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新會計制度下的高校財務預算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高校財務預算屬于高等教育財務管理工作中非常重要的組成部分,在高等學校改革和發展以及正常運轉過程中發揮著關鍵性支撐作用,對學校全面可持續發展提升具有深遠意義。本文就新會計制度下高校財務預算展開詳細論述。
關鍵詞:新會計制度;高校;財務預算
隨著現代化經濟時代的到來以及市場經濟體系的日益完善,怎樣從規模、成本以及價格方面等強化組織市場競爭管理以及綜合經濟效益管理,已經逐漸發展為組織內部管理工作的重大議題。現階段,預算管理屬于組織內部管理重要方法之一,同時也具有較強的系統性、戰略性以及人本化色彩,是一種科學化的管理模式。該管理模式已經在美國以及日本等發達國家得到了廣泛推廣應用,所獲得的經濟效益頗高。從20世紀90年代開始,我國也開始成功運用預算管理,并快速在企業中得到了普及應用,高等學校財務管理工作也不例外,同樣適用。從某種程度上講,高校財務管理注重預算管理可以發揮“綱舉目張”效果。現階段,高等學校的收支預算發展為各級政府預算工作的組成部分,作為內部財務管理環節之一的預算管理引起極大重視。
一、新會計制度下高校財務預算的基本概述
一般情況下,預算會被應用到營利性組織、企業或者是非營利性質公共事業部門。從企業角度出發進行分析,預算管理作為企業運營工作的計劃以及目標,有助于更好地推動企業強化經營管理、預算管理水平的大力提升以及實現企業資源的合理化配置,從而獲得更高的經濟效益。從高校角度出發,高校是非營利性組織,基本目標在于做到財務預算管理與國家財政政策之間的一致性,所以說高校財務預算本質上是就內部財務供需情況實施有效計劃管理。概況而言,高校財務預算主要是指高校財務部門從國家預算管理規定出發,結合學校未來發展方向與發展目標,合理編制年度財務收支計劃。通常情況下,高校財務預算往往還包含財務預算執行之后的績效評價管理,有助于提升高校內部管理水平。
二、新會計制度下高校財務預算存在的問題分析
1.重視度不夠
長期以來我國高校辦學經費一般情況下是依賴國家財政支持,學校執行上級批準的相關撥款計劃,進而實現財務預算的有效編制,實質上就是根據開支標準進行支出管理,在此基礎上校內不同學院或部門被動接受下達之后的財務預算,這種情況下就會造成學校財務預算缺乏一定的長遠性、計劃性以及連續性。具體來說,高校收入支出預算難以嚴格結合學校目前事業發展形勢以及任務指標或定額編制,只是在經驗以及上年實際數基礎上進行確定。上述方法存在較大的不合理性,而且往往會導致預算與實際數之間存在較大差異,喪失財務預算本來該具有的有效性以及嚴肅性,引發財務目標以及財務預算之間的脫節問題,難以充分發揮預算管理實際作用。與此同時,高校財務預算通常由財務部門獨立完成,沒有自上而下以及自下又上的相關論證。然而,高校財務預算應該是一個系統,若沒有部門監督管理,也不能夠引起高校領導強烈重視以及科學指導,實際執行工作中必然會存在大量問題,影響管理水平。
2.高校財務預算編制不合理
實際預算編制期間,相關預算編制工作人員往往就高校相對復雜的業務與具體變化情況沒有一個準確的認知,而且沒有縝密性較強的科學論證,所以不能夠從根本上進行預算決策,最終對預算收支管理產生嚴重影響,不利于其良好運行。在高校財務預算日益改革的背景下,高校逐步實行“大收入”以及“大支出”綜合管理。就理論層面而言,改革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更好地反映出學校實際收支全貌,然而部分高校在開展編制支出預算過程中,不能夠有效探索科學化的預算編制方式方法,“零基預算法”等先進方法得不到有效運用,依然是采用傳統形式的“基數+增長”估算方法開展預算編制工作,這種情況下,實際執行期間往往只能增不能減,不僅會使部門經費浪費,而且還會出現支出管理不合理問題。此外,預算項目安排以及會計科目之間不能夠進行科學化的對接,進而不能夠與財政部分相關預算編制要求相符合,再加上論證基礎缺乏,則必然會帶來導向性錯誤。科學性缺乏往往還體現在編制盲目性上,部分高校學院負責人對于資金使用沒有科學規劃,有錢用完再說,從而造成預算執行逐漸偏離計劃軌道。2.高校財務預算不能夠得到有效執行財務預算執行需要根據學校所批準的最終預算計劃開展財務活動,往往包括預算實施、控制以及調整三個部分的內容。其中,預算執行屬于預算管理工作的關鍵性環節。從某種程度上講,在部分發達國家中,只要預算經過法定程序審核批準,則立即生成法律性文件,需要相關工作人員嚴格執行,其實際執行情況直接關系到最終預算目標的實現情況,還能夠決定預算管理的結果以及質量水平。實質上,當預算編制經過審批之后,就逐漸進入了執行環節,從預算執行任務上進行分析,主要是為了實現預算結果以及預算初衷之間的一致性,如果不能夠進行科學化的監督控制,則往往會使預算編制形同虛設,喪失了其原有意義。從預算執行常見問題上進行分析,相關工作人員往往不能夠就預算執行情況或者執行進度實施具體化跟蹤分析,難以合理編制出有效的預算調節表,這種情況下就容易出現預算執行不規范情況。此外,預算執行期間發揮決定性作用的一般是領導意志,可以隨意增加預算項目以及預算金額等。
3.監督機制不健全
預算控制屬于預算管理工作的監督管理環節,直接關系到預算方案可以不可以得到有效貫徹執行,相關工作人員必須要對預算執行全過程實施科學化的監控管理,在預算控制基礎增強預算所具有的約束性。目前,我國高校財務預算還沒有建立起科學化的自上而下以及層層控制的監督管理機制,缺乏系統化預算控制系統,從而很難使財務預算相關管理部門就主客觀因素帶來的預算變化實施快速處理,難以全盤考慮辦學期間預算管理不同部門的協調關系,不利于學校下屬學院預算責任的明確以及落實到位,造成管理措施相對乏力。從現階段高等學校財務預算控制內容上進行分析,一般包含三個環節,第一是事前控制,第二是事中控制,第三是事后控制。但是,有的時候當編制時間與指標下達之后,并不能夠執行事前控制管理,不能夠制定出科學化的控制管理制度,從而造成無章可循,最終影響事中控制。再加上,預算執行情況分析工作不夠科學,不利于事后控制活動的有效開展,從而喪失了預算編制效果。
三、新會計制度下高校財務預算管理措施分析
1.增強對財務預算的正確認識
從某種程度上講,高校財務預算相關工作的科學運行,首先要有預算管理制度保障,使學校內部各部門都能夠對財務預算引起高度重視,強化思想宣傳,從而防止因學校內部小團體私利截留資金。同時,高等院校必須要重視對學校各部門管理人員進行責任意識培養,不能夠由于個人私利而出現虛報預算的情況,盡量減少對整體預算編制的嚴重影響。其次,學校應強化各部門預算審計以及監督管理工作,需要各部門就資金支出情況實施科學化細分,從而確保收支平衡。在此前提下,增強高校預算編制所具有的完整性特征,把各項資金來源以及支出都納入整個財務預算編制計劃當中,實現財務預算工作的統一化編制,防止出現缺項以及漏項現象。從這個角度出發,高等院校不同部門都必須要引起足夠重視,實現共同努力,從根本上增強預算編制自身的規范性以及科學性。
2.創新預算編制方法
從預算編制方法角度出發,第一,高等院校必須要強化內部預算相關體制機制管理,成立相應的預算委員會,并要求高校校長親自帶領該委員會,進一步完善學校財務部門相關職責,加大各部門在財務收支方面的監督管理力度,強化預算安排調整,對預算編制進行總體規劃指導,制定出可行性較強的預算戰略目標;第二,高等院校需要結合新會計制度中對于預算的相關規定,及時改革傳統形式的編制方法,可以運用“零基預算”法,首先將高校預算支出設置為零基礎,之后再就整個高校各部門費用支出情況包括支出項目與數額等實施科學化審議,總體預算管理應堅持擇優選擇原則,實現學校資金的合理有效利用。
3.強化財務預算執行
實質上,科學化的預算編制僅僅是預算管理工作的初始環節,而最為重要的往往是預算執行。為了更好加大社會對預算的監督管理力度,需強化預算信息層面的透明化,當預算編制完成之后需要就相關預算信息實施徹底公開,然后在監督管理的基礎上增強預算編制所具有的影響力度。一般情況下,預算編制開始之前,需要做好相應的審批工作,然后在制度約束的基礎上增強預算執行控制管理,借助明文規定對預算進行科學化約束。基于此,高等院校需要運用先進的責任制方法,實現各項責任的合理化分工,將其劃分到學校不同部門,然后在責任落實基礎上提升預算執行力。此外,為有效約束財務預算,當預算審批完成之后,如果沒有特殊情況,原則上是不可以進行隨意變更的,必須要增強預算編制所具有的強制力以及合法性。
4.健全財務預算激勵機制
在高校財務預算期間,要想從根本上提升預算管理工作水平,需要相關激勵管理機制的支持。實際工作期間,相關工作人員應該就預算管理項目進行有效細化,并落實到不同部門,增強部門工作人員責任意識,之后從不同部門實際發展情況出發,積極開展考核活動,并制定可行性較強的激勵機制。這種情況下,高等院校就會形成良好的氛圍,做到人人節約。此外,考核以及獎罰應該進行有機結合,在維護財務預算嚴肅性同時,調動不同部門開展預算管理工作的積極性,提升財務預算水平。
5.實現財務預算網絡化發展
隨著現代化社會的發展,計算機網絡技術已經得到了有效開發與應用,對整個高等院校財務預算來說是一種重大的發展契機。在財務預算期間,高等院校可以借助先進網絡技術,構建以財務部門為主,上到領導層,下到各個管理部門的預算執行反饋系統。在系統管理基礎上,高等院校在預算管理方面的實際情況,包括工作完成情況以及上下級溝通問題等都可以一目了然。從而做到對學校預算執行有一個全方位的監督管理,使高校領導以及各部門負責人員能夠相對清楚地了解預算執行進度,增強預算管理的科學性,實現相關管理工作的有序開展。
6.提升預算人員素質水平
財務預算工作主要是通過財務工作人員來執行的,如果要增強財務預算水平,則必須要強化預算管理人員素質培養,提升其綜合素質水平。近幾年來,隨著高等院校在教育規律上的不斷擴大,其資金來源也逐漸呈現出多元化的發展趨勢,組織結構更加復雜,這就給預算管理提出了更為嚴格的要求,所以說,高校財務預算人員應提升自身能力水平。首先,培養職業綜合能力,完善知識結構,掌握包括會計電算化在內的綜合財務知識;其次,增強服務意識,鍛煉溝通協調能力,針對不同利益主體,學會轉變溝通技巧。再次,提高創新能力以及判斷能力,及時發現工作中的新問題。總而言之,高校財務預算與資金籌集以及運用工作息息相關,其工作水平的高低直接關系到高校今后的健康發展,有助于高等學校教育管理體制改革創新。再者,財務預算管理作為高校管理體制關鍵性組成部分之一,同時也是財務管理的核心內容。因此,在高校財務預算中,需要相關人員針對問題,制定出合理化措施,可以通過提升人員素質水平、創新預算編制方法以及加強網絡化建設等途徑,增強預算管理質量。
參考文獻
1.毛素萍.國外高校財務預算績效評價及對我國的啟示.江蘇經貿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7(06).
2.劉雁南.新預算法下優化高校財務預算管理路徑探析.經濟研究導刊,2017(16).
3.郁春蘭.基于績效評價的高校財務預算管理研究.知識經濟,2017(10).
4.張靜.高校財務預算與績效管理研究.內蒙古財經大學學報,2017,15(02).
5.楊曉紅.對高校財務預算管理流程改進和優化問題的研究.行政事業資產與財務,2017(07).
6.張麗.基于模糊綜合評價法的高校財務預算績效評價研究.會計之友,2017(06).
7.姚雪源,盧云.高校財務預算管理問題研究.經濟師,2017(02).
8.鐘云華,肖國安.中美高校財務預算管理模式比較及對我國的啟示分析.長沙大學學報,2016,30(03).
9.趙立文.精細化管理在高校財務預算中的應用.宿州學院學報,2016,31(05).
10.田崗.基于中外比較的我國高校財務預算管理問題研究.生產力研究,2012(12).
作者:孔萬生 單位:云南交通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