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會計制度對事業單位財務管理的影響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隨著新政府會計制度的頒布和實施,權責發生制被全面引入行政事業單位,同時需要適當分離預算會計和財務會計,促進新型會計核算模式和綜合財務報告制度相適應,這將有利于全面提升我國行政事業單位的財務管理水平,加快現代財政制度建立的步伐,保障全面績效管理的實施。本文對新政府會計制度及其在事業單位中的應用進行了分析和探討,希望可以幫助事業單位提升財務管理水平,從而實現自身的長遠、健康發展。
關鍵詞:新政府會計制度;財務管理;影響
一、事業單位加強會計集中審核和財務管理的意義
要保證財務管理工作的客觀性以及真實性,可以通過對事業單位實施會計集中核算模式,這將會利于財務部門擺脫單位領導的束縛,進而變成一個更獨立的機構。事業單位傳統財務工作中,財務人員大多時候需要聽從上級的指揮和命令,這會在很大程度上影響財務工作的獨立性,也在某種程度上導致貪污腐敗現象屢禁不止,同時也造成了單位財務管理工作的混亂。實施會計集中核算,可以有效減少人為干預,使會計核算的獨立性得到保障,同時也有助于提升財會人員的地位,保證其工作的規范化。
2.有助于優化事業單位財務部門結構
我國事業單位財務人員相對比較分散,對財務工作難以實施高質量的集中核算,因此需要精簡人員,對部門進行優化與調整,使人員編制更加科學和規范,從而提升財會人員的工作效率。新政府會計制度的出臺和實施,有助于保障財務管理部門的相關權利,將相關程序化繁為簡,積極開源節流,努力為節約型社會的構建打下堅實基礎。
二、現階段我國行政事業單位在財務管理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目前,我國行政事業單位固定資產管理還存在許多不規范的現象。資產存量和流量缺乏嚴格的控制與管理,這種現象在一些事業單位屢見不鮮,相關制度和管理要求也難以得到切實執行和有效落實,對于固定資產的維護、使用、借出以及調撥等方面的管理不到位,嚴重影響了單位資產的使用效率,容易出現國有資產流失的情況。此外,在資金管理方面也不盡如人意,普遍缺乏對庫存資金的嚴格盤點,導致資金使用過程中經常出現打白條的情況,致使不少事業單位款項難以及時到賬,也加大了各種抵押和租金的入賬難度,一些財務管理部門還存在著私設小金庫的現象。
健全、完善的會計制度是事業單位財務管理得以良性運轉的保障。從政府會計制度的征求稿和意見中,我們不難看出,此次新政府會計制度的出臺,將政府會計和事業單位會計制度有效整合,并且也對科、教、文、衛等領域相關的會計制度進行了有效的統一整合。對財會人員而言,還需要適應期。此次政府會計制度的改革,盡管在理論上很完備,但是在實施過程中還存在著不少的問題,因此需要加大相關政策與制度的執行力度,以最大限度實現預期效果。事業單位在引入權責發生制之后,對相關財會工作人員的能力和素質要求也越來越高,他們除了要正確、高效地處理基本的財務會計核算工作,還需要加快成本核算方面知識的學習與掌握,從而可以更好地滿足新政府會計制度下財務會計管理的需要。加強信息的公開度和透明度,積極引導相關工作向規范化和制度化方向發展。在事業單位財務管理的具體工作中,要加強財務管理工作的規劃力度,積極建立并完善監督機制,加大執行效果的反饋力度,有效落實各項制度,及時發現并有效處理單位財務管理問題。可以通過公開財政信息等方式,增加事業單位財務信息的真實性、公開性和透明性。在財務報表中對事業單位相關的財務信息披露得越充分,政府財務收支情況就越容易得到及時、有效的監督,就可以有效減少信息屏蔽現象,有助于規范各事業單位財務活動。新政府會計制度的出臺和實施,可以有效規范事業單位內部的財務管理工作,增加其財務管理的科學性和規范性。隨著新政府會計制度的落實,將進一步健全我國事業單位預算管理體系。過去事業單位財務管理的側重點在于資金管理,對財務信息的管理缺乏重視,事業單位常常出現虛假的財務數據和信息,這就更加需要有效落實權責發生制,不斷調整并優化收支的結構和比例,對于那些不屬于當期的費用,就算是已經支付了,也不作為當期費用入賬,從而實現更加合理、科學的收支管理,以此為基礎有效評價財政資金績效和使用效果。基于新政府會計制度,要求事業單位實現更高水平的預算編制,除了要關注資金的使用情況,還需要關注預算項目的可行性,并對績效展開積極有效的評價,使各項經濟活動得以規范,從而為各級政府部門提供更加真實、完整的信息數據,確保財務信息的真實性和可靠性。目前會計行業對會計信息化進行了廣泛的應用,比如會計工作進程、核算以及業務決策等,有助于構建和完善現代信息系統。其中對信息的實時處理是非常關鍵的一步,在數據錄入信息系統之后,就需要對數據進行高效分析與整合,同時也有助于信息集成和信息共享。和會計電算化相比,會計信息化的優勢在于事業單位等部門可以及時獲得相關信息,從而打破了時間和空間的限制。會計信息化的本質就是:在會計領域的會計職位與管理會計職位的信息化集成,以及財務部門和其他部門的信息化集成。對會計信息化加以充分、合理的運用,可以有效提升事業單位財務管理的質量和效率,因為會計核算工作包含了很多基礎性工作,會計工作從電算化轉向了信息化之后,可以幫助事業單位財會人員解決復雜的數學運算問題,在降低財會工作難度的同時,也有效提升了工作效率和水平。隨著互聯網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有效提升了事業單位各項財務數據收集和整理的效率、質量和水平,同時也增強了財務管理的便捷性、科學性和客觀性。
四、行政事業單位財務管理現存問題的解決對策
1.建立并完善報表體系,創新會計核算方法
新政府會計制度提出了雙體系平行記賬模式,也就是說在一個會計信息系統中,在開展財務會計核算的同時,也進行預算會計核算,并將事業單位預算管理的現金收支業務納入其中,更好地兼顧財務會計和預算會計。在平行記賬模式下,要求事業單位必須具備財務會計和預算會計的雙重功能,實現二者的適度分離和相互關聯,從而可以更加全面、清晰、客觀、準確地反映事業單位財務會計信息以及預算的執行情況,從而為單位的決策者提供更加完整、準確和科學的財務數據,進一步提升單位管理者的財務管理和戰略水平,為其決策提供有力的支撐,為單位的長遠、健康發展打下堅實的基礎。
2.對資產項目進行細化,不斷優化和完善會計科目
新政府會計制度要求事業單位加強資產管理,根據其用途采取不同的管理方式,在此基礎上進行細分和核算,及時反映單位為社會提供公共服務的情況,有效區分自用資產,及時、有效地彌補相關信息,加強資產管理力度,對本單位自有資產的真實情況進行準確核算。要求行政事業單位對資產項目進行細化,不斷優化和完善會計科目。新政府會計制度還要求在分類核算的基礎上,根據攤銷和計提折舊的需要,設置固定資產累計折舊,從而更好地反映事業單位初始的入賬成本和資產的賬面價值,對資產的變動情況有更加清晰全面的反映,以此來提高事業單位會計信息質量。
3.加強跨期攤配費核算,進一步反映債權價值
新政府會計制度有效完善了事業單位會計核算科目,堅持謹慎性原則的核算單位有義務保證各事項的實現,并對其負責。此外,需要嚴格按照權責發生制對各項活動的費用和收入進行確認,以嚴格控制業務活動的成本,同時加強跨期攤配費的核算,對債權價值更進一步反映,從而提升事業單位固定資產的使用效率和水平,為其實現更好的財務管理打下堅實的基礎。
參考文獻
1.李鳳蘭.新政府會計制度實施對行政事業單位會計核算的影響.現代營銷(下旬刊),2019(02).
2.孫百蘭.政府會計制度改革對事業單位財務管理的影響分析.財會學習,2018(32).
3.付利.新政府會計制度對行政事業單位管理的影響.納稅,2018,12(31).
作者:零慶忠 單位:廣東誠安信會計師事務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