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科學發展觀對大學生信念教育的指導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發展是當代社會的主流,而科學發展觀是當前社會發展所要求的內核,是實現社會財富增長以及各方面同步發展的主要途徑,是黨和國家全部工作的強大思想武器。科學發展觀對于大學生這個特殊團體有著更高的要求,這主要體現在對大學生的生活和學習有著重要的指導作用上。當代大學生只有將自身發展與科學發展觀緊密結合,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來學習和生活,才會對自己的進一步發展起到巨大的作用。
一、引言
在新世紀,科學發展觀是與我國國情相適應,與社會主義發展相符合的條件下所提出的全新發展戰略。對于大學生團體而言,在大學階段能夠正確認識并積極踐行科學發展觀,是大學生活中極其重要的一部分。科學發展觀對于大學生的學習和生活起著重要的導向作用。有利于大學生正確積極向上個人價值觀的養成和自身更好地發展。科學發展觀對于大學生共同理想信念的形成有著不可替代的導向作用。
二、科學發展觀簡析
科學發展觀是在新世紀我國嶄新的社會發展風貌下提出的與我國國情相適應的國家發展戰略。科學發展觀是在立足我國國情,總結我國的發展實踐,學習借鑒西方發達國家發展模式的基礎上綜合提出的。科學發展觀是把中國的發展放在世界大環境中來把握,充分認識到發展不單單是指經濟的增長,還包括文化、生態、環境、社會、教育等多個方面的同步發展,應當是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可持續發展。
三、科學發展觀在大學生共同理想信念教育中的現狀
(一)政治選擇功利化
當代大學生在改革開放的春風下成長,深刻知道改革開放為國家和人民生活帶來的福祉,在政治認識上基本正確,主流思想占據主要地位。在面對一些敏感政治事件時,學生已經有了自己的思想,不會輕易被居心不良分子帶向不好的方向,但是仍然存在著一部分學生對于政治事件思想認識深度不夠,在政治選擇時過于功利化的現象。
(二)價值選擇自我化
大學生作為一個特殊團體,剛剛從中學時代升入大學,個人心智還不夠成熟,對于正確個人價值觀的形成往往存在著一些問題。在生活團體活動中,大學生往往表現得相當積極向上,但他們在現實生活中已經從理想狀態轉向現實了。大學生一般不再像中學時代一樣以遙遠的理想作為自己的生活目標,在人生價值的實現過程中理想與現實利益一旦發生矛盾,絕大多數人會選擇現實利益。他們已經開始擁有了極強的主體意識,注重自己的個人利益,將他們對理想的追求與現實結合起來,從奉獻的理想主義轉向實用的功利主義。這類人在生活中往往是雙標的,即對于自己的標準和對于別人的標準往往是不一致的,甚至是自己的思想與行為也無法匹配。在重要的價值選擇中,往往體現為個人功利化色彩過濃。在科學發展觀的教育理念中,大學生應當以奉獻的精神,對于“學雷鋒”等積極向上的行為勇于實踐,而不是流于形式的利己主義。
(三)價值觀認識模糊化
很多大學生在步入大學以后,生活模式與中學時代極大的不同使得他們無法適應,進入大學迷茫期。很多學生甚至直到畢業都不清楚自己想要的究竟是什么,也不知道理想為何物。對于科學發展觀的認識,很多學生只是局限于第一要義、核心、基本要求、方法等生疏的字眼,僅僅只是表面認知罷了,更有甚者可能連科學發展觀是什么都不知道。大學生相關課程知識的缺失也是使得他們在價值觀上極其模糊的原因之一。
四、促進科學發展觀與大學生理想信念教育相融合的必要性
(一)大學生肩負的使命要求加強共同理想信念
教育當代大學生是繼往開來、承上啟下的一代,是社會主義事業向前大闊步發展的中堅力量。大學生普遍是擁有現代高科技知識文化的青年團體,作為青年,將在祖國未來的經濟發展和社會建設中發揮巨大的作用。大學學科的專業性使得他們在畢業后都是掌握某一領域或者專業知識技能的人才,這樣重要的使命肩負在當代大學生肩膀上就必然決定了對大學生進行共同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性。科學發展觀是共同理想信念教育的集中凝練,因而對于大學生的教育作用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二)社會環境的復雜性要求
當前我國處在一個國際、國內政治經濟極其復雜的時代,我國的社會主義建設正在最關鍵的戰略階段,而由此帶來的社會大環境極其復雜。各種思想交織碰撞,現實中存在的各種社會問題,會對大學生的思想造成一定程度的沖擊,進而使大學生的思想觀念和價值觀念發生較大的改變。人生觀和世界觀對大學生的滲透是一個極為重要且不可小視的問題,這樣的社會環境決定了對大學生進行科學價值觀及共同理想信念教育的重要性。而當前不僅僅是國內環境復雜,國際環境更是如此。多國進行高科技太空實驗,積極探索國際經濟進一步開發之路,一些國家之間關系緊張,戰爭一觸即發,在如此復雜的國際形勢下,我國的發展更是面臨著極大的挑戰。作為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我國是世界政治舞臺上的重要一極,青年擔負著國家走向大躍步發展的重要任務,接受共同理想信念的教育至關重要。
(三)構建和諧主義社會建設的要求
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是我們黨從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開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全新局面出發而提出的一項重大任務。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偉大實踐中,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共同理想是我們實踐發展的根本目標。當代大學生作為社會主義建設的中堅力量,在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偉大實踐中應當充分認識了解并踐行社會主義科學發展觀,以對社會主義建設做出奉獻。
五、加強科學發展觀下共同理想信念的教育途徑
(一)深化教育改革
在大學生教育中踐行以人為本的理念,進行相關政治理論課程的設置,應進行政治理論相關的課程改革。堅持以人為本就是尊重理解學生,在從教過程中,關心理解學生的學習情況和了解學生在生活中的情況有利于師生建立同等互信的關系。只有良好的師生關系才能促進學生對教師傳授知識的充分理解。教師只有理解學生,才能夠在“潤物無聲”中感化學生。
(二)利用現代化信息設備進行教育
當代社會是一個信息爆炸的時代,信息網絡對于人們的影響滲入到生活的方方面面,成為人們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網絡在當代大學生中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其影響力不可小覷,學生在手機或者電腦網絡上花費的時間遠遠大于閱讀或者學習的時間,因而在網絡上開展相關知識的傳播,是一個適合于大多數大學生,使得傳播更加廣泛的途徑。
(三)堅持理論與實踐的結合教育
實踐出真知,單單學習理論知識對于學生充分了解認識科學發展觀還遠遠不夠。從書本、網絡上學習了解到的知識只有通過實踐才能真正轉化為學生內在的真正理解和應用。加強大學生共同理想信念的教育,為大學生真正應用科學發展觀的唯一辦法就是堅持理論教學與實踐應用的有機結合。通過大學生所喜歡的這種形式,來引導學生正確認識社會與社會主流價值,引導學生正確認識社會,深刻理解社會,加強人文素養。
六、結束語
大學生在學習中應該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思想,不僅要在學習和實踐中培養自己,還應該通過不斷的社會實踐來豐富自己的精神生活,提升修養,塑造美好的心靈。科學發展觀對于大學生的真正意義就在于其可以有效促進學生個人社會責任感的加強并有力地促進學生個人更好地發展。
參考文獻:
[1]馬克思恩格斯選集,第1卷,第4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白顯良.用科學發展觀指導思想政治教育學科建設[J].思想教育研究,2007,(1).
[3]田輝.深入貫徹落實科學發展觀推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新發展[J].思想教育研究,2009,(2).
作者:劉煜 單位:南陽理工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