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談旅游經濟脆弱性及產業聯系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旅游經濟作為一種特殊的經濟結構,與地區產業之間存在著密切的聯系,但是在實際上,旅游經濟的發展會受到諸多因素的影響,因此旅游經濟長期存在脆弱性的問題。本次研究對旅游經濟脆弱性的特點進行深入分析,并總結了其中的產業聯系問題,結合實際案例進行討論,最后提出了幾點建議,希望為促進旅游經濟平穩發展提供建議。
關鍵詞:旅游經濟;脆弱性;產業聯系;文化旅游產品;農旅融合
旅游經濟在推動地區經濟可持續發展中發揮著重要作用,在我國經濟結構改革的大環境下,旅游經濟的脆弱性凸顯,成為影響地區經濟的不穩定因素。因此,為了能夠更好地推動旅游經濟發展,需要正確認識到這種經濟結構的脆弱性以及與產業之間的聯系,最終尋找到一條科學的發展道路,這也是本文研究的主要目的。
1旅游經濟脆弱性的特點分析
旅游經濟的脆弱性能夠反映出地區旅游經濟的可持續發展能力,脆弱性越高,越不利于經濟發展。我國具有豐富的旅游資源,但是旅游經濟發展水平不理想,脆弱性較強。近些年在國家相關政策的影響下,旅游體系不斷完善,但是在整個行業繁榮的背后,脆弱性問題并沒有得到消除,從大的形勢來看,脆弱性問題已經逐步得到解決,但是各地區旅游經濟系統的脆弱性依然處于輕度、中度水平,尤其是西部地區的旅游經濟脆弱性更加嚴重,制約了當地經濟的進一步發展。從概念上來看,旅游經濟脆弱性主要體現出三方面的含義,分別為:(1)旅游系統內部存在不穩定性。(2)旅游經濟系統對外部的影響十分敏感。(3)在外部作用下,旅游經濟系統容易遭受損失或者損害。因此根據上述三方面的含義,本文認為旅游經濟的脆弱性在實際上是各種旅游指標綜合性的一種表現,主要表現為應對性以及敏感性的兩方面[1]。首先,敏感性是指旅游經濟系統在內部改變、外部影響等因素的作用下所表現出來的抵抗能力,敏感性越弱,則證明旅游經濟系統對于影響的抵抗能力越強,內部結構更加穩定。其次,應對性是指旅游經濟在產生危機之后,恢復到穩定水平的能力,應對性越強,則證明旅游經濟的自我適應能力越理想,脆弱性越低。
2旅游經濟的脆弱性與產業的聯系
2.1產業與旅游經濟之間的關系
產業與旅游經濟發展之間存在相關性,包括兩個方面:(1)產業結構能夠為旅游經濟發展提供必要支持。地區的產業結構能夠提供旅游經濟發展的各種必要條件,包括充足的勞動力以及資本、完善的基礎設施建設、旅游環境需要的土地以及良好的生態環境等。(2)產業的發展與旅游經濟之間不可分割:第一,地區產業結構中的航空、賓館等有70%的需求都是旅游業帶動的;第二,飯店、汽車服務、游憩服務等有50%左右是旅游業帶動的;第三,零售、廣告等產業有10%左右依賴旅游業。
2.2旅游經濟演進下的產業
集群的演進是旅游經濟發展的重要組成部分,而在這個大背景下,產業在推動旅游經濟演進中發揮著重要的作用。(1)旅游經濟的發展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長時間相互作用的結果,在這個過程中,旅游企業之間的相互聚集、配合,最終迎合市場,并形成了初具規模的旅游產業結構,之后隨著時間的推移,這種產業結構會更加完善,旅游經濟與產業之間會出現自增強機制,促使產業在旅游經濟模式下進一步轉變,例如與旅游業配套的賓館、飯店等產業占地方GDP的比重開始上升,產業集群效應開始出現。正如著名學者波特在《競爭論》中所強調的:在產業經濟發展中,當企業的數量達到一定水平時,將會觸發自我強化機制。從旅游經濟角度來看,隨著經濟規模擴大以及產業聚集效應的影響,會使越來越多的企業家看到市場潛力,并開始出現更大的產業聚集情況。而這種情況也會引發一個問題,即基于旅游經濟的產業結構畸形,大部分產業以旅游業為主,這種情況無疑會進一步加劇旅游經濟的脆弱性。(2)從產業鏈的角度來看,隨著不同行業旅游企業在市場內的聚集與競爭,各種以滿足旅游者需求的旅游產業也逐漸趨于完善,這種情況將會進一步刺激市場規模的擴大與發展,并在市場拓展過程中帶來新的需求,促使產業做橫向的深化的分工,最終衍生出新的旅游產業。在上述產業發展過程不斷深入的情況下,旅游核心企業數量達到一定規模,促使為旅游業提供各類生產服務的企業開始進入“集聚體”模式,并在縱向產業鏈結構上進行延伸,并且這個縱向延伸的過程也還會在政府政策的支持下實現新的匯聚。由此可見,在旅游經濟的刺激下,產業鏈的發展速度較快,但是產業鏈對于風險的抵抗與識別能力不理想,產業發展依然以旅游經濟為核心。
3實證分析
3.1案例描述
為了能夠更好地評價旅游經濟脆弱性問題,本文以某地區為研究對象,該地區在2012年以前,飽受經濟脆弱性的影響,旅游產業與其他產業之間的關聯不強,地區的經濟可持續發展水平不高,因此為了能夠改變該問題,當地政府部門推出了改善旅游環境、突出文旅旅游、積極開展“農旅融合”等政策。
3.2效果評價
期間為了對地區經濟脆弱性問題有更好的描述,本文使用熵值法進行計算,作為一種客觀賦權方法,熵值法能夠為多準則評價提供可靠依據,按照各類指標的變異程度,根據信息熵來計算出指標權重情況。在數據處理過程中,熵值法所使用的各種原始數據均來源于客觀環境,即根據地區旅游經濟發展的實際信息來確定比重,所以能夠有效避免因為主觀性所造成的各類數據準確性問題。因此基于上文的相關思路,本文分別統計了實施措施前后的旅游經濟數據問題,通過計算得出當地旅游經濟脆弱性的時序變化情況,詳細資料如圖1所示。從圖1所反饋的相關信息可以發現,當地在2011年-2019年的整體上呈現出一致性的特征,但數據變化趨勢整體下降,相關敏感性從2011年的0.548下降至0.362,年平均下降速度保持在4.5%以上;而經濟脆弱性則從0.518下降至0.328,年平均下降率大于等于5.5%。因此從這一組數據上可以發現,近些年該地區的經濟脆弱性有明顯下降,對于各類風險的抵抗能力有明顯下降。根據相關數據可以發現,在2011年-2012年的時間中,脆弱性的整體變化不明顯,從我國政策變化來看,關于產業結構的調整一直是政府部門關注的重點內容,而這種調整會進一步影響產業體系結構的完整性。同時從時間來看,2011年-2012年金融危機的影響尚未消除,影響經濟增長,經濟支撐能力被削弱,間接影響了居民對旅游的積極性,導致該地區所接收的游客數量大幅度減少,應對能力較低,脆弱性無顯著變化。但是在2012年之后,隨著當地相關產業融合政策的實施與推廣,當地旅游經濟迎來了新的發展機遇,尤其是國內旅游市場的激活,極大地增加了當地旅游產業收入,相關外部壓力的敏感性下降,脆弱性也有顯著改善。所以從該地區的實際情況來看,旅游經濟系統在內外部因素的影響下出現波動,尤其是在外部沖擊的情況下,應對性水平明顯下降,再隨著時間推移逐漸恢復,這一結果也側面反映出該地區應對各種風險的能力存在滯后性問題,難以在第一時間消除不利因素的影響,對風險的抵抗依賴于政策的支持。但是從后期數據來看,該地區的應對性下降幅度明顯縮小,則證明地區的旅游經濟結構本身得到優化(其原因可能是產業結構調整取得成效),而使得應對能力有進一步改善。因此根據案例地區的實踐經驗可以發現,旅游產業脆弱性與產業之間存在密不可分的聯系,探索產業融合的新方法,對于改善旅游經濟脆弱性具有重要意義。
4改善旅游經濟脆弱性的政策建議分析
在改善旅游經濟脆弱性過程中,需要結合地區旅游資源的實際情況進行調整,常見方法包括以下幾點。(1)調整游客市場結構。調整游客市場結構是降低脆弱性的有效措施,若旅游經濟過度依賴某一地區游客,則旅游經濟系統更容易受到破壞。因此為了能夠有效解決該問題,本文認為應該進一步擴大旅游地區的宣傳,利用微信、微博、抖音等App為宣傳平臺,聘請具有一定流量的網絡大V進行宣傳,依靠大V的受眾群體進一步提高旅游地的社會知名度,順利在網上營造口碑,吸引其他地區游客。(2)深度整合旅游資源。旅游產品的吸引力是影響脆弱性的重要因素,為了能夠有效解決該問題,則需要相關地區進一步整合地區內的相關旅游資源,在深度挖掘本地區旅游資源的基礎上,通過設計旅游路線、創新旅游產品等方法,充分利用本地區的區位優勢,強化對游客的吸引力。此外,案例地區的經驗也證明,通過開發文化旅游產品,能夠在現有旅游產業結構的基礎上進一步延伸產業覆蓋面,對于改善旅游經濟脆弱性具有重要意義。同時,通過積極引導交通、公共設施等企業入駐,不僅能滿足本地旅游產業的發展,而且還能夠實現對產業結構的拓展與完善,強化旅游經濟對各類風險的抵抗能力,有效減少脆弱性問題[2]。以廣西為例,廣西在旅游資源整合中已經基本構建了集醫療保健、休閑度假、文化旅游為一體的多樣化旅游資源產品,在旅游資源整合過程中,廣西還需要充分挖掘本地區的旅游資源,通過塑造旅游品牌的方法打造一條龍旅游產品模式,如巴馬長壽養生旅游、中越邊境線旅游、劉三姐民族風情旅游、桂林山水旅游等,將原本分散的旅游項目整合為一個整體,使游客能夠充分體驗廣西的風土人情,提高對旅游的滿意度。同時其他地區也應該充分結合本地區的旅游資源優勢進行改進,并依托配套資源進一步完善產業發展模式[3]。例如案例地區在改善旅游經濟脆弱性的過程中,將交通條件、公共設施條件、生態條件作為重要標準,優化產業融合發展路徑,有效地改善了地區旅游經濟脆弱性問題[4]。(3)強化旅游業與其他產業之間的關聯度。強化旅游與產業關聯度對于改善旅游經濟脆弱性具有重要意義,從現有經濟學角度來看,在旅游與其他產業結合過程中應該把握六大要素(食、住、行、游、購、娛)相互聯系、相互滲透而形成的融合。旅游產業結構優化不僅指旅游產業六要素各自的優化發展,更主要的是這六大要素之間的重組融合。例如可考慮將文化產業、房地產產業、農業等融入到旅游產業中,打造新的產業形態。正如案例企業的經驗,在產業關聯度調整中將農業經濟、旅游經濟結合在一起,構建“農旅融合”模式,得到了廣大游客的認可,旅游經濟結構升級效果良好[5]。因此,在強化旅游與其他行業的關聯時,要求相關地區能夠充分認識到本地區現有的地域特色,并由此開發出一系列的旅游與其他產業之間的聯動機制。以臨海市為例,臨海市具有豐富的休閑旅游資源,所以在產業結構整合過程中,當地確定了“旅游產業+體育產業”協同發展的模式,積極開展蒼山全國自行車爬坡賽等體育賽事,此類活動吸引了全國各地廣大自行車愛好者前來,不僅帶動了當地旅游業的發展,也創造了不菲的體育產業GDP,值得其他地區借鑒學習。
5結語
總之,旅游地的脆弱性與產業發展之間存在著密切聯系,所以為了能夠更好地適應未來發展要求,相關人員需要在把握旅游經濟脆弱性的基礎上,合理引導產業發展,充分發揮政府部門的作用,強化對旅游經濟的發展與管理,這樣才能進一步改善旅游經濟脆弱性問題,最終為進一步促進經濟發展奠定基礎。
參考文獻
[1]曹培培.基于集對分析的上海旅游經濟系統脆弱性評價研究[J].湖南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20,20(01):29-34.
[2]朱卓榮,唐波.旅游依賴型城市經濟脆弱性研究——以澳門特別行政區為例[J].特區經濟,2018(10):29-31.
[3]王兆峰,楊衛書.旅游產業的脆弱性及其評級指標體系研究[J].江西社會科學,2009(11):581-585.
[4]梁增賢,解利劍.傳統旅游城市經濟系統脆弱性研究——桂林市為例[J]旅游學刊,2011(05):40-46
[5]李軍,保繼剛.綠玉經濟系統脆弱性特點與產業聯系:基于張家界旅游經濟的實證研究[J]旅游學刊,2011,26(06):36-41.
作者:張琴 單位:中共長沙市望城區委黨校(湖南雷鋒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