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內部會計控制中的問題及對策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一)管理者重視程度不夠
事業單位的收入來源主要為財政撥款和非稅收入,收入來源結構單一。與企業相比,事業單位除了政府審計部門審計外,沒有稅務部門、社會投資者、債權人等共同治理帶來的壓力,因而普遍忽視內部成本控制。許多事業單位領導甚至財務部門管理層對會計核算的要求僅僅是厘清收支,對內部會計控制的重視不夠。
(二)制度建設不完善
目前,多數事業單位尚未結合單位實際制定內部會計控制相關制度,僅僅依靠財政部頒布的《內部會計控制規范(2001年)》和《會計基礎工作規范(1996年)》開展工作。雖然上述規章制度是當前會計工作的指導思想,但由于制定的時間較遠,現實針對性不強,不能滿足各事業單位財務管理工作的現實需要。一些財務管理人員錯誤地認為制度建設是“作繭自縛”;由于內部會計制度建設不完善,一些單位出現處理財會問題不講程序、流程、手續,只憑經驗;一些單位對發票、支票、收據等票據不按規定辦理核銷手續;還有一些單位崗位責任不明確,出現擅自離崗、串崗等違紀違規的現象。為了增強法律意識,嚴肅財經紀律,明確經濟責任,提升財務管理水平,應該按照工作實際制定一套分級負責、相互聯系、相互制約的內部會計控制的相關制度,指導本單位的會計基礎工作。
二、完善內部會計控制的措施
(一)建立健全內部會計控制制度
單位內部財會制度是在政府財經法律法規的指導下,結合本單位財會業務的特點和財務管理工作的實際需要,建立適合內部管理的各項規章制度。如《會計核算制度》《財會人員崗位職責》《預算管理制度》《資產管理制度》《財務報銷規定》《內部會計控制規定》《電算化檔案管理規定》《計算機硬件管理制度》《軟件和數據管理制度》等一系列內部會計控制制度,有利于強化財務管理機制,完善內部會計控制與監督,使會計工作有章可循,對提升財務管理水平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二)加強內部會計控制教育
事業單位內部會計控制建設不僅是財務部門的事情,還需要單位領導重視,單位各部門通力合作、財務管理人員和單位全體人員的共同努力。單位領導應高度重視單位財會工作,支持財務部門不斷完善會計基礎工作。單位財務部門應按照規定建立會計人員繼續教育培訓制度,加強財會人員內部會計控制教育和職業道德教育,定期或不定期組織財會人員參加國家和單位財會制度學習,開設內部會計控制學習講座,邀請專家做專題講解。同時,單位和財務部門應加大內部會計控制宣傳,爭取各部門對財會工作的理解和支持。
(三)完善會計核算工作流程
在電算化條件下,事業單位財務部門應完善會計核算工作手續和流程,建立“原始憑證→授權審批→會計審核→憑證錄入(制單)→復核→財務系統記賬處理→賬表輸出→憑證及賬表歸檔”核算程序,并據此建立《會計電算化崗位工作制度》,明確每個崗位的職責、權限。經辦人員取得原始憑證,經授權審批人審批后交會計人員審核,審核合格后運用財務電算化系統制作記賬憑證,復核人員對記賬憑證、原始憑證審核,確定手續齊全、會計核算科目使用準確后在財務系統上予以確認,并進行系統后臺處理,生成總賬和明細賬,將原始憑證、記賬憑證和賬表交由檔案管理人員歸檔。按內部會計控制要求,參與上述每個環節的人員均屬不相容崗位,應相互分離,且下一環節對上一環節手續辦理進行審核監控,最終會計檔案進入歸檔保管環節,并規定非經授權批準人員不得隨意調用會計檔案。
(四)加強財務系統和電子數據管理
在會計電算化運用中,財務系統和電子數據庫的安全尤為重要。會計人員使用財務系統必須進行授權,并對不同人員設置不同的口令和密碼,由各經辦人員自行負責保管。財務系統服務器應單獨隔離,由數據庫后臺管理人員單獨操作,其他人員不得隨意進入服務器存放地。數據庫后臺操作人員應回避會計核算的整個流程,不得進行制單、復核、后臺記賬和會計檔案管理工作。財務系統操作流程應和紙質憑證流程同步,確保數據庫電子數據與紙質信息完全一致,并且前一環節不得隨意進入后一環節進行權限操作。財務部門應定期或不定期對財務系統的核算數據進行備份,以防范風險。定期備份一般是當日數據當日備份,并使用物理隔離方式將備份數據用移動存儲設備異地備份,按周拷貝光盤保管。備份的電子數據與紙質憑證、賬表等會計資料一起,按時登記歸檔,長期保管備查。
三、結語
會計是社會生產力發展的產物,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發展,會計數據處理的計算機化已經成為不可逆轉的發展趨勢。各種“管理型”財務軟件的大力開發與推廣運用,使我國事業單位會計電算化已從核算型發展為管理型。加強事業單位電算化條件下內部會計控制,有利于縮減行政經費支出,減輕財政壓力;有利于提高事業單位資金使用效率;有利于事業單位注入現代化管理理念,增強事業單位的活力,對于事業單位改革與發展有著十分重要的促進作用。
作者:王玲 單位:安徽糧食工程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