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會計電算化任務驅動教學法研究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任務驅動教學法在會計電算化課程中的應用就是根據會計職業崗位需求,選取具有代表性的財務軟件進行理論和實踐一體化教學,以“虛擬企業”完整的某個月會計資料為載體進行實訓,使學生掌握企業賬務處理的整體流程。在會計電算化課程教學中運用任務驅動教學法可以有效地實現高職實踐教學,提高學生職業能力的教學目標。
關鍵詞:任務驅動教學法;會計電算化;工作任務
教育部《關于全面提高高等職業教育教學質量的若干意見》(教高【2006】16號)提出,高等職業院校應建立突出職業能力培養的課程標準,規范課程教學的基本要求,提高課程教學質量。改革教學方法和手段,融“教、學、做”為一體,強化學生能力的培養。會計電算化是一門實踐性較強的專業技能課,在會計電算化課程教學中運用任務驅動教學法可以有效地實現高職實踐教學,提高學生職業能力的教學目標。
一、任務驅動教學法的理論內涵[1]
任務驅動教學法是基于建構主義學習理論的一種教學方法,符合探究式教學模式,適用于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和相對獨立地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它強調學生要在真實情境的驅使下,在探究完成任務或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在自主和協作的環境中,在討論和會話的氛圍中進行學習活動。這樣,學生既學到了知識,又培養了動手實踐能力,提高了學生的探索創新精神。任務驅動教學法最根本的特點是:以任務為主線、教師為主導、學生為主體。任務驅動教學改變了以往教師講學生聽,以教定學的被動教學模式,創造了以學定教,學生主動參與、自主協作、探索創新的新型教學模式。任務驅動教學法有利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學生自主學習以及與他人協作的能力。
二、任務驅動教學法在會計電算化課程中的應用
“會計電算化”課程的教學內容是依據現代中小企業的電算主管、電算操作員、電算審查等崗位群的典型工作任務確定的。根據會計職業崗位需求,選取具有代表性的財務軟件進行理論和實踐一體化教學,以“虛擬企業”完整的某個月會計資料為載體進行實訓,使學生掌握企業賬務處理的整體流程。
(一)會計電算化課程任務驅動教學模式設計
本課程在教學內容的組織與安排中應注重會計電算化核算崗位的能力培養,采用任務驅動教學模式,遵循“教、學、做”一體的原則,讓學生在完成職業任務的過程中,掌握相關知識和技能,養成適應中小企業會計電算化工作要求的職業素養。考慮到高職會計專業學生的就業去向主要是中小企業,經過實踐專家、課程專家和教學一線老師共同研討,我們構建了基于會計電算化工作過程的系統初始化、賬務處理系統、會計報表編制、職工薪酬管理、固定資產管理、應收應付款管理和供應鏈管理7個學習情境,每個學習情境都設計了具體的學習型工作任務,實現了“所教即所需,所學即所做,所做即所用”的教學目標。
(二)任務驅動教學法在會計電算化課程的實施
1.采取基于行動導向的任務驅動教學模式[2]
會計電算化課程實行仿真職業環境下的理論與實踐一體化教學,采取基于行動導向的任務驅動教學模式,以工學結合為有效途徑,體現教學過程的實踐性、開放性和職業性。
2.學習內容任務化課堂教學根據實際崗位工作任務組織教學內容,以完成工作任務的過程為中心,學生在教師的啟發引導下,通過參與任務解決的過程,發現問題、提出問題,激發自主學習的熱情,由傳統的教師“教學”變為學生“求學”、“索學”。
3.設計任務單元過程性考核與評價[3]
為配合基于會計電算化工作過程的行動導向教學模式,本課程的評價將過程性考核和期末考核相結合,采用教師評價、小組互評、小組學生自評等多種方式,將每一項任務的完成情況作為過程性考核的主要內容。
三、結束語
任務驅動教學法把“會計電算化”課程要求掌握的知識點穿插到各個任務中,教師引導學生帶著工作任務進入學習情景,使學習更加直觀和形象化。在任務驅動教學法下,學生通過實際操作發現問題,老師給予理論講解和實際操作指導,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培養學生獨立思考和解決問題的能力,使學生積極思考,樂于實踐。
【參考文獻】
[1]張永華,夏明會,陳颯.任務驅動教學法在會計電算化教學中的應用[J].現代計算機(專業版),2009(6).
[2]梁平.基于任務驅動教學法的高職會計電算化教學設計[J].財會月刊,2010(33).
[3]鄧學浩.高職會計電算化“任務驅動”法教學改革探索[J].恩施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2(1).
作者:蔡雪晴單位:武漢鐵路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