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農村經濟結構調整策略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近年來,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得以迅速發展,農產品供求關系逐漸趨于穩定,且一些地區農產品還出現了過剩的情況,導致農民群眾收入大大減少。社會的發展和市場的開放導致農產品和加工品的產銷矛盾日益突出,農村經濟結構需要更進一步的戰略調整。農村經濟結構直接關系到社會主義新農村建設和國民經濟的長期穩定發展,基于此,針對應當如何有序推進農村經濟結構調整進程進行探討。
關鍵詞:農村;經濟結構;調整;對策
1農村經濟結構調整現狀分析
近年來,因為市場供需矛盾突出,農民群眾收入有了普遍降低,這不但對廣大農民群眾的生產積極性產生了影響,還阻礙了國民經濟的健康發展,制約了城鄉一體化建設步伐和現代化農業的發展進程。導致這些問題的主要原因是由于農村經濟結構的不合理,而國家對農村經濟結構進行調整的過程中,也出現了下面幾點問題,需要引起重視。首先,農村結構發展層次不高。影響農民群眾收入的重要因素是農村經濟結構不合理、不具有發展特色,同時也沒有真正形成主導性的產業。其次,農業產業化及標準化程度不高,農產品大部分都是通過初步加工就進行出口,很少有深精加工的農產品,讓產品的附加值大打折扣,同時和國際上的通用標準比起來,國內農產品質量安全指標還有待進一步提升。再次,農業對外開放程度不高,現階段農業發展對于外資的利用,普遍存在規模小、水平低等現象,在外向型農業發揮重要作用的今天其并未真正地有效帶動國民經濟的發展。最后,農產品市場與營銷渠道不完善,農產品生產經營的組織化程度不高,市場發育尚不成熟,農產品營銷網絡不健全。上述問題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農村經濟結構調整的步伐[1]。
2推進農村經濟結構調整進程的建議
2.1提高農產品加工質量
農產品加工能夠延長農業產業鏈,是充分利用農產品資源的有效措施,各個加工流程都能夠讓農產品價值得以提升,通過加工轉化得到更多的經濟效益。農產品加工轉化的同時應當積極地引進推廣現代化的貯藏保鮮技術,結合各地區不同季節的實際需求情況,借助于現代化、科技化和標準化來拉長農業產業鏈,進一步增加農產品的附加值。政府科技研究機構和相關的行政管理部門都應當給予支持,將農業科研機構、鄉鎮企業及農村中介服務組織推向市場前沿,讓鄉鎮企業轉變為吸納農村剩余勞動力的平臺,同時轉化為現代農業科技的應用載體,讓現代化的農業生產技術得以實際應用,讓自己成為新技術開發的主體,從而不斷提高農產品的加工質量,推進農村經濟結構調整進程。
2.2實施品牌組織戰略
實施品牌戰略能夠有效增加農產品的附加值。在新世紀,品牌戰略可以增加農產品的影響力和知名度,擴展其市場銷售渠道,做好農產品品牌知識產權的保護,能夠防止各類假冒偽劣產品進入市場,從而保證農產品市場的經營秩序。應當盡快構建與我國實際國情相符合的農產品質量標準體系,引導廣大農民群眾根據質量標準及市場實際需求來生產農產品,防止出現盲目生產的情況。同時,可以選擇村組聯包、農村生產合作社及承包大戶等有助于集約化經營的模式來塑造產業組織體系雛形,當地政府部門給予一定的資金和政策方面的傾斜。農業產業化是農業組織體系持續健全的過程,借助于產業組織體系為廣大農民提供社會化服務,即是將農民和市場結合起來,從而構成自我組織、自我發展、自我保護的格局。
2.3推進鄉鎮企業發展
首先,應當推進體制改革,進一步促進鄉鎮集體企業產權機制改革,確保鄉鎮企業實現體制創新發展。應當積極推行并在廣大鄉鎮企業應用現代企業管理制度。對于大部分中小型鄉鎮企業可以選擇聯合、兼并及承包經營、出售等多種辦法,對其實施產權制度與經營機制改革。其次,應當合理地引導鄉鎮企業組織技術創新活動,構建以企業技術開發部門、區域技術開發機構為主體的生產管理技術創新系統,讓鄉鎮企業和周邊的高校、科研院所積極展開合作交流,堅持優勢互補和利益共享的原則,構建多邊協同戰略,發展不同形式的產學研聯合。最后,應當對傳統技術予以優化改造,促進鄉鎮企業和高新技術企業的重組,利用現代化農業技術來對傳統企業進行技術改造。
2.4完善市場競爭機制
各級政府部門及經濟組織必須采取有效措施健全農產品市場競爭機制,讓農戶的產品能夠創造出更多的經濟效益。市場體系的建立和完善需要在對城鄉各級農貿市場建設完善的同時,規劃建設具有一定規模的農產品批發市場,規劃建設各個層次、各個類型的農產品批發市場,每年不定期開展不同類型農產品的展銷會,支持農民群眾和農產品生產者參與;借助于現代營銷理念來構建農產品產銷直供、委托經營的現代化營銷體系,從而有效減少銷售成本,增加農產品的實際價值。當前,農產品市場開始朝著國際市場開放,農民群眾不但要對國內市場的需求情況有所了解,還應當從長遠的角度來看待這一問題,將眼光放到國際市場,積極支持和參與外向型農業的發展[2]。
3結語
農村經濟結構調整直接關系到整個農村的發展,所以應當予以充分的重視。現階段,在進行農村經濟結構調整中雖然獲得了顯著的成績,但依舊存在較多問題。在實際工作中,應當針對這些問題進行深入探討,研究出行之有效的解決對策,不斷提高農村經濟結構的產業化及現代化水平,不斷促進農村經濟結構的優化升級。
參考文獻
[1]劉召芬.積極調整并優化地區農村經濟結構.農業開發與裝備,2015(11).
[2]王娟.我國農業經濟發展與農村產業結構的調整淺議.中國農業信息,2015(17).
作者:尹梅 單位:云南省華寧縣寧州街道農村經濟管理服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