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青少年口腔正畸微型種植體支抗臨床應用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探討青少年口腔正畸治療中微型種植體支抗的應用價值。方法:選擇2017年1月—2020年1月在我院進行口腔正畸治療的青少年患者80例,隨機分為兩組,每組40例。口外弓組和種植體組分別采用口外弓和微型種植體來增強支抗。正畸治療結束后比較兩組患者正畸治療效果、不良反應和患者治療依從性。結果:種植體組治療后磨牙位移、上中切牙凸距差、上中切牙傾角差明顯低于口外弓組(P<0.05);種植體組不良反應率明顯低于口外弓組(P<0.05);種植體組患者治療依從性明顯高于口外弓組(P<0.05)。結論:采用微型種植體增強支抗的口腔正畸治療青少年患者,相比口外弓治療,可更好地控制磨牙位移,改善患者上中切牙凸距差、上中切牙傾角差等指標,同時提高治療依從性,減少不良反應。
關鍵詞:口腔正畸;微型種植體支抗;青少年
青少年人群中的錯畸形患病率日漸增加,影響容貌外觀,降低口腔咀嚼功能[1]。為此,針對青少年錯畸形應盡早診斷與治療,選擇合適的方式對于改善美觀、提高咀嚼功能意義重大。口腔正畸治療是消除錯畸形的主要手段,隨著微型種植體支抗的發展,因其穩定性好、操作簡單方便的特點[2],而在正畸治療中越來越多被使用。為了進一步分析青少年口腔正畸治療中微型種植體支抗的應用價值,將其與口外弓進行對比,探究兩者在正畸治療中的作用差異。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擇2017年1月—2020年1月間在我院進行口腔正畸治療的青少年患者80例作為觀察對象。納入標準:(1)臨床資料完整,確診符合口腔正畸治療標準[3],并需采用強支抗;(2)年齡12~16歲;(3)口腔衛生狀況良好;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1)曾行口腔正畸治療;(2)合并嚴重心肝腎病變、凝血功能障礙、顳下頜關節紊亂等口腔疾病;(3)精神異常或意識障礙等。本研究經我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將患者隨機分為兩組,每組40例。口外弓組:男24例、女16例;年齡12~16歲,平均年齡(13.8±1.5)歲。種植體組:男22例、女18例;年齡12~15歲,平均年齡(13.5±1.2)歲。兩組患者的性別與年齡構成比無明顯差異(P>0.05)。
1.2方法
口外弓組采用口外弓來增強支抗,告知治療期間注意事項,要求患者夜間戴用(每天連續戴用10~12h),完成正畸治療。種植體組采用微型種植體支抗,先予以錐形束CT拍攝,探查牙根部位、周圍情況及其形態,進而選擇直徑1.6mm、長11mm的微型種植體植入左右兩側上頜第二前磨牙與第一恒磨牙之間,從膜齦結合處偏牙根2mm左右垂直植入。術后進行X線復查,了解種植體和牙根的關系,同時于植入后2周選用鏈狀橡皮圈對前牙施加持續輕力,回收前牙。
1.3觀察指標
正畸治療結束后進行療效評價,比較兩組正畸治療效果、不良反應,和患者治療依從性。(1)正畸治療效果從治療后磨牙位移、上中切牙凸距差、上中切牙傾角差進行評價。患者拍攝頜面部錐形束CT(CBCT):患者取端坐位,正中咬合位,調整掃描基線位于平面,管電壓120kV、管電流5mA。掃描圖像數據用DICOM3.0標準文件格式導入Invivo5軟件。然后由同一名口腔正畸專科醫師進行頭影測量描記,計算磨牙位移、上中切牙凸距差、上中切牙傾角差。(2)不良反應:觀察患者有無口腔感染、軟組織水腫以及不適感。(3)治療依從性評價標準:①優:按時復診,按照醫囑配合應用口外裝置,比如口外弓、橡皮圈等,口腔衛生良好,按照療程完成治療,無任何延誤;②良:有1~3次未能按時復診,未按照醫囑配合應用口外裝置,口腔衛生尚可,療程有所延長,但未超過1個月;③差:未能滿足前述標準。治療依從性=優率+良率。
1.4統計學方法
選擇SPSS23.0軟件對所得數據進行統計學分析,計數資料用百分率(%)表示,行χ2檢驗,而計量資料用均數±標準差(x±s)表示,行t檢驗,P<0.05為組間差異顯著,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兩組正畸治療效果比較
種植體組治療后磨牙位移、上中切牙凸距差、上中切牙傾角差明顯低于口外弓組(P<0.05),見表1。
2.2兩組不良反應比較
種植體組不良反應率為10.00%,明顯低于口外弓組22.50%(χ2=5.397,P<0.05),見表2。
2.3兩組治療依從性比較
種植體組患者治療依從性為95.00%,明顯高于口外弓組80.00%(χ2=5.930,P<0.05),見表3。
3討論
錯畸形是青少年較為常見的口腔問題之一,隨著經濟水平的提高,人們的健康意識也不斷增加,對個人健康、外在形象也更為關注,青少年患者的錯畸形問題得到大家的重視,特別是其所致的外觀問題[4]。青少年處于身心快速發展階段,身體或外觀不利因素都可能誘發或加重心理負擔,影響他們的自信心、自尊心,甚至影響日常生活[5]。錯畸形的致病因素可分為先天因素與后天因素,目前其患病率有所升高,可能和青少年的不良飲食習慣有關[6]。在青少年時期,進行錯畸形的矯治,改善患者顏面美觀,提高咀嚼功能,是正畸治療的重點[7]。本次就收治的青少年正畸患者分別采用口外弓和微型種植體來增強支抗,輔助正畸治療。結果發現種植體組治療后磨牙位移、上中切牙凸距差、上中切牙傾角差明顯低于口外弓組(P<0.05);種植體組不良反應率明顯低于口外弓組(P<0.05);種植體組患者治療依從性明顯高于口外弓組(P<0.05)。本文結果與同類研究相似,陳敏等[8]對收治的114例青少年口腔正畸患者分組研究,口外弓組用非種植體支抗治療,種植體組用微型種植體支抗治療,發現治療后種植體組磨牙位移(3.59±0.62)mm、上中切牙傾角差(13.64±2.29)°、上中切牙凸距差(2.57±0.69)mm,均明顯低于口外弓組的(6.33±0.84)mm、(25.28±3.82)°、(3.96±0.72)mm(P<0.05);同時,種植體組不良反應率為8.77%,明顯低于口外弓組22.81%(P<0.05),而治療依從性94.74%,明顯高于口外弓組的85.96%(P<0.05)。常規口腔正畸治療中選擇顱面與牙弓等作為支抗,操作復雜,舒適性與穩定性差,且口腔感染率高[9]。微型種植體支抗有著良好的支抗穩定性,同時還可避免牙齒負向移位,從而解決骨性前牙深覆蓋與磨牙下垂等問題。同時,微型種植體支抗選擇鈦金屬制作,重量輕,堅固性好,體積小,操作方便[10],臨床應用可獲得較高的滿意度,確保正畸治療效果,還可保持美觀度,從而滿足青少年的需求。此外,在支抗穩定性上,微型種植體支抗脫穎而出,在確保治療穩定性同時還可避免牙齒負向移位,從而避免骨性前牙深覆蓋、磨牙下垂等既往難以矯正的問題發生。綜上所述,微型種植體支抗口腔正畸治療青少年患者,相比口外弓支抗治療,可更好地控制患者的磨牙位移,改善上中切牙凸距差、上中切牙傾角差等指標,同時提高治療依從性,減少不良反應,臨床應用效果較好。
參考文獻
[1]閔莉芳,俞蘭,楊峻,等.微型種植體支抗用于青少年口腔正畸治療的作用及安全性、依從性研究[J].中國基層醫藥,2020,27(7):832-835.
[2]邢少華,蔡倩,張雙靖.微型種植體支抗在青少年口腔正畸治療中的運用效果分析[J].全科口腔醫學雜志:電子版,2020,7(5):50,56.
[3]許俊.探討微型種植體支抗對青少年口腔正畸的效果[J].中國繼續醫學教育,2020,12(6):86-88.
[4]劉彬羽,崔月麗,王曉云.口腔正畸青少年患者治療期間口腔健康相關生活質量分析[J].山東醫藥,2019,59(34):81-83.
[6]毛亞歌,齊慧君.青少年固定正畸患者口腔健康自我管理現狀的影響因素及預防護理措施[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9,16(19):118-119.
[7]史曉光.探討微型種植體支抗在青少年口腔正畸治療中的應用價值[J].中國社區醫師,2019,35(35):61,63.
[8]陳敏,宣桂紅.微型種植體支抗對青少年口腔正畸療效及依從性的影響[J].中國現代醫學雜志,2018,28(8):94-97.
[10]杜鵑.微型種植體支抗在青少年口腔正畸治療中的療效觀察[J].實用醫技雜志,2019,26(11):1469-1470.
作者:周文華 單位:江蘇省新沂市人民醫院口腔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