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會計基礎課堂教學的標準化評價構建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會計基礎是中等職業學校財會專業的重點學科,學好會計基礎將會對后續課程的學習產生深遠的影響。圍繞專業課的教育教學,從“知識與技能”“過程與方法”“情感與態度”三維目標入手,以學生為中心,研究會計基礎的課堂教學評價標準,提高課堂教學質量。
[關鍵詞]課程體系;會計基礎;存在問題;評價標準
中等職業教育作為中國教育體系中的一部分,其作用是不可忽視的,尤其是會計基礎教學,教師必須從學科特點出發,引入科學的教學評價標準,只有采用先進科學的教學方法,提升教學觀念,才能更好地提高會計基礎教學質量,進而提升中職教學的有效性,保證中職會計專業學生的專業素質。
一、中職會計基礎教學特點
中職學生是初中畢業生,存在理解能力不強、學習能力較弱、缺乏學習動機的問題,更不用說獨立的學習能力和創造能力,并且較少接觸經濟管理這類的知識,但是他們又處于最佳的學習年齡階段,思維活躍,因此教師在教育教學過程中要根據中職學生的特點,突破傳統教學模式,遵循教育教學規律,建立有效的課堂評價標準,提高學生的思維能力,認知能力、讓學生在掌握基礎知識的基礎上,學到更多實用的知識和技能,能夠學以致用。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必須具備一定的教學能力、扎實的專業知識,交流教學經驗,不斷完善教學方案,懂得在教學過程中更好地開展教學工作,特別是針對中職學生的特點,引入課堂評價標準,讓學生在對理論知識充分理解的基礎上,將學到的理論知識運用到實踐中,獲得考取會計上崗證的能力。
為向社會培養出更多實用型會計專業人才,提升教師的自我素質,教師應將理論教學與實踐操作相融合,不斷完善教學方案和教學系統,讓最終的教學計劃得以實施。中職會計教學的目的是讓學生學知識、學本領,能將所學的理論知識應用到今后的工作中,運用到實踐中。當今企業在財務管理中制定了各種規則與規章,這稱之為標準,以標準為依據開展實踐活動,即是標準化。隨著經濟的飛速發展,標準化管理已成為企業財務管理的常規,成為企業財務人員必須具備的素質之一,這對企業財務管理具有很重要的現實意義。中職教學必須讓學生適應企業的要求,因此在會計教學特別是會計基礎教學中引入標準化的評價就顯得尤為重要。企業開展財務管理工作標準化評價,以會計準則和相關會計制度為依據,目的是保證企業各部門經營業務活動與財務信息的真實性、完整性、有效性,之后,將有效信息傳遞給企業領導者,完善企業財務管理流程;優化財務管理環境、加大企業內部控制;增強企業財務管理工作的科學性、合理性、系統性;提升企業財務管理效率、提高企業財務管理質量。中職專業課學習的目的就是為了讓這些學生能走向社會,能夠符合社會的要求,并創造自身的社會價值,作為一名中職會計專業學生,通過會計基礎的學習,在學習理論知識的基礎上,全面了解企業財務管理部門崗位、崗位職責、工作流程,為今后的就業做準備,這就需要教師在會計基礎知識的教學中引入標準化的評價,讓學生提前適應企業的要求。
三、會計基礎教學標準化評價方法
(一)教師評價
教師要向學生講解與會計相關的知識,并引入標準化評價,在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注意觀察學生的學習態度、課堂行為、表現情緒等并展開及時的評價,這可以活躍課堂的氣氛,引導幫助學生發現自身優勢和學習中的問題,對課堂中表現積極的學生應及時給予表揚與鼓勵,而對表現不積極的學生要根據教學情況,了解學生是因為不了解還是沒興趣,再積極引導。會計基礎相對而言比較枯燥,教師應進行正面教學,用鼓勵的話語加以引導,樹立堅持下去的信心,如果對學生的學習放任自流的話,容易導致學生興趣的匱乏。
(二)學生評價
作業評價、考試評價、小組自評都是學生評價方式。會計基礎強調基礎理論,題目可以選擇填空、選擇、判斷、實務等題型,日常的作業可以起到及時鞏固的作用,教師通過批改也能及時發現問題,有利于今后的教學。階段性的教學后,可以安排章節考試、期中和期末考試,考試是行之有效的評價方式,可以班級組織也可以學校組織考試,將評價成績進行權重設定,題目也可以有多重題型,豐富考察方式。學生小組評價是一種學生之間的評價方式,教師可以組織學習小組,學生彼此間的評價往往比較實際,符合學生的思維模式和理解判斷,同時這種評價方式能夠讓學生取長補短,發揮互相監督、互相促進的作用。因此,會計基礎的教學過程應深刻認識到會計基礎的重要性,針對中職學生特點,教師在教學過程中應不斷摸索、總結經驗,教學相長,在培養學生的同時提高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張塞.財務會計理論研究[J].中國培訓,2017(6).
[2]遲榮.關于高職會計專業實踐性教學的探索[J].會計之友,2003(2).
[3]潘廣亞.中職會計基礎教學評價初探[J].新課程研究,2011(3).
作者:劉嚴瑾 單位:福建省南平農業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