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大學生生態環保科技創新大賽評分標準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首屆安徽省大學生生態環保創新創業大賽于2018年在安徽農業大學成功舉辦,作為省教育廳牽頭一年一度的生態環保科技創新大賽其重要程度不言而喻,然而目前其評分標準還缺乏系統的研究。本研究以大賽的內涵和要求為出發點,依據不同的參賽類別,采用不同的評價指標、指標等級和指標權重制定科技創作類和社會實踐類大賽評分標準。
【關鍵詞】安徽省;大學生;生態環保;創新大賽;評分標準
一、研究背景
21世紀以來,綠色發展逐漸成為人類發展的共同主題。長江經濟帶的發展在國民經濟發展占據重要的地位,其生態環境健康可持續發展至關重要。黨的十八大以來,長江經濟帶著重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理念。安徽省作為長江經濟帶重要的一員,近年來生態環境獲得很大的改善,然而還存在一些問題沒有得到有效的解決,例如巢湖水體富營養化問題、畜禽廢棄物處理等。改善安徽省生態環境,是每一個高校師生共同的責任,通過技術創新或者人才創新等方式為國家培養更多的生態環保人才成為人們關注的話題。大學生是祖國的未來,新時代如何培養大學生具有扎實的專業知識、較強的創新能力和實踐能力是本科教學的重要任務。現如今,很多本科生學習積極性不強、學習目的不清、缺乏動力和毅力。主要原因之一是很多本科生缺乏課外實踐,不能感受到學習的知識能夠解決實際問題帶來的成就感,因此,在高校教學過程中,要注重課堂教學和課外實踐相結合。為貫徹落實全國教育大會精神,提高本科生教學質量,加強大學生實踐能力、創新創業能力和合作精神的培養,在安徽省教學廳的指導下,2018年安徽省大學生生態環境創新創業大賽首屆比賽在安徽農業大學成功舉辦。作為一項全省范圍內本科高校生態環境創新創業大賽,必須要對比賽各個環節制定相應的準則,確保比賽過程公開、透明、公平、公正,保證比賽的順利進行和激發參賽選手的積極性,達到人才培養與科研、實踐能力提升的目的,構建一套完善的評價體系具有重要的研究意義。
二、研究內容與方法
根據安徽省大學生生態環保科技創新大賽內容要求,以鄉村振興戰略和生態文明建設為主題,圍繞資源高效利用、生態環境保護,污染防治與修復等方面設計參賽作品。為了使比賽內容更加豐富多樣,比賽分為科技創作類和社會實踐類比賽。為了保證比賽的公平,激發參賽選手的積極性,根據參賽類型制定大賽評分細則具有重要的研究意義。主要研究內容及方法主要分為以下幾個方面:1.文獻調研根據比賽類型,查找文獻中同類型或者同等規模的比賽項目評分指標體系,比較文獻不同指標的構建,為安徽省生態環保創新大賽的制定提供參考。2.指標體系的構建根據安徽省區域特色,針對性的邀請領域內專家,既要符合專業要求,具有豐富指導經驗,也要兼顧一定的數量要求和區域分布,根據不同參賽類別研究制定不同的評價內容和要素,以及不同指標所占的權重。3.指標等級的認定對于每一項評價指標進行等級的設定,對于每一個等級設定一定的標準分數,在專家論證的基礎上,通過問卷調查,進一步優化評分指標體系。
三、評價指標考慮因素
首先需要重視評分指標的區分,根據科技創作類和社會實踐類大賽的不同,指標也需要有所側重。讓不同特長的同學選擇性參與比賽,充分發揮學生特長,提高參賽的積極性。其次,生態效益、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三者之間相互統一,即所謂實際效益,其目的是考查創新的作用是否能對社會創造一定的價值,為我們制定評分標準提供借鑒;同時要注重評價指標的適用性,所選指標具有代表性、可采集性和可擴展性這三個方面;此外,評分標準需要避免主觀性,因此評委人數、地區分布、專業分布要合理,提高比賽的公平性。最后需要考慮評分標準的層次性,高校各年級學生水平有一定的差距,可以分年級來進行比賽評比。
四、調查問卷分析
通過文獻調研、專家討論,同時結合安徽省生態環保大賽內涵要求以及省內生態環保需要,基于以上五點因素綜合考慮,對于科技創作類和社會實踐類比賽制定了若干評價指標。評分指標綜合考慮了作品的符合性、創新型、可行性、可靠性、完善性,同時兼顧了生態效益與社會效益,此外也考慮了參賽選手的參賽過程的科研思維的嚴謹性和科學性。為了提高安徽省大學生生態環保科技大賽評分指標的科學性,在以上指標內容的基礎上我們制定了調查問卷。我們采取了線上、線下問卷調查的形式,對省內高校以及部分省外高校進行了問卷調查,共收集到241份有效調查問卷。
1.調查院校分布較為廣泛,主要集中在省內如中國科學技術大學、安徽大學、合肥工業大學、安徽師范大學、安徽農業大學等高校,也有一部分省外高校參與了調查,比如中國農業大學,吉林農業大學,南京郵電大學,長江大學等高校,專業以環境科學與工程、農業資源與環境、化工類為主。參與問卷的學生人數比例高達74%,教師所占比例為7%,問卷分布和人員專業、人員類型都具有代表性。
2.從調研結果來看,99%的被調查者都認為生態環保科技創新大賽和其評分標準重要或者非常重要,其中超過64%的師生認為非常重要。說明安徽省內高效師生對舉辦生態環保科技創新大賽比較贊同,對制定一套合理的評分細則更是認可,這對于大賽的成功舉辦以及對在校大學生的培養都具有重要的意義。
3.評分指標的科學性表1所示,90%以上的調研對象認為大賽按科技創作類和社會實踐類分別制定標準十分科學,說明比賽分類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也有10%的調研對象認為不是太科學,這在所有指標調研中比例相對較高,因此對于比賽分類細化也是我們今后需要思考的一個問題。對于比賽評價指標,超過83%的調差對象對制定的指標持積極態度。例如,超過90%的調查對象認為作品與主題吻合度、認為科學性(技術方案的合理程度)、創新程度和先進性、預期經濟效益和推廣價值、改進措施或解決方案的合理性、支撐材料的可靠性、團隊類型、競賽宗旨符合度等因素的綜合評價作為評分指標非常科學。說明總體上評價指標符合廣大師生的需求和期望,指標的制定具有較高的代表性和科學性,這也間接說明了當代大學生對生態環保意識和社會責任感日益增強。
4.評分指標等級共分為A、B、C、D(滿分為10分)四個等級。調查結果顯示,65%的調查對象認為A等級應設置在9-10分,而48%則認為D等級應該設置在3分以下。從以上結果關于評分等級的劃定:A等級設置在9-10分比較合理,D等級設置在3分以下比較合理。
五、評價指標體系的構建
通過以上分析整合、專家論證以及問卷調研分析,分別按科技創作類和社會實踐類制定了安徽省生態環保科技創新大賽評分標準細則(表2與表3)。為了使比賽指標科學和簡潔,從而便于裁判評價,每一類比賽設置七項指標,其中作品來源或團隊類型與競賽宗旨符合度因素的綜合評價作為重點評分指標為30分,其次創新程度和先進性、改進措施或解決方案的合理性突出創新型,設置為20分,其他指標均設置10分。為了使比賽有較好的區分,每項指標設置四個等級,在充分調研的基礎上A、B、C、D四個等級也給予相應的分值。其中A代表優秀、創新性較高或吻合度強;B說明良好或有一定創新性或吻合度較強;C表示中等或創新性或吻合度一般;D說明一般或創新性差。
六、總結
根據安徽省生態環保科技創新大賽的類別,就科技創作類和社會實踐類比賽分別制定了一套完善的大賽評價指標體系。首先在歸納討論與專家論證的基礎上初步確定了評價指標內容、指標等價和評價權重;本研究進一步通過調查問卷對評價指標進行了驗證,共收到來自省內和省外高校師生等241份有效問卷,通過數據分析發現90%以上調研者對評價指標持積極意見,部分師生也對大賽評價指標給出建設性的指導意見。該制定的評價標準能夠很好的體現生態環保專業特色和安徽省生態環保人才需求,通過大賽的舉辦和完善的評價體系,提升大學生的實踐能力、科研能力和團隊協作能力,同時也有助于安徽省生態環境類專業同學提高踐行綠色發展理念和服務鄉村振興戰略的意識。
【參考文獻】
[1]馬志帥,許建.安徽省綠色發展水平評價體系初步研究[J].安徽農業大學學報,2019.
[2]趙晨曦,劉琳琪,李晉波,李艷華,張世英.地方本科高校應用創新型人才培養的研究與實踐[J].教育現代化,2019.
[3]陳紅蘭,賀小雄,郭璇.淺析全國化學檢驗工大賽《儀器分析技能操作》評分標準[J].江西化工,2010.
[4]王效科,楊寧,吳凡,任玉芬,王思遠,薄乖民,蔣高明,王玉寬,孫玉軍,張路,歐陽志云.生態效益評價內容和評價指標篩選[J].生態學報,2019.
[5]劉銳,李紅華,王菲,謝濤.智慧環保建設評價指標體系研究[J].中國環境管理,2018.
作者:徐剛 鄭文杰 王方嘉 熊啟中 葉新新 柴如山 單位:安徽農業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