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新常態下地勘經濟科學發展探思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當前我國社會經濟發展已經進入了新常態,整體經濟體系也從以前的高速提升轉變為了質量優先模式。在這種新常態環境中,我國地勘經濟的發展也應該科學調整,并結合行業環境積極尋找新的經濟增長點,實現地勘行業的良性發展。文章闡述了地勘經濟的發展現狀,結合當前我國地勘行業的基本情況,探索了新常態下地勘經濟科學發展所面臨的機遇,從多個角度深入探究了地勘經濟科學發展的有效對策,對于我國各個地區地勘行業帶來了較好的參考與借鑒。
[關鍵詞]新常態;地勘經濟;科學發展;地勘服務
我國地勘行業在新常態背景下,也面臨著新的發展機遇。特別是我國全面加強供給側改革以后,能夠較好突破地勘行業環境中存在的一些矛盾,給整個行業的轉型升級與經濟創新帶來了較好的支持。對于我國地勘行業來說,如果能夠在后續時間里緊緊把握這些機遇,就能夠面對復雜的行業環境做出科學合理的戰略決策,具有較為豐富的綜合成效。但是結合我國地勘行業的實際情況來看,很多地勘企業面對這些機遇,并沒有做出合理的戰略布局,有必要再結合這些情況進行深入探索與分析。
1地勘經濟發展的現狀
受國際地勘行業發展趨勢影響,我國近幾年地勘行業發展環境相對過去來說并不樂觀,傳統的地勘市場活力較低,且各地地勘行業市場大都處于供大于求的情況,導致地勘經濟發展勢頭有所放緩,各類地質勘查項目融資愈加困難,大型項目數量逐年減少。為改變現有的地勘經濟發展局面,近幾年我國政府相繼出臺了一系列指導意見,引導各地區地勘單位從經濟可持續發展角度,積極促進市場良性競爭,激發市場活力,有意識地培養地勘行業技術水平和服務質量方面的市場競爭,提升國內地勘行業整體技術水平和服務質量,為后續地勘行業“走出去”戰略發展累計人力資源和技術資本。但受國際經濟形勢和國外投資環境的影響,我國地勘行業“走出去”戰略方針實施成效并不理想。為了進一步改善地勘行業市場疲軟、供大于求的局面,國家提出了“鞏固主業、發展相關產業、帶動其他產業”的發展方式轉變指導意見,通過提高地勘經濟的業務延展性,使得地勘經濟與其他相關產業經濟發展聯系更為緊密,產業結構更加豐富,逐步實現地勘行業經濟可持續發展。
2新常態下地勘經濟科學發展所面臨的機遇
2.1生態文明建設離不開優質的地質勘查服務
生態文明建設是近幾年我國社會發展的重要議題,如何在發展國民經濟的同時又能夠保證生態、地質環境的平衡協調一直是各行業研究發展模式的一個重要研究方向。同樣,地勘行業也應該響應國家生態文明建設號召,將保護生態環境上升到地質勘查工作的基本原則高度。同時國家生態文明建設過程中的環境保護、污染治理、農業生產、礦產資源開發等方面都離不開優質的地質勘查服務。這就給我國地質勘查行業提供了廣闊的發展前景,也在一定程度上豐富了地質勘查行業的服務范圍。
2.2城鎮化建設提供了較多需求
我國目前鄉村振興戰略發展正處于關鍵時期,各地區需要進行大量的基建工程開發,而這些基建工程開發都需要工程地質勘查工作提供技術支持。同時鄉村振興戰略部署帶來的農村農業生產結構改革同樣會大量地用到地質勘查技術服務,需要地質勘查行業在環境地質勘查方面提供技術支持。這在無形中為國內地質勘查提供了較大的市場需求。
2.3脫貧攻堅戰帶來了高效平臺
目前,國內的脫貧攻堅工作已發展到了關鍵時期,針對各貧困地區基建設施困乏的現狀,國家進行了路橋工程、能源工程、水利工程的基建工程建設,這些都需要地勘行業從工程地質勘查角度提供技術服務。同時,產業脫貧主要集中在發展綠色農業產業和新型旅游服務行業這兩個方面。而這兩個方面同樣需要地質勘查行業從土地資源開發角度進行地質調查,為脫貧攻堅工作提供必要的技術支持。
2.4“一帶一路”帶來了更多發展契機
“一帶一路”貫穿了60多個國家,這些國家的經濟發展和基建工程都需要大量的地質勘查服務,這就為國內的地質勘查單位提供了廣闊的國際市場發展前景。同時,各地政府也相繼出臺了一系列以“一帶一路”為基礎的國際項目合作優惠、扶持政策,這也為國內地勘行業“走出去”創造了有利條件。
3新常態下地勘經濟科學發展的有效對策
3.1積極轉變地勘經濟服務理念目前,受我國可持續發展戰略部署以及市場經濟產業結構改革影響,地勘行業也進行了適應性的主營業務方向調整和組織結構調整。在這種情況下,地勘行業應該在經營理念上進行與之匹配的適應性調整。例如,為了響應國家可持續發展戰略部署,我國地勘單位愈加重視對清潔能源、新興能源的勘查工作,在技術發展方向方面也更加傾向綠色勘查和資源環境并重的技術發展方向。針對這一方面的地勘行業改革,地勘單位同樣應該緊跟時代步伐,目光不僅局限傳統的地質找礦、地質探測領域,而是更多地投向民生地質服務、環境恢復治理、生態經濟保護、新興能源探測這些新型領域,努力提升原有的勘查準確度和勘查效率的同時,著重發展對勘查工作服務質量和整體社會效益評估的重視。地勘經濟服務理念從原有的追求行業自身發展利益、履行行業職責的經營理念,轉變為以實現行業社會價值、社會效益角度、國家經濟利益為內在生長動力的服務理念上來,以社會發展需求為主要地勘服務業務發展導向,加大對綠色地勘技術的研發實踐投入,積極嘗試通過技術優勢打破市場供大于求的現狀帶來的經濟發展困境。再比如,針對國外市場開發困境,地勘單位也應該積極了解國際市場環境,同樣以市場需求為導向,積極進行服務項目拓展和地勘技術創新。
3.2不斷擴寬地勘經濟服務領域
市場需求是業務拓展的主要方向,地勘行業同樣應該依據具體的地勘經濟市場需求,積極拓展服務領域。例如針對山西、河北、遼寧等產煤大省可以積極進行煤田地質經濟發展方面的服務領域拓展,加大在成礦理論、礦儲水平、煤氣層等能源開發方面的服務項目上的技術研發投入。再比如,如內蒙古、甘肅等地區的地質勘查服務也應該將地質資源勘查與環境保護有機結合,通過對地質資源、水文地質、氣候環境、地質災害數據分析等多方面綜合數據的調查評估,為當地政府在大型礦產開發項目規劃設計方面提供技術服務。再比如,興起的粵港澳大灣區建設是國家重點建設項目,同樣也給地勘行業帶來新的機遇和挑戰,地勘單位這時響應時代環境和時代責任的號召,做好自身以民生地質、環境地質、城市規劃等服務城市、服務民生的新地質領域拓展和延伸工作,以積極的姿態融入粵港澳大灣區的建設中去,并貢獻自己獨有的一份力量。
3.3全面貫徹創新驅動戰略體系
地勘行業技術創新和服務質量提升是地勘經濟科學發展的前提條件。技術優勢也是最具國際競爭力的市場競爭優勢。針對地勘經濟市場活力較低、供大于求的現狀,國內地勘單位可以采用技術創新的方式改善各領域地勘行業市場環境,積極探索新的經濟發展模式。首先,地勘二級單位應該依據各自領域地勘業務特點,引導基層地勘單位技術研發和新技術實踐應用工作。每年都可以設立行業內部的技術創新獎項評選活動,對于推動技術創新或技術應用成效顯著的優秀技術創新地勘單位基于一定的市場發展機會獎勵,刺激基層地勘單位重視技術創新。其次,地勘單位可以通過進一步深入與國內高校、科研單位的合作,建設一些學研一體、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地勘技術研發實踐基地,從國內著名高校及權威科研機構中聘請高素質地勘技術研發人才,從事地勘技術培訓、研發、實踐一體化的人才培養計劃,為國內地勘經濟發展提供大量的創新型技術人才。最后,在鞏固當前地勘主業的基礎上,積極發揮國內“龍頭”地勘產業優勢,構建國內的地勘主業技術創新發展信息服務平臺,促進地勘行業相關領域之間的技術交流,加強各領域技術人才之間的流動性,激發技術創新人員的思維活力,促進技術創新成果的應用發展。
3.4進一步深化供給側結構改革
為了解決地勘經濟市場供大于求的局面,要進一步深化供給側結構改革。首先,各級地勘單位要樹立“以市場需求為導向”的經營發展理念,切實依據現階段的市場發展形勢以及國家出臺的一系列行業發展指導意見,科學預測未來一段時間內的行業市場發展趨勢。依據現階段的市場發展形勢制定現階段的項目經營發展計劃;依據科學預測的市場發展趨勢進行未雨綢繆的技術研發和項目拓展。其次,要通過改變地勘主業經營模式來節約勞動力成本。例如通過施工技術創新和勘查設備研發降低項目的勞動力成本,提高項目的整體運作效率,降低國內地勘行業經營成本。最后,加快地勘行業事業單位以及集團企業的去行政化改革轉型,使得基層地勘業務單位能夠真正地從市場經濟發展角度看待國內的地勘經濟市場行情,正確評估自身的市場發展優勢,積極進行更具有特色的地勘經濟發展模式,盡可能避免國內地勘行業內部的同質競爭。
3.5大力發展新型低碳經濟模式
大力發展新型低碳經濟模式是我國地勘經濟市場的主要發展趨勢。地勘行業也應該對此進行一些適應性改革,加大管理層、技術研發層、業務層、經銷層對低碳地勘服務項目的重視程度。首先,加大對煤層氣等低碳煤田能源的勘探技術研發投入,為國內的煤氣能源開發項目提供煤氣儲量勘查、開發計劃設計、大氣環境保護、開采風險控制等方面的技術支持。其次,加大對油頁巖、有色金屬礦產資源的非常規資源開發技術研發。例如可以進行油頁巖的化工、醫藥、建筑、農業、電力能源等方面的應用開發,發掘傳統不可再生資源的開發價值,提高不可再生資源的利用效率。最后,地勘單位內部也可以積極發展資源利用最大化、開采效率最大化等低碳經濟地質勘查服務項目。改善現有的地質資源開發利用技術水平,促進國內低碳經濟發展的同時也實現了地勘經濟的可持續發展。
4結論
綜合來看,地勘經濟體系在新常態背景下有著較為豐富的發展機遇,應該在后續時間里緊緊把握這些機遇,實現經濟體系的創新轉型發展。這也需要各個地勘企業能夠不斷轉變自身的服務理念,同時還要結合市場需求不斷拓寬自身的服務領域。在這個過程中,各個地勘企業還要全面貫徹創新驅動戰略,積極投入一定的資金進行技術創新,并培養高素質的創新型人才。除此之外,地勘企業在轉變經濟模式的時候,也應該積極響應我國所提出的相關政策內容,給地勘經濟的良性發展提供相應的助力。
參考文獻:
[1]王會會.淺析新時代地勘經濟發展機遇及實現高質量發展的路徑[J].科技經濟市場,2020(3):67-69.
[2]尹云武.突破經營理念促進地勘經濟發展———以張家界為例[J].現代經濟信息,2020(3):167-168.
[3]崔巍.可持續發展背景下的地勘單位經濟管理創新策略[J].科技經濟導刊,2020,28(3):213-214.
[4]龔姿榕.地勘經濟可持續增長在生態地質發展中的促進作用探討[J].中國民商,2018(10):19.
作者:唐平平 單位:廣東省有色金屬地質局九三一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