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高職旅游管理專業學生就業因素分析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一、職業忠誠度偏低
每年我國都面臨嚴峻的就業形勢,大學生就業狀況不容樂觀。由于近年來旅游業蓬勃發展,旅游行業專業人才匱乏,畢業生對旅游業的發展前景相對比較樂觀。不論是先就業再擇業,還是先擇業再就業,大部分畢業生都做好了一定的就業心理準備。雖然大多數旅游管理專業高職生已經接受“先就業、后擇業”的觀念,但這種就業大多是短期的,很多畢業生不講誠信,一山望著一山高,就業投機心理較嚴重。在就業單位的選擇上“試水情結”嚴重,并多抱有觀望態度,調查中也可以看到大部分學生對于基層就業崗位的態度多是選擇一年以內,以后伺機向其他方向發展?!稗D行”不僅在一定程度上制約了旅游管理專業畢業生職業生涯的發展,增加了旅游企業的人力資源成本,也浪費了此前國家投入的旅游教育資源。
二、精英主義就業觀
一名大學生的培養凝聚著巨大成本,不僅需要家庭大量的物質投入,也需要學生自身投入足夠的時間和精力。對于一個家庭或是畢業生來說,求職期望偏高,一味地追求物質待遇,又不能降低要求以較低的姿態進入社會,挑就業地區、挑就業單位、挑工作崗位,期待良好的工作環境和暢通的晉升渠道。而旅游行業的通則需要從基層崗位如餐廳服務員、導游員做起,接受鍛煉,累積經驗,很多學生對此缺乏平和的心態和正確的認識,不能準確定位,只注重工資待遇,不考慮自身的長遠發展,要么“有業不就”,要么頻繁跳槽,導致一部分畢業生找不到工作,就業率下降。
三、攀比心理嚴重
面對嚴峻的就業形勢,旅游管理專業大學生就業意識不斷增強。在校期間很多學生就已經在為就業做準備,比如考證、社會鍛煉、兼職等,以提高自身的綜合素質,為未來就業打下基礎,很多同學求職深造兩手準備,畢業生對就業單位的選擇也更加多元化,打破了以往就業的局限。伴隨近幾年國家政策的支持,大學生自主創業意識也開始增強,這種從就業到創業的轉變,也是當代旅游專業畢業生就業新趨勢的體現。攀比心理嚴重是造成一些畢業生就業時高不成、低不就的主要原因之一。調查比例中有1/3的學生“受其他學生就業狀況的影響”,在競爭激烈的就業市場中不能找準自己的位置,一味地和周圍同學攀比工資待遇而不長遠考慮,不能客觀總結自身優劣勢,使很多學生錯失了大量適合自己的就業機會。由于畢業生剛步入社會,缺乏對現有崗位的認同,缺乏可能遭遇挫折的思想準備,成為許多學生產生心理問題的重要原因,制約了其事業的發展。
四、功利主義趨向
我國各省市的旅游市場化程度發展不一,旅游產業發展區域差異大,導致畢業生就業市場區域分布明顯。畢業生青睞于北上廣沿海開放城市等旅游業發達城市,但是盲目扎堆的現象已有所緩解,一些中小型城市呈現遞增的發展勢頭。而一些內陸中西部城市,由于缺乏多方面的吸引力,如薪金、發展前景、晉升機會等,對畢業生的吸引力依然不強。由于近幾年國家對服務西部的大學生給予優惠政策,在一定程度上能弱化地區間的差異,但總體來看,就業區域不平衡的形勢依然嚴峻。從就業單位流向來看,有將近一半的學生期望去旅游行政部門工作,旅游行政管理部門工作舒適、穩定性強、薪資福利高,是很多人向往的理想工作,但與高職高專學生的培養定位不符。我國高職教育人才培養的目標是技術、技能職業型高級專門人才,相較于本科生,用人單位看重的正是優于本科生的實踐能力。而本來能夠吸納大量勞動力的旅行社、旅游飯店等非國有制企業,由于行業特性、季節因素、薪酬制度等因素影響,并未得到高職生的垂青。由此可見,高職院校學生的職業價值取向存在一定偏差,開拓創新意識有待進一步提高。
作者:李艷 單位:九江職業大學文化旅游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