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鄉村建設與鄉村旅游耦合互動發展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三農”問題是目前我國經濟發展中亟待解決的問題之一,而要解決“三農”問題必然離不開美麗鄉村建設和鄉村旅游的發展,這是解決“三農”問題的必經之路。因此,本文主要闡述了美麗鄉村建設與鄉村旅游發展的共同點、美麗鄉村建設與鄉村旅游耦合互動發展機制以及在此基礎上建設和發展鄉村的主要措施,希望給相關部門提供一定的借鑒。
關鍵詞:鄉村旅游;美麗鄉村;耦合互動;建設;“三農”問題;發展
新農村建設理念提出之后,現階段又開始著手進行美麗鄉村建設,這是在發展農村問題上的升級版;鄉村旅游概念的提出,則再次將建設農村的要求提高了。中國各級政府應該將美麗鄉村建設與鄉村旅游作為發展鄉村、解決“三農”問題的重要手段,對兩者之間的內在聯系與規律進行深入探討,使兩者之間能夠實現有效互動,促進政府對于農村的投入資金能夠被高效使用,進而實現鄉村建設持續進步與發展。
1美麗鄉村建設與鄉村旅游發展的共同點
1.1美麗鄉村建設與鄉村旅游發展的主體都是農民
我國“三農”問題非常嚴重,究其原因在于,國家為了發展工業,實現現代化發展,采取用農業支持工業發展、用農村支援城市發展的方法,在國家發展戰略中將農民與農村排除在外。由于農民在農村建設中的缺位,導致農村發展存在許多問題,面臨較大的危機。而近年來所提出的美麗鄉村建設和鄉村旅游成為解決“三農”問題的關鍵性舉措[1],這些發展策略的實施必須將農民的主體性地位加以突出和鞏固。美麗鄉村建設和鄉村旅游的共同目標都是使鄉村環境得到美化,改善鄉村景觀,農民收入和生活水平得到提高,農村經濟和自然環境可以協調發展,使得農村不僅生態良好,而且經濟進步,具有可持續發展性。農民應積極參與農村的建設與發展,將主人翁的態度和責任感發揮出來,政府也應該采取相關利益激勵舉措,增加農民參與農村建設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1.2美麗鄉村建設與鄉村旅游發展的共同理念都是對生態文明的保護
美麗鄉村建設和鄉村旅游的理念都是生態文明建設,使得經濟、社會和生態三方面的效益達成和諧統一,兩者都致力于保持并發展農村生態文明。美麗鄉村建設是保持生態文明的有效且重要的途徑,而生態文明的水平和程度也對農村建設的成功與否具有重要的衡量意義,也是屬于建設美麗中國的一部分,是實現美麗中國的重要措施和手段。美麗鄉村建設以生態文明為前提和基礎,對鄉村風貌加以保持和尊重,按照鄉村所具有的自然特色和人文資源,堅持可持續發展理念,建設生態、社會和經濟共同發展的新農村。美麗鄉村其實就是達成生態、生活、人文和鄉村特色共同進步的和諧美。美麗鄉村建設不僅要發展經濟,而且要維持其自身的原生態美,在發展社會和經濟財富的同時,也要保持其自然財富。因此,美麗鄉村建設過程中,不能破壞環境,以環境的損毀為代價發展經濟是得不償失的,應注重保護鄉村的生態文明。鄉村旅游是將環境保護與社區建設緊密相結合的旅游發展模式。鄉村旅游需要生態文明,強調環境美麗。因此,想要使得鄉村旅游得到良好的發展與運行,就要堅持鄉村環境和自然生態環境和諧發展,經濟建設和生態文明的和諧統一,人和大自然的和諧共處。
1.3美麗鄉村建設與鄉村旅游發展的關鍵點都是對鄉村文明進行保護與傳承
中華文化的基礎就是鄉村的傳統文化,傳統文化也是鄉村能夠持續發展的命脈。鄉村如果缺少了傳統文化,就會成為空洞和沒有靈魂的所在。鄉村絕對不可以成為荒蕪和留守的地方,不能只是我們記憶中的故園。因此,美麗鄉村建設和鄉村旅游發展對于傳承與發展鄉村傳統文化是非常重要的。美麗鄉村建設對生態環境要加強保護,對鄉土味道要保留和延續,對鄉村風貌和鄉村文化要保留和傳承,要將鄉村建設成為具有歷史記憶、民族特點與地域特色的美麗所在,而不要只是千篇一律地規劃鄉村建設,導致鄉村成為整齊劃一、缺乏韻味的地方。鄉村旅游更應注重傳承歷史文化的文脈。在開發鄉村旅游的過程中,是非常重視保護鄉村原有風貌的,對于原有的樹木、街道、建筑和古巷等都盡量保留,這不僅有利于展現傳統文化的積累和沉淀,對于延續與發展鄉村傳統文化來說也具有較大的作用,而且對于鄉村環境的持續發展意義重大,使得鄉村旅游產品的競爭性與吸引力得到增強。
1.4美麗鄉村建設與鄉村旅游發展的最根本要素都是使農村經濟得到可持續發展
美麗鄉村建設和鄉村旅游的根本立足點和共同目標就是發展農村經濟[2]。農村經濟持續健康穩定的發展是兩項政策想要達成的共同訴求。美麗鄉村建設不僅要實現經濟發展,還要保持生態平衡,這不是一項“面子”工程,而是有利于民生的重大工程。美麗鄉村建設可以加快調整農村經濟結構的步伐,推動農村經濟快速轉型并實現升級,使農村產業得到快速發展,農民生活水平得到提升,農民的幸福指數得到較大增長,從而促使農村經濟得到健康的、可持續性的發展與進步。同樣的,鄉村旅游也是農村經濟得到快速和持續發展的必然和重要方式。
2美麗鄉村建設與鄉村旅游耦合互動發展機制
2.1美麗鄉村建設促進了鄉村旅游的發展
第一,美麗鄉村建設將生態環境打造得良好而美麗,為鄉村旅游提供了場所。美麗鄉村建設要求對鄉村生態環境進行保護與美化。從這個角度出發,美麗鄉村建設集中了所有的鄉村資源,并加以規劃和運用,合理地進行布局與調配,使自然環境與生態狀況得到明顯發展,提升了鄉村環境狀況,不僅干凈衛生,而且整齊美觀。這些改善都是支撐鄉村旅游發展的必要條件和基礎。第二,美麗鄉村建設促進鄉村經濟實現跳躍式發展和進步,提供了鄉村旅游發展的物質基礎。美麗鄉村建設會統一規劃與建設村莊民居、交通與基礎設施等,使鄉村美麗而舒適,為在城市居住的壓力大、情緒糟糕而無處宣泄的人們提供一個場所,可以進行放松和娛樂,自然而然地將農村吃、行、娛、住、購等各行各業帶動與發展起來,促進第一產業和第二產業也隨之得到發展,促進產業可以轉型并升級發展。農村經濟水平得到提高,就可以投入更多的資金到鄉村旅游項目中來,擺脫只依靠國家投資、農民游離于項目外、鄉村旅游發展動力不足、脆弱的經濟基礎等不利于發展的條件。第三,美麗鄉村建設為鄉村旅游營造了良好的文化資源。在美麗鄉村建設過程中,各地區因地制宜,以鄉村實際情況為基礎,按照鄉村自然條件、經濟水平、資源特色和民俗文化的差別,以當地村落建筑、民居風貌為基礎,創建同時適合居住、工作和旅游的美麗鄉村。這一方面可以使逐漸消失的村落被保留下來,傳統文化得到傳承;另一方面為鄉村旅游的發展提供文化資源,使鄉村旅游所具有的鄉土性與原生性特點得到凸顯。
2.2鄉村旅游促進了美麗鄉村建設的可持續性發展
第一,鄉村旅游是美麗鄉村建設的窗口和風向標[3]。鄉村旅游的發展需要對鄉村環境與基礎設施加以改善,比如處理垃圾和污水,修繕道路,綠化村莊等,這些舉措從客觀上改善了農村人居環境,同時也改變了農村風貌。另外,通過一系列的政策和措施,農民也開始注重保護環境,從而優化與改善了農村生態環境。這既符合“綠水青山”的要求,又契合了“生態美”的目標。第二,鄉村旅游保護了美麗鄉村的生態文化。鄉村旅游是展示鄉村建筑、鄉村服飾、鄉村群落、鄉村語言、農民精神風貌以及風情民俗等傳統文化的重要方式,這些傳統文化也是吸引游客的法寶。鄉土文化成為最大的旅游特色。發展鄉村旅游有利于保持與延續鄉村傳統文化,同時,旅游業帶來了城市文明,兩者相互碰撞交流,使得當地農民的生活方式與思想觀念也得到轉變與更新,使農民的整體素質得到提高,促進了鄉風的文明化發展。第三,鄉村旅游為美麗鄉村建設提供財政支撐。鄉村旅游帶動了相關產業不斷發展,比如農業、住宿行業、手工業、餐飲業、交通行業、娛樂業等,優化農村產業結構,使農村經濟向著多元化方向不斷發展,促進農村經濟的轉型升級,為農民提供更多的就業機會,使得鄉村更加富裕,農民更加幸福。
3在美麗鄉村建設與鄉村旅游耦合互動發展的基礎上,建設和發展鄉村的主要措施
3.1將政府主導作用充分發揮出來,科學規劃鄉村旅游發展
我國政府在鄉村旅游發展中,應發揮自身的主導作用。首先,政府在制定鄉村發展規劃過程中,應協調與組織農、林、牧等部門,進行統一的規劃,防止各職能部門重復規劃、各自為政的現象出現,從而避免后期互相推諉責任。政府部門還應該處理好美麗鄉村建設與鄉村旅游的規劃銜接問題。[4]鄉村旅游規劃應以美麗鄉村建設規劃為基礎,同時對其起到統領作用。美麗鄉村規劃則要充分考慮到鄉村旅游的功能,避免環境被破壞,防止重復建設問題的發生,從而使發展成本得以降低,資金得以節約。其次,政府部門應制定發展鄉村旅游的專門政策和措施,并將其加以落實和強化執行,從而在制度上為鄉村旅游發展提供保障。最后,政府應制定相應的優惠措施與激勵政策,使得鄉村建設可以廣泛吸納各種社會投資。
3.2對當地關鍵性企業加以扶植,使品牌效應得到提高
各鄉村應該強化品牌建設,使鄉村品牌知名度得到提高。一方面,在鄉村建設中,提倡一個鄉村應至少建設一個品牌,各個鄉村實行差異化發展的策略,打造出適合自己鄉村的特色品牌。各個鄉村應將本地區的區位優勢、傳統優勢與資源優勢充分發揮出來,將自身優勢變成自身特色,并進一步將自身特色升級為自身的品牌。另一方面,在發展鄉村旅游時應抓大放小,對于旅游企業中較為弱小和分散的,應采取重組和兼并等措施,對鄉村旅游資源進行整理合并,將力量集中,打造出重點的龍頭企業,企業應采取規模化和集約化的發展模式,促進企業的快速發展,使企業的品牌知名度得以提升和擴大。
3.3對當地文化內涵加以挖掘,使得鄉村優秀傳統文化得以保護
鄉村在開發旅游項目時,應以當地鄉土文化為基礎,使鄉村文化內涵得以豐富。一方面,挖掘、搜集并整理鄉村的傳統文化,鄉村文化載體很多,比如鄉村建筑、民風民俗、民間工藝、生活習慣等,應善于發現并妥善保存。及時整理與搶救瀕臨消失的珍貴民俗文化,采取申請“非遺”等方式進行保護與傳承,比如民間藝術、傳統手工等。另一方面,以傳統文化為基礎,開發體驗性旅游產品[5],使游客可以對當地的民風民俗得以真實地感受。通過鄉村旅游業的發展,使村民與游客都可以自覺沿襲、傳承與創造鄉村的傳統文化。
3.4營銷渠道應加強拓寬,堅持多元化的營銷措施
由于鄉村旅游發展過程中,農民缺乏營銷觀念,僅依靠單一的營銷手段,導致游客了解鄉村的方式只是通過朋友介紹或傳統媒體宣傳。這種營銷模式非常傳統落后,與旅游市場發展嚴重脫節,無法適應現代旅游業,成為鄉村旅游發展的瓶頸,制約著鄉村旅游的健康發展,影響了鄉村旅游業可持續性發展。因此,營銷渠道應盡快得到拓寬,采取的營銷策略應多元化,使得客源市場得到拓寬和增大?;诖耍瑧褂谩盎ヂ摼W+”模式,比如微信、微博等,將旅游信息及時,從而擴大鄉村旅游的知名度。綜上所述,美麗鄉村建設與鄉村旅游是國家采取的發展“三農”、解決“三農”問題的重大舉措。在鄉村振興的戰略背景下,對美麗鄉村建設與鄉村旅游耦合互動發展的機制進行深入探討,有效梳理其發展規律,實現兩者互動發展,可以對農村產業結構、生活環境與農村生態環境進一步改善與優化,繼承并發揚鄉村的傳統文化,實現鄉村的可持續性發展,同時,推動鄉村的振興目標得以盡早實現。
參考文獻
[1]谷金明.基于美麗鄉村建設的旅游文化發展研究[J].農業經濟,2021(01):60-61.
[2]陳鵬陽,劉媛,劉琳潔.美麗鄉村建設與鄉村旅游協同創新發展探究[J].當代旅游,2020,18(36):42-43.
[3]趙翠玲.美麗鄉村建設中的鄉村休閑產業與鄉村旅游發展思考[J].中國集體經濟,2020(35):1-2.
[4]劉迎華.美麗鄉村建設與鄉村旅游耦合互動發展研究[J].文化產業,2020(29):143-144.
[5]張衛亮,郭玥,李博文.基于鄉村振興戰略背景下美麗鄉村建設創新模式探索與研究[J].農家參謀,2020(18):2.
作者:胡瑾 馮鑫 么偉偉 單位:石家莊信息工程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