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會計控制完善措施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近年來,隨著財政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基本形成了較為完善的預算管理體系和財政收支管理模式,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管理水平有了較大幅度的提高,但不容忽視地是仍有“軟肋”和薄弱環節存在,如何提高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管理水平,內部會計控制質量是關鍵因素,因此,一定要抓住優化內部會計控制這一點來加強行政事業單位的財務管理工作。
關鍵詞: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會計控制;財務管理
行政事業單位不同于其他公司、企業等經濟單位,表現為行政事業單位是以非營利、經濟利益為目的的,其財務管理具有特殊性。做好財務管理是對單位內部行政工作透明的保障,是資金使用支出合理的保障,是單位正常運行的保障。
一、內部會計控制的主要內容
單位為了會計信息質量的提高,資產安全、完整的保護,制定措施、制度、程序,對會計活動所存在的風險進行防范、管理的方法便稱為內部會計控制。其主要包括的內容有預算業務控制、收支業務控制、政府采購業務控制和資產控制等。
二、加強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會計控制的必要性
1.防止會計信息失真,保證會計信息的完整性、可靠性、真實性。政府部門在進行單位內部管理決策和宏觀經濟管理決策時,完整、可靠、真實的會計信息是其重要的現實依據。單位應當加強監督,及時完善相應的規章制度,提高會計人員的道德、業務素質來保障會計信息的質量。
2.防止國有資產流失,保證行政事業單位財產的完整與安全。內部會計控制要始終貫穿單位整個財務制度的各個方面,全面監督財務管理制度執行,規范財務收支行為,確保行政事業單位財產的完整、安全。
3.確保單位財務活動的合法性,將責、權、利統一起來,規范單位會計行為。為堵塞漏洞、消除隱患,保證單位財務活動的合法性,減少甚至消除單位內部各類有意或無意的違法、違紀、違規行為,使行政事業單位的經濟活動風險得到有效的防治。
三、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會計控制存在的問題及解決措施
1.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會計控制意識薄弱。會計控制制度建設得不到重視,領導無法起到模范帶頭的作用。目前,我國相當一部分行政事業單位負責人對內部會計控制的重要性和必要性沒有透徹的認識,沒能對相關政策進行深入了解,忽視單位內部會計控制制度建立。個別領導甚至認為建立內部控制是一項極其耗費人力、物力、財力的大工程,認為在此項工程中投入與支出不成正比,消耗遠遠大于收益,在建立內部會計控制制度表現怠慢。有些領導則將內部控制制度與一般的部門規章、將內部控制與內部審計監督、會計檢查混為一談,認為內部會計控制是財務部門的責任,并沒有帶頭做好制度建立工作。針對這些情況,應當有針對性的加強單位領導對內部會計控制制度的了解,使其認識到建立內控制度的重要性,從而擔起模范帶頭作用的重任,領導和全體職工共同建立健全內部會計控制制度,加強對單位財務的管理。
2.會計人員隊伍結構老化造成會計控制制度執行難。由于體制、歷史等方面的原因,行政事業單位財務人員存在著老齡化嚴重的問題。隨著會計電算化、信息化的發展,要求老會計將會計軟件快速的掌握是很難的,特別是在被稱為“鐵飯碗”的行政事業單位中,很多會計人員一做就是十幾年甚是幾十年,一個陳舊的組織中不能及時的注入新鮮的血液,固定的工作模式就無法被真正的突破。面對此類現象,一方面應不斷提高財會人員的專業水平,做好培訓工作,使其對會計電算化、信息化的知識進行全面系統的掌握;另一方面要不斷地注入新鮮的血液使組織活動變得鮮活,引進高素質的專業人才,提升會計人員的整體水平。
3.內部會計控制體系不健全增加財務管理隨意性。內部會計控制制度的不健全,使得財務人員在工作中無章可循、無據可依、工作隨意性較大、管理較為混亂。有些單位盡管建立了內部會計控制制度,卻與單位實際脫節;有些單位為開展群眾路線實踐活動出臺了一系列的規范性文件,但大多都只是流于形式;也有一些單位在會計崗位的設置上存在著不合理的地方,出現一些不相容崗位兼職現象,使得內部會計控制體系的建立受到了不小的阻力。因此,應當在加強內部牽引,通過制度來約束權力,在規范行為的基礎上建立適應本單位的內部會計控制制度。做到不相容的職務分離控制;建立內部會計控制子系統;將各項制度落實到位,責權明確到人。
4.預算控制力度不夠缺乏科學性。部門預算是行政事業單位財務部門的重要工作內容之一,但是這項重要的工作中卻普遍存在預算編制不合理、方法不科學、內容不完整、項目不細化的現象。從而導致分配不公平、操作不透明的做法出現。要杜絕此類問題,應做到,第一,預算編制前要與單位各部門人員充分溝通,做到預算編制科學化;第二,建立編制小組,實行集體決策,防止個人決斷;第三,對預算績效進行管理,建立預算績效評價機制。做到事前有目標,事中有監控,事后有評價。
5.缺乏有效的會計控制監督評價機制。外部監督與內部監督共同構成行政事業單位內會計控制監督。當前,審計部門的審計工作范圍尚未涉及行政事業單位內部會計控制制度監督,而內部監督又往往只注重資料的合法性、真實性,而忽視了內部會計控制制度的有效性,使得財務管理工作難以得到有效的監督。因此,行政事業單位應轉變觀念,進一步加強和擴充內部審計工作范疇,使審計工作具有更高的權威性、獨立性。同時,也要自覺主動的接受外部監督,公開“三公”經費,提高透明度,及時整改與落實審計發現的問題。
四、結語
行政事業單位財政管理工作復雜而繁瑣,存在著各種問題。筆者相信只要我們堅持建立與完善內部會計控制體系,建立并嚴格遵守行政事業單位的財政管理制度,加強預算管理,構建行政事業單位財務報表評價分析體系,切實加強內部監督工作,就一定能使我國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管理工作邁上一個新臺階。
參考文獻:
[1]陳雪峰.新形勢下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管理創新的研究[J].現代經濟信息.2012(23).
[2]趙國柱.關于加強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管理的幾點思考與建議[J].東方企業文化.2010(02).
[3]馬曉萍.芻議行政事業單位的內部會計控制[J].中國農業會計.2011(01).
作者:張燕冰 單位:杭州市人民政府督查違法建筑辦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