村環境的適應程度、對鄉村創業的認知和認識、對鄉村地區創業挑戰和風險的準備等方面內容進行梳理和歸納,使當代大學生的“雙創”能力和素質更加符合鄉村振興戰略下的相關要求,從而使能力評價體系建設更加全面,促進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的深化發展。
(三)建立健全有效的信息反饋以及診斷機制
由于經濟社會是在不斷地動態發展過程中,鄉村振興戰略的不斷演進使社會對人才的需求同樣也在不斷發生變化,這就給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和素質的評價體系調整與優化工作帶來了一定的挑戰[6]。在傳統的大學生“雙創”工作過程中,評價體系難以進行有效地適應性調整,同時也無法針對社會的實際需要對人才能力進行有效評估,制約了高校“雙創”能力教育工作的發展。因此建立健全有效的信息反饋以及診斷機制,能夠使當前各大高校的“雙創”能力評價體系得到更加全面的內容診斷,同時能夠使其基于社會發展和需求變化進行有效地豐富、調整和優化,進而使評價體系得到全面發展。校方應當針對本校創業人才進行及時地跟蹤和訪問,對當前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社會對人才的廣泛需求進行進一步調研,從而使創新創業實踐評價工作更加完善合理,對大學生能力的評估更加科學。
(四)培育大學生的綜合創新創業認知
學生在進入高校學習之前,對社會和自我的認知較不成熟,尚未形成完整協調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因此在進行大學生“雙創”能力的培養和教育過程中,學校和教師應當提升對學生創業認知的重視程度,讓他們能夠在學習和教育過程中形成科學積極的三觀,并且對鄉村創業工作具備更加全面合理的認知。不僅能夠認識到鄉村創業的需求和潛力,對鄉村創業存在的阻礙和挑戰也應當進行深入仔細的分析,要求學生針對自己的創業路線給出具有可行性與合理性的創新創業方案,這樣才能使人才的能力培養工作更加適應社會發展需要,從而為鄉村振興戰略提供更加堅實有力的人才基礎。
(五)提高對過程評價的重視程度
在很多高校的創新創業教育課堂中,其評價體系的建設僅限于期末考試和課上表現等幾個較為細節和微觀的方面,對學生創業實踐以及過程的評價工作存在一定欠缺。因此提升對過程評價的重視程度對確保大學生創新創業能力的全面提升具有重要意義。各大高校以及主管教育部門應結合當前社會對人才的需要以及鄉村振興戰略的發展方向針對過程評價體系進行更加科學完善地優化和調整,在創新創業項目、各大創業賽事以及創新創業教育課程等幾個方面進行細化分析和研究,減少結果評價論的應用。使學生能夠提高對創業過程進行研究的積極性,針對鄉村振興戰略對人才能力的需求以及新時代社會的發展進行評價體系的進一步構建,確保大學生“雙創”能力和素質得到更加系統科學、全面有序的評價和考核,進而為優化大學生創業工作,推動市場經濟現代化發展夯實基礎。
五、結論
總而言之,在現階段的大學生“雙創”能力教育工作中,其評價體系存在一定的欠缺,難以針對學生的綜合素質做出全面反應,對鄉村振興戰略也形成了一定的阻礙。相關教育工作者應認識到“雙創”能力評價建設的重要性,針對實踐評價、過程評價、反饋機制等方面進行深入挖掘,確保評價體系科學發展。
參考文獻
[1]趙大鵬.高職本科大學生創業素質評價與提升策略研究[J].河北能源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21,21(03):19-23.
[2]陳小軍.高職院校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效果評價影響因子淺析[J].時代汽車,2021(17):103-104.
[3]何涌,毛秋霖.地方高校大學生創新創業教學效果評價研究[J].科技創業月刊,2021,34(07):138-141.
[4]郝輯.探究基于要素體系重構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評價體系[J].文化產業,2021(20):87-88.
[5]樊信用,許婷婷,樊俊娥.大學生創業扶持政策評價體系構建模式探究[J].北京印刷學院學報,2021,29(S1):74-76.
[6]宋國學.大學生創業韌性的評價分析[J].黑龍江教育(高教研究與評估),2021(01):14-15.
作者:朱琦 單位:鄭州升達經貿管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