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會計教育制度問題及對策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會計學在高校中一直是以就業穩定而著稱的專業,根據麥可斯調查公司的一項調查顯示,該專業學生的就業率基本達到了96%,因而會計成了炙手可熱的專業之一。隨著經濟全球化進程的不斷加快,在高端會計人才例如注冊會計師人才供應不足的情況下,各大高校對于優秀會計人才的培養具有很強的緊迫性和現實意義。本文從會計人才需求的角度出發,通過對會計人才培養的現狀和問題進行分析,從培養目標、課程設置、師資建設、教學方法等方面提出可行性建議,為提高會計教學質量,建設行業后備人才基地提供參考依據。
關鍵詞:會計教育問題;分析改進對策
1優秀會計人才應具備的素質
1.思想道德素質。思想道德素質是人們道德認識和道德行為水平的綜合反映。2.專業知識素質。專業知識素質指人才對某一特定專業技術的基礎理論、專門知識和基本技能的掌握和運用的能力。3.文化素質。文化素質指人們在文化方面所具有穩定的、內在的基本品質。4.身體及心理素質。會計工作勞動強度大的特點決定了會計專業人才必須具備良好的身體素質,同時為了解決復雜市場中的各種困難,要求會計人才必須具備過硬的心理素質。
2高校會計教學存在的問題
2.1辦學規模盲目擴大。改革開放后由于經濟發展的需要,一度有“財經熱”的就業導向,因此至今幾乎達到了“全民辦會計”的地步。盡管我國會計辦學規模十分龐大,但是很多院校只是“以規模論英雄”,其會計辦學質量有待考量。2.2培養目標定位不準確。培養目標是對專業人才能力和知識結構的規定,它決定著課程設置、教學方法和教學內容等方面。很多高校過分強調學生會計專業知識和專業技能,不注重對于學生綜合素質的培養。2.3師資水平參差不齊。學校教學任務通過教師直接完成,師資水平將直接影響其會計教學水平,因此教育者自身應具備過硬的知識水平和綜合素質。2.4課程體系不完善:1.會計課程內容部分重復;2.專業課程比重過高;3.較高層次的管理會計、財務管理課程較薄弱;3.會計實驗課程學時不足。2.5教學方法較陳舊。我國傳統的會計教學手段是以教師為中心、以教科書為依據的課堂填鴨式教學,很多教師仍然依賴于傳統的課本理論教學,較少采用案例教學、會計實驗或網絡課堂等新形式。學生只是被動的接受知識,缺乏自主學習的能力。2.6教學成果評價手段單一。從教學成果評價手段來看,單一的考試制度為目前會計學生學習成果的主要檢測方式。呆板而僵化的試卷,難以真實反映學生的學習水平和學習效果。2.7職業道德教育不夠重視。前國務院總理朱镕基同志寫到會計人員應當做到“誠信為本,操守為重,堅持原則,不做假賬”。但目前我國只有少數高校專門設置了會計職業道德的相關課程。
3高校會計教學優化建議
基于對上述高校會計教學存在問題的分析,筆者認為我們應從會計培養目標、課程設置、教學方法、師資建設、評價體系等方面進行改進。以下為筆者的若干建議:3.1明確培養目標:1.培養應用型會計人才。應用型強調培養學生實際操作能力,要求學生不僅掌握會計基本理論與方法,還能夠將書本知識與實際情況進行有機結合。2.培養復合型會計人才。復合型主要體現會計專業方向與其他學科的交叉性上。3.培養國際化會計人才。高端會計人才需要既懂中國的會計體系,又深諳國際會計準則。3.2優化課程設置:1.加強管理方面的課程建設。高校在課程設置方面應較多關注管理會計、企業管理、戰略管理、信息系統等方面的課程。2.增加實踐性強的會計實務實驗課時。課程設置應以知識應用為導向———即以解決實際問題為出發點,這便要求高校應加大對學生會計實踐動手能力的培養。3.加大會計職業道德教育力度。會計行業肩負著為社會提供會計信息和鑒證服務的重任,因此會計職業道德教育必須得到高校的重視,加強會計職業道德教育已成為高校課程建設的當務之急。3.3改進教學方法:1.增加會計案例教學。在案例分析教學中,教師應引導學生從自身角度來剖析同一案例,讓學生成為案例討論的主角,大力鼓勵學生進行有效的思考并勇敢提出觀點。2.強化學生會計應用軟件使用能力。在信息化高度繁榮的今天,學生對于計算機軟件的基本操作及會計應用軟件的使用顯得尤為重要,使他們具有會計信息系統的各種知識和技能,提高學生運用計算機解決實際問題的動手能力。3.4提高師資力量:1.推進教師的專業繼續教育。會計知識更新速度非常快,因此教師要想給學生帶來獨到的見解,必須保證自己的知識儲備能夠緊跟時展。2.聘請優秀公司企業高管擔當學生實習指導教師。企業高管的管理經驗、社會閱歷、人際交往、演講口才等能力出類拔萃,這些恰恰是目前高端會計人才所需要的。3.5豐富評價體系:1.在期末總評中加入會計實驗課分數。這樣教師便可以在平時的學習中,真正了解到學生的會計知識應用能力,這往往才是學生真實會計水平的體現。2.將各種會計資格資質考試納入評價范圍。會計人員水平的高低很大程度上依賴各種資質證書的反映。因此能考過相關會計證書的學生,說明其已經具備了相應的會計水準。3.6完善退出機制。會計教育應當引進“優勝劣汰”,不再適應市場要求、教學質量難以到大眾水平的會計院校,國家應該考慮取締其辦學資格。這樣的做法看似嚴厲,但十分有利于凈化整個高校的會計教學環境,提高高校會計教學的總體水平。我國的會計教育改革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作者:張益銘單位:西安財經大學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