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高校會計電算化教學問題的改革設想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將計算機技術融入會計核算工作中后,會計的勞動強度會被減輕,其核算質量與水平也會有所提升,因此電算化會計工作逐漸被更多企業接受。高校也給會計專業的學生提供了電算化相關的課程,使學生可以掌握更多處理會計事務的方法。引入電算化教學后,雖然一部分學生能夠掌握會計電算化相關的技術與新型核算方法,但一些教學問題仍然存在,因此會計專業的教師實施了教學改革。本文主要介紹電算化課程的現有問題與可行的教學改革方法。
關鍵詞:高校;會計電算化;教學;問題;改革方法
1引言
在信息化技術滲入經濟領域后,一些帶有信息化的經濟活動逐漸開展起來,會計人員與其他財務管理人員積極地學習新型信息化會計核算方法,提升會計核算等一系列經濟活動的科學化程度。而高校也積極地做出了改進,以便于使學生能夠預先對信息化的會計工作環境有效適應。很多高校相繼在會計教學過程中添加了電算化課程,以便培養出更多信息化水平比較高的會計從業者。本文根據對現代高校開設的電算化教學工作的了解,談一談該類課程在現階段存在的主要問題以及改進措施。
2電算化課程的現有教學問題
2.1教學方法欠缺針對性
從教師應用的教學方法這一角度來對電算化課程的開展效果進行研究后發現,很多負責講授這類課程的教師并沒有選用合適的教學方法。從會計領域之中電算化技術的本質來看,這門學科屬于交叉類學科,其囊括了計算機技術、管理學、會計學一級信息技術等。相關技術人員也研發出了各種財務會計管理軟件。我國的會計人員改變了原來使用的記賬方式。高校的會計課程內容出現變動之后,教師應當找出更適合電算化課程內容的教學方法,但是很多教師卻沒有對教學方法做出改動。以計算機應用基礎課程為例,很多教師僅僅將理論性的知識傳授給學生,在操作計算機時,也是選用示范性的教學方法,并沒有切實提升學生的計算機操作能力,而在面對這種操作性比較強的課程時,教師應當改變原有的“以教為主”的教學方法,將教學活動與學生的學習活動加以融合,使學生能夠主動地操作計算機完成財務處理的工作,
2.2教學內容缺乏合理性
從電算化教學的具體內容來看,一些高校還存在基本教學目標不明確的問題,在課程開展支持并沒有具體化教學目標,雖然有高校提出了要培養出“高級管理者”或者“高級專業人才”,但是這一類的教學目標非常模糊,導致教學內容也比較寬泛,甚至有教師在電算化課程中僅講授編程方法與財務會計軟件的使用方法,這兩方面的教學內容僅僅只是電算化教學的一部分內容,教師應當對電算化教學的內容進行擴充,將審計基礎知識、金融事務、銀行會計等內容添加其中,確保電算化課程體系的完整性。
3改進方法
3.1明確教學目標
在開展帶電算化課程改革工作時,教師要先設好各個教學階段的教學目標,將教學目標具體化,將各種需要使學生擁有的財務管理能力添加到教學目標之中。同時避免教學目標出現片面化的問題,盡量給出綜合性的教學目標。目前,各高等院校會計電算化課程體系內容差別較大。對于本科教育,會計電算化教學目標應以會計電算化實務操作為主,理論知識為輔,使學生掌握會計電算化操作的方法和技能,了解并掌握會計電算化基本知識及會計軟件相關內容,使學生能夠利用計算機技術,進行財務會計實際操作,具有一定的會計電算化工作能力。
3.2確定教學內容
為了提高學生的實際操作技能,會計電算化課程還應設置相應的實驗課,介紹我國企業財務會計管理中通用的、全面的商品化財務軟件。目前,基于因特網的B/S(瀏覽器/Web服務器)計算模式的第四代財務軟件是國際財務管理軟件發展的主流趨勢,是高校培養會計電算化人才適應網絡時代的新需要。會計電算化的理論教學主要包括會計電算化基礎、會計電算化內容及結構與基本模型、會計數據分析與管理、會計電算化的實施與管理、系統控制與計算機審計等幾大部分。另外,為了滿足社會對會計人才知識結構的需要,在學生了解和掌握會計軟件的功能和實務操作的基礎上,還應有意識地培養學生運用會計信息進行財務預測、決策、控制、分析等能力。向審計電算化方向拓展,是會計電算化發展的延伸。為使會計電算化系統能夠安全可靠的運行,確保數據功能所產生的會計信息正確、完整、及時和有效,應介紹有關電算化系統的內部審計內容。
3.3選擇合適的教學方法
除了做出以上兩方面的課程改進工作之外,電算化教師還應當選擇出科學合適的教學方法,將理論課程內容與實踐教學加以融合。其中,案例教學法比較適合當前的會計專業的學生,可以使學生將實際生活與課堂教學進行結合。教師可以在財務軟件應用的課程之中,引入使其的企業財務管理案例,使學生能夠自行分析案例,還要給學生提供計算機設備,使其用財務管理軟件來幫助案例中的企業解決各類財務管理方面的困難。學生在軟件操作過程中可以對理論知識體系的薄弱之處加以鞏固。還可以將小組討論法與案例教學法進行融合,使學生可以在電算化的課堂上積極討論,教師要采用聯機的方式給學生示范標準的操作方法,并指出難點以及易錯點。在學生完成所有的操作之后,教師還可以給出簡單的案例完成課堂考核任務,對學生的學習成果有效了解,并鼓勵學生自覺進行課后練習。
4結語
在現代電算化教學過程中,教師需要著重對學生的實際操作能力進行有效培養,同時還是其學會操作各種會計工作中常用的軟件。與以往的會計工作相比,電算化的會計工作可以減輕會計人員的工作壓力,使會計人員能夠對財務以及資金變動開展科學預測。電算化技術的加入也推動了我國的會計工作發展。本文從高校的現有電算化課程的主要問題以及課程給個方法對電算化課程進行了相對全面的分析。在下一階段的會計教學之中,教師需要轉移教學重點,優化電算化教學模式。
參考文獻
[1]歐衛紅.關于會計電算化課程教學改革的思考[J].財會學習,2017(22).
[2]李金梅.高等院校會計電算化實訓課程教學改革策略研究[J].納稅,2017(12).
作者:于蕾 單位:吉林省經濟管理干部學院會計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