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傳統文化與美術教育的結合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近年來,伴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人們對于教育的要求也越來越高。美術教育具有陶冶學生情操、培養學生審美素養的重要作用。素質教育的推進,使人們越來越注重美術教育。在開展美術教育活動時注重融合傳統文化,不僅可以極大地豐富美術教育內容,而且可以更好地促進學生文化素養的提升,這對于學生綜合發展有很大幫助。該文對此進行分析。
關鍵詞:中國傳統文化中學美術教育結合
2017年,筆者加入學校市級課題“在初中美術教學中滲透傳統文化的實踐研究”的研究。筆者在參與研究的過程中,雖然不是美術學科教師,但觸類旁通,獲益匪淺。美術是一門比較傳統的欣賞藝術,美術教育可以極大地提升學生的審美能力、審美素養,并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滿足了學生綜合發展的需求。同時,在美術教育中滲透中國傳統文化,一方面豐富了美術課堂教學內容,深化了美術教育內涵,另一方面也促進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傳承。
隨著教學改革的深入,中學美術教育越來越受重視,同時,互聯網現代技術的深入發展,使越來越多的現代化教學思想被應用在美術教育中,這在很大程度上會對教師的教學行為產生影響。中國傳統文化經歷了幾千年的傳承,是中華民族寶貴的精神財富,也是十分重要的教育資源,將其融入中學美術教育,可以極大地開闊教師的教學視野,使教師可以結合民族文化特色開展課堂教學活動,滿足了新時期的美術教學改革需求。同時,現代社會充斥著各種文化,一些文化中蘊含著一定的負面信息,這對于正在快速發展的中學生而言有較大的危害。通過中國傳統文化的滲透,教師可以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念,保證其身心健康,這對于學生的終身發展有極大的幫助。
二、中國傳統文化與中學美術教育的結合
1.引導學生正確看待中國傳統文化
豐富多彩的傳統文化是促進中國發展的重要樞紐,是人們代代相傳的精神財富,也是中華民族的根基所在。現代經濟的發展使社會上涌現出各種文化,如網絡文化、西方文化,對中國傳統文化造成了一定的沖擊。在實際教學中,為了更好地促進中國傳統文化與中學美術教育的結合,教師應該引導學生正確看待中國優秀傳統文化。如,教師在引導學生欣賞傳統藝術品、圖片資料時,可以通過現代化手段將這些資料展現出來,讓學生立足于現代,分析這些作品的藝術形式、內涵、思想情感。同時,教師可以指引學生對比分析中國傳統文化藝術和外來文化藝術的差異,使學生可以更加客觀地看待、認識中國傳統文化,并逐步加深學生對于中國傳統文化的感悟,從而全面提升學生對中國傳統文化的熱愛之情,提升學生的民族自豪感。
2.注重文化知識的滲透
在中學美術教育中,如果教師單一地采用說教式教學手段,引導學生欣賞、繪畫,則很難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容易降低實際教學效果。因此,在教學中,美術教師應該注重培養學生的文化內涵,要提高學生的精神素養,使學生可以更好地接受美術教育。如,在工藝美術教學中,由于工藝美術本身具有一定的空間局限性,而古人在特定的地理環境下,形成的生活方式、風俗習慣也存在一定的差異,學生在欣賞這些優秀文化藝術作品時,往往難以達到情感溝通的目的。對此,教師可以從學生的實際情況出發,充分考慮學生的生活環境、生活經驗,將與傳統工藝作品相關的傳統文化介紹給學生,讓學生可以更加全面、深入地認知工藝美術作品,促進學生文化內涵的提升。
3.優化美術教育模式
首先,教師應該進一步加強學生與當地傳統文化的接觸,幫助學生更好地了解當地傳統文化,提升學生的精神素養和藝術修養。教師應該充分重視當地傳統文化資源的應用,使學生可以在學習美術知識時感受到傳統藝術的魅力。如,教師可以結合實際條件,組織學生去當地博物館參觀,或者去當地觀光、寫生,使學生可以獲得更多的實踐機會,提升學生的審美體驗,加強學生對當地傳統文化的認知。其次,教師應該鼓勵學生自主學習中國傳統文化。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從學生的興趣愛好出發,設計新穎的課題,讓學生自主收集、整理中國傳統文化內容,并引導學生彼此進行良好的溝通。以民間美術為例,其是由廣大勞動人民創造、傳承而來的,是一種與人們日常生活、習俗、審美統一的藝術表現形式,具有很強的感染力。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結合民間美術的特色,在中學美術教育中引入民間美術的內容,如剪紙、年畫、臉譜等,并為學生介紹一些具有良好象征寓意的造型、圖式,使學生的思想可以在民間傳統文化藝術中得到提升。
總結
在中學美術教學中,教師應該深入挖掘教材中的人文內涵,并將其與中國傳統文化有機結合,利用中國特有的傳統文化感染學生,使學生可以在藝術欣賞中得到提升,促進學生美術綜合素養的提高。
參考文獻:
[1]徐耘春.中國傳統文化元素在學校美術教育中的創新運用.現代基礎教育研究,2014(1).
[2]陳略婧.淺談中國傳統文化在美術教學中的運用.科研,2015(10).
作者:唐荒春 單位:合肥市第四十八中學濱湖校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