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論文中心 正文

    民族音樂特色風格的挖掘與教學探析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民族音樂特色風格的挖掘與教學探析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民族音樂特色風格的挖掘與教學探析

    摘要:民族音樂是中國音樂文化的基礎,其特色鮮明,豐富多彩,曲調優美,是中國古代音樂文化中的瑰寶。本文從中國民族音樂的地位、特色風格教學現狀進行分析,并給出民族音樂培養對策。

    關鍵詞:民族音樂;特色風格;教學

    一、中國民族音樂的地位

    (一)民族音樂受到重視并使用廣泛

    民族音樂是一種傳統音樂文化,它的音樂形式和音樂風格喜聞樂見,深受廣大中國人民的喜愛。可以說民族音樂象征著中華民族特色文化,值得廣大人民群眾的關注和傳承。中國56個民族擁有不同的音樂風格。例如,蒙古族的音樂風格既豪放又粗獷,藏族的音樂風格相對震撼。這種具有民族風格的音樂與人們的生活密切相關。因此很容易受到人民群眾的喜愛。民族樂器的演奏風格與時俱進,不斷發展,傳統民族樂器以民間音樂合奏的形式為主要表現手法。當代民族樂器融入世界各國樂器元素,樂隊的存在為音樂增添了獨特的魅力。音樂創作者根據民族樂器的獨特風格進行創作,增加了音樂的優美感,賦予音樂靈魂。

    (二)民族樂器受到追捧并傳承流傳

    傳統民族音樂融合了中華民族的傳統文化特色,與經濟、政治和文化的發展相互融合。伴隨歷史的演變和發展,傳統民族音樂的獨特風格變得豐富多彩。在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新時代,人們的文化素養及藝術細胞有很大地提升。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注中國民族特色風格的音樂。許多高校還建立了民族交響樂樂團,豐富了學生的課余生活,讓學生更加了解民族音樂的魅力。如果學生想學習民族樂器,對相關的演奏技巧必須十分了解。民族樂器的研究對培養學生的耐性有很大的幫助,同時也提高了學生的音樂素養。各民族樂器組合演奏的音樂風格會更加生動形象,優美動聽的旋律受到廣大人民群眾的追捧和喜愛。

    二、民族音樂特色風格探析

    (一)旋律

    民族音樂的旋律體現著各民族的地域特色,尤其是由傳統民族樂曲改編的民族音樂。它不僅保留著中國傳統音樂的主旋律,還融合了各民族表演形式和譜寫技巧,保留著獨特的東方音樂魅力。例如,《牧童短笛》采用五音風格而沒有偏音,并使用民間器樂中的表現手法在線條上進行呼應,音樂風格歡快優美。另外,如在《瀏陽河》中外音的部分音調進行調和,將諸如清角的輔助聲音添加到旋律中。另一個例子是《火把節之夜》,源于民族特色生活,具有鮮明的音樂旋律和節奏。蒙古族、苗族、侗族等少數民族傳統音樂都具有獨特的民族旋律風格。

    (二)和聲

    旋律體現著音樂作品的靈魂,而和聲反映了音樂發展的脈絡。根據音樂內容的表現手法和風格,作曲家使用各種和聲來營造音樂氛圍。例如,瞿維的《花鼓》用二、五和三度的敲擊、碰撞來描述喜慶的節日景象,用和聲的方法表達濃重的節日氣氛。又如《百鳥朝鳳》采用平行四度和五度的手法表現古典魅力和民族特色。還有兩度重疊和三度重疊和聲,它們也經常被用來表達民族的獨特風格。音樂風格是寫意和莊重,在強化民族風格的同時,表達莊重的情感和深沉的色彩,同時也表現出其動態的傾向和張力。

    (三)節奏

    節奏來源于生活,反映真實情感,旋律、和聲最終都要融入至時間節奏里,表達出人們最直觀的感受。自20世紀80年代以來,特色民族音樂節奏逐漸普及,并出現了許多代表性作品。例如,《山歌與銅鑼樂》具有歡快的節奏和豐富的形式,使用非韻律節奏來穩定民歌的表現方式,并利用律動性的節奏敲打出類似銅鑼樂的情景。兩種節奏的交叉重疊及和弦的運用反映了廣西民間音樂的廣泛特征和鮮明的民族特色。節奏的使用使得表達簡單和情緒傳達更容易,非韻律節奏融入音樂中以表達安靜和溫柔的情感。

    三、民族音樂教學現狀

    (一)民族音樂文化意識薄弱

    音樂專業學生在學校學習,他們經歷由進入學校之前對音樂知識的毫無概念到可以勝任教學的合格音樂教師。由于受到國外音樂教學的影響,學生的傳統民族音樂文化意識薄弱,而西方音樂占據了我國音樂文化形式的主流地位。中國傳統音樂文化基礎已被取代,以西方音樂分析方法來替代傳統音樂形式。根據高校音樂專業的模式培訓音樂教師等最終會導致失去傳統民族音樂文化。傳統民族音樂教學比例偏低,相對于民族音樂,學生們對國外流行音樂比較感興趣,這種意識不適合音樂專業的學生,更不利于他們未來的發展。

    (二)對民族音樂知之甚少

    我國少數民族眾多,民族音樂源遠流長,影響深遠。然而,在學校教學過程中,傳統民族音樂教學面臨眾多困難。音樂專業的學生普遍對國際流行搖滾音樂感興趣。他們的美學是狹隘和片面的,審美觀念庸俗化。由于經濟、政治及文化的全球化趨勢,少數民族原始生態的音樂土壤也在改變。作為民族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少數民族音樂應該得到更好的保護。未來的音樂教師應該把繼承民族音樂文化作為民族音樂推廣的重要目標,努力學習民族音樂文化。

    (三)學生的實習經驗不足

    在大多數民族音樂教學中,老師課堂教學是主要的形式。學生的自我發揮空間有限,授課形式比較單一,老師僅以自己多年的教學經驗為主要授課方式,促使學生們的思想太過于教條化,缺乏創新精神,難以吸引學生的興趣。隨著時間的推移,學生感到沉悶和無聊,對其失去興趣。讓學生從消極沉悶轉變為積極參與,通過改變民族音樂教學方法,參與民族音樂實踐活動,以此調動學生的積極性,鼓勵學生拓寬民族音樂表達形式,讓學生積極感受我國傳統文化音樂的魅力。

    (四)教學形式單一化

    教學領域是一個互相融合和滲透的體系,然而在教學中,教師往往容易忽略,僅僅搜集大量的視聽材料用于整個民族音樂課程。這種單一音樂課程類型明顯不符合普通教育培養要求。教師應充分了解和掌握民族音樂教學各個領域的內容和要求,以民族音樂實際需求為導向,學習民族優秀音樂文化,全面提高學生的音樂素養。

    (五)教師主導作用發揮有限

    現代多媒體技術的應用已成為音樂教學視聽組合的手段和工具,極大地激發了學生的學習興趣,民族音樂課堂教學能力大大提高。然而,在民族音樂體驗和欣賞過程中,教師依賴多媒體設備教學模式,往往容易忽視自身在民族音樂教學中的影響,并將自己變成了視聽管理員或操作員,以至于學生缺乏對傳統民族音樂的認同感,而對西方流行文化興趣較為濃厚。

    四、民族音樂教學培養對策

    (一)學習基礎民族音樂知識

    無論是音樂專業學習者或是非音樂專業學習者,民族音樂知識的學習十分基礎。而情感體驗的深度和廣度的不同及對民族音樂的認知差異,是由于每個人的個體和欣賞的角度是不同的。一般來說,經過民族音樂學習,學生能夠識別出民族音樂作品中音色、律動、節奏和情緒的變化。但長期以來,人們對民族音樂學習的誤解導致許多人認為民族音樂創作和西方音樂創作是相同的。這種認知首先就是錯誤的,民族音樂特色風格是少數民族人民在生活中實踐總結而來的,有明顯的地域特色。通過基礎民族音樂知識學習,學生應掌握基本的表現方法,理解民族音樂語言的基本要素,民族音樂語言的內部結構以及民族音樂語言的特殊性。

    (二)強化民族音樂實踐

    實踐出真知,只有在實踐的基礎上才能更好地詮釋民族音樂教學的成就和水平。因此,在民族音樂教學中,必須注重實踐教學。一是建立校園展示平臺,高校可舉辦民族音樂演唱比賽,組織民族文化月活動和民族音樂課研討會等。第二,高校應該收集少數民族地區的活動,讓教師把學生帶入少數民族地區,真正感受到少數民族的習俗,從而融入少數民族音樂文化中。第三,將現代信息平臺與民族音樂實踐相結合,利用這些平臺來展示民族音樂的教學效果。民族音樂增強了影響力和學生的成就感,從而鼓勵更多的人融入民族音樂的研究中,獲得高水平的情感體驗。

    (三)傳承民族音樂文化

    為了激發學生的興趣,提高民族音樂欣賞的效率,在組織教學內容時,選擇大量優秀傳統音樂素材。我國的民族音樂包括動聽優美的民歌、民族器樂、民謠、戲曲及民族歌舞等。這些都有利于完善學生的音樂知識結構體系,提高音樂素養,培養學生的民族自信心。在教學過程中,讓學生從豐富多彩的民歌、民間藝術和其他民間音樂的海洋中汲取知識,真正學習民族文化精髓并為之所用。使學生對中國民族音樂有一個全面而深刻的認識,并在教學中充分發揮多媒體教學的各種手段,運用多媒體等現代教學方法創造場景,營造良好民族音樂氛圍。例如,在河北欣賞民歌《小白菜》時,同歌劇《白毛女》進行比較,通過比較這些作品,學生可以理解民間音樂是所有音樂創作的不竭源泉和持久動力,縱觀歷史長河,每個民族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和民族音樂特色,學生應當學會欣賞不同的民族音樂,感受民族音樂文化的熏陶。

    (四)民族音樂教學與各學科的融合

    音樂與相關學科的融合對提高學生的音樂和文化素養起著重要作用。首先民族音樂與歷史和地域的融合,不同的歷史時期產生不同的音樂,不同時期的不同風格的民族音樂與時代的歷史背景有很大的聯系。在教學中,注重整個音樂教學中的歷史知識,將歷史知識和音樂知識進行融合。例如,不同地方民歌的特點不同,例如內蒙古大草原,寬廣遼闊、一望無際,給人一種熱情奔放的感覺,體驗一種無拘無束的美感;西南地區風景秀麗、山川氣勢磅礴,民歌多以鳥類、昆蟲、山水及自然之聲。這是民族創作特色,也是大自然的饋贈。其次,民族音樂與文化的融合,幫助學生真正理解音樂作品背后的文化。最后,民族音樂與藝術的結合,在音樂教學課上,加入一些藝術作品,對加深音樂作品的理解非常有幫助,例如向學生們展示美麗的草原風光或是民族地區秀麗山水的攝影作品。

    五、結語

    將民族音樂文化融入高校音樂教學中勢不可擋。報告中提到要大力推進文化事業和文化產業的發展,民族音樂是我國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載體,影響力持久而深遠。國家和民族的振興在于教育,教育的振興在于教學,只有通過不斷的教學改革發展,教師才能培養出高素質創新音樂人才。

    [參考文獻]

    [1]王斌,顧興彥.傳統民族音樂對現代流行音樂的影響分析[J].產業與科技論壇,2016,01.

    作者:曹暉 單位:淮陰師范學院音樂學院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成人精品无码一区二区| 国产成人精品一区二区三区| 无码国产成人av在线播放 | 成人综合在线视频| 成人做受视频试看60秒| 国产成人精品久久综合| 精品无码成人网站久久久久久| 成人片黄网站A毛片免费| 国产成人精品日本亚洲专区6| 亚洲av无码成人精品区狼人影院| 欧美成人全部视频| 国产成人精品免费午夜app| 爱情岛永久地址www成人| 成人Av无码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国产成人99精品激情在线| 成人国产经典视频在线观看| 国产成人亚洲午夜电影| 欧美成人aaa大片| 久久精品国产亚洲av成人| 国产成人综合久久亚洲精品| 久久99国产精品成人| 国产成人精品免高潮在线观看| 日韩成人精品日本亚洲|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99精品| 国产成人精品A视频一区| 成人午夜高潮A∨猛片| 成人综合视频网| 欧美国产成人精品二区芒果视频| 亚洲成人午夜电影| 亚洲精品成人网站在线播放| 国产成人精品男人免费| 国产精品成人无码视频| 成人免费无毒在线观看网站| 欧美成人鲁丝片在线观看| 中文字幕成人网| 精品无码成人片一区二区| 青青草成人影院| 日本娇小xxxⅹhd成人用品| 欧美成人秋霞久久AA片| 欧美成人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韩国成人毛片aaa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