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基于云計算的高校會計教育改革探析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關鍵詞:大數據;云計算;高校會計;教育改革
1高校會計專業教育改革現狀
1.1 傳統會計教學理念落后,教師專業素養不足
傳統會計教育重視學生理論知識學習,缺少實踐能力培養,以致在今后工作崗位中面對龐大的數據感到無從下手、工作量大,難以運用云計算進行數據搜集、挖掘、分析、處理,影響會計信息的利用,甚至存在數據信息偏差。此外,教師專業素養有待提高,高校會計專業師資隊伍傳統會計教育理念根深蒂固,他們對非結構化數據反應緩慢,難以應用云計算展開會計工作,對數據分析、軟件操作比較陌生。為此,各校教師應創新教育理念,提高教師專業水平,更好的為社會輸送人才資源。
1.2 高校會計教育基礎設施有待完善
高校會計教育基礎設施是開展會計教學工作的基礎前提,順應會計電算化課程需求。通常軟件計算機配置一般性財務軟件,這些軟件更新不及時,與實際崗位工作脫節。此外,軟件處理僅限于少量結構性數據的會計核算,在數據調用、挖掘上能力不足。
1.3 傳統會計受到沖擊
第一,課程體系有待完善。現代高校會計教育課程體系重視理論知識教育,設置了中級財務會計等專業理論課程,沒有與大數據下云計算會計實現全面對接。在有關實踐課程設置方面缺少對非結構化數據挖掘課程。課時安排不合理,課堂80%時間集中于理論講解,存在重理論輕實踐問題。在這樣的背景下,學生理論知識扎實,但在實際編輯、處理、運算方面能力不足。第二,教學方法單一。現如今,會計教學涉及過于重視教材內容的照搬照抄,課程資源網站資料零碎、不完整、實效性差,教學效果不理想。課堂教學中,以教師為主體,學生依賴心理強。教學方法單一、課堂氛圍沉悶,學生學習積極性不高、合作意識差、自主學習意識薄弱。在教學評價方面,會計教學重視課后訓練,片面的通過測試評價教學質量,評價方法比較落后,沒有結合現代科學技術優勢。
2.1 堅定培養目標,提升教師素養
大數據環境下,高校會計教師積極轉變教學理念,確定培養目標:以會計核算為根本、以能力培養為核心、以先進技術為硬件支持,培養適合現展需求的綜合性會計人才。實際教學中,面對龐大的數據信息引導學生應用數據挖掘軟件展開數據分析處理,提升云計算會計系統操作能力,提高學生應用水平與教學效果。此外,提高教師專業水平。第一,教師通過多途徑實踐培訓、第三方合作等,提高教師數據分析水平;第二,舉辦會計教師科研活動,提高科研能力。會計教師積極應用先進技術深入到跨學科、跨機構課題;第三,培養優秀的綜合性人才,教師之間相互幫助、相互交流,培養數據時代會計教育師資隊伍綜合水平;第四,創建評價制度,學校進行教師考核。教師將所學知識應用到課堂教學中,會計理論和大數據充分融合,創新教學模式從而順應教學改革要求。
2.2 借助云計算優勢,創建會計教育平臺
云計算能夠為人們提供不同基礎設施服務,高校通過混合云形式創建云會計,云計算應用到會計教育中。盡管現代很多單位研發了財會云學習平臺,但實質上僅是將傳統會計核算應用到云平臺,系統獨立性較強,主要集中于結構化數據核算,案例更新不及時。為此,各校創建云會計教育平臺成為當務之急。會計專業購買云計算服務,根據提供的服務器研發會計教育網絡應用程序,以及云端租賃所需的服務分析軟件,與企業云會計系統聯系完成數據分享。結合教學要求的創建會計數據系統、教學系統、云會計模擬操作系統。會計數據系統中,數據源于教學于企業單位,在確保企業機密數據保密的條件下將數據及時更新至數據庫,經過數據分析軟件實現結構化、非結構化數據儲存和處理。云會計操作系統讓形式在模擬條件下更好的展開操作訓練。系統中可隨時調用數據,比如:教學系統產生的數據,采取有目的性的操作指導,培養與會計崗位需求連接的會計綜合性人才。
2.3 云計算會計教育平臺創新教學形
第一,云會計教育平臺完善課程機制。云會計教育平臺是基于公共云上的數據,利用會計數據系統便于掌握企業會計需求,以此為依據展開課程設計。在課程設置方面,增設數據分析處理軟件實踐課程,尤其是非結構化數據挖掘技術軟件課程。在課時規劃上,重視理論與實踐的融合,讓學生在扎實專業理論知識條件下應用到實踐中并轉化為自己經驗,提升數據編輯、處理水平;第二,抓住云計算特點創新教學。教學資源是以文字、視頻等形式儲存到會計數據系統,應用企業云會計的共享數據基礎展開數據搜集與監督,制定教材,便于教學及時調用,將最近數據與案例應用在理論教學,培養學生學習積極性。此外,在教學組織方面借助云計算平臺為學生布置網絡作業,培養學生數據搜集、判斷水平。學生扎實基礎理論知識中培養主觀意識,鼓勵學生主動參與到會計專業活動中,提高交流能力、增強合作意識。
2.4 完善教學評價
在教學評價方面,利用云計算平臺教學監控與移動終端進行學習狀況監督。教師檢查學生作業完成情況,便于掌握教學效果、學生接受情況,總結經驗取長補短,提高教學效果。評價過程是根據學生日常考勤、實踐能力、職業素養、崗位能力等進行課前、課中、課后評價,保證評價公平公正。借助網絡平臺創建公共題庫與教師題庫,采取隨機考試、標準考試。創建會計專業考試真題庫,重視學生實踐操作能力的提高,利用移動終端無限時間、地點的學習與測驗,調動學習積極性。
3結語
綜合分析,大數據環境下,高校會計專業教學改革勢在必行,學校及教師要充分抓住大數據契機積極轉變教學理念、創新教學模式,校企合作進行課程研發,創建與學生能力相符的課程體系。企業根據崗位要求進行能力實訓,明確課程教學需求、創新教學方法從而提高教學效率。創建教學評價機制實現對會計崗位技能型人才培養。此外,重視學生能力的提高、綜合素養提升。伴隨著教學改革的深化,提高學生就業創業率,形成別具一格的辦學模式,為社會培養更多優秀人才資源,達到高校教育目標。在今后會計教學改革,各校需進一步加大對云計算會計教育研究。
參考文獻:
[1]蘇鈺雅.云時代下高校財務管理信息化建設路徑[J].行政事業資產與財務,2019(07).
[2]呂家天,李國田.云計算時代高校會計人才培養模式創新路徑研究[J].中國鄉鎮企業會計,2018(09).
[3]孫夢丹.大數據時代基于云計算的高校會計教育改革初探[J].課程教育研究,2018(28).
[4]鄭莉.探討云計算與大數據推進高校財務管理信息一體化建設[J].行政事業資產與財務,2018(09).
[5]張瑞芳,左桂云.云計算在高校管理會計中的應用研究[J].中國鄉鎮企業會計,2018(02).
作者:王夢 單位:貴州電子商務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