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獨立院校大學英語開放教育研究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獨立學院作為我國高等教育機構中的組成部分,日漸取得社會的認可,但獨立學院“因材施教”的教學管理手段依然存在缺失,大學英語在針對獨立學院學生自身特點進行教學的過程中仍有諸多不足。本人以廣西科技大學鹿山學院為例,探討了開放教育資源在大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以幫助獨立學院能在傳統教育與開放教育中找到平衡點,建立符合獨立學院自身特點的教學方式,提高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激發學生的潛能優勢,增強學生語言應用能力。
關鍵詞:開放教育;資源;大學英語教學;應用
獨立學院是經國家教育部批準,利用公辦高校的管理和教學資源,運用新機制組建的一種高等院校,在我國,獨立學院發展迅速,已成為我國高等教育機構的輔助部分。獨立學院辦學影響力提升的關鍵在于社會對其人才培養認可度的提升。大學英語是我國高等院校都開設的公共課程,教學質量受到廣大教育者的關注。2007年,教育部頒布了《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提出了大學英語課程的設計應充分考慮聽、說、讀、寫能力培養的要求,各高等學校應充分利用現代信息技術,改進以教師講授為主的單一教學模式。
一、獨立學院大學英語教學現狀分析
(一)學生英語基礎薄弱,自主學習能力和接受能力較差
獨立學院實行招生計劃單列,錄取分數偏低,學生基礎總體較差,英語水平不理想,在起點就落下太遠。而且獨立學院的學費高,學生家庭經濟都比較好,從小所受的教育和影響使其在學習態度、習慣上與其他普通家庭的孩子有一定差距,獨立學院的學生在學習上花的功夫少,學習自控力較差,缺乏學習的積極主動性,沒有良好的學習習慣,但是英語學習卻需要耐心和毅力。
(二)教學內容形式缺乏豐富創新性,無法有效激發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獨立學院的師資力量主要由母體學校、兼職等外校教師和自身專職教師構成。外校教師監管力度不夠,責任心欠佳。自身專職教師普遍年輕化,職稱低,缺乏教學經驗。大多數教師因經驗不足或教學設施欠缺,依然使用傳統的教學法,以說教為主,形式單調,不能運用新的教學方法,使英語教學缺乏創新性,不能有效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2001年,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IT)宣布開放課件項目啟動,計劃在10年內把所有課程材料上網,供全世界人免費下載分享。隨即,“開放教育”這一理念及實踐教育活動引起了全世界的廣泛關注,越來越多的高等教育機構創建了OER(OpenEducationalResources)項目。我國于2003年由IET教育基金會牽頭成立中國開放教育資源協會。教育部也啟動了高校精品課程項目開展建設工作,同時,建立了中國高等學校教育資源網,建立開放教學資源環境,滿足學生自主學習需要。教育部于2010年公布《深化教育體制改革工作重點》,強調探索構建人才成長立交橋,創新工作機制,探索開放大學建設模式。這都充分表明了國家對于開放教育的重視與認可。
三、開放教育對大學英語教學的意義
(一)教學形式與內容豐富,能激發學生積極性
開放教育資源豐富,形式多樣,有些融合了多種教和學的方法,采用多種媒體教材和現代信息技術手段,更加滿足了視覺上的可觀性,在傳統教學的基礎上有效加入開放教育的模式,使得內容不局限于課本,合理做到知識擴展,內容延伸,使學習內容連貫達到體系化,不僅梳理了知識點,而且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和積極性。
(二)學習自由,可有效提升學習效果
大學英語教學采用傳統教學法,教的過程一般局限于課堂,獨立學院的學生英語基礎差,通過簡單的課堂教學很難完全掌握知識,而大部分同學沒有良好的學習習慣—--不做筆記或者說來不及做筆記,下課后又很難見到老師,疑難問題無法很快解決,因此,長期以往學習效果不盡人意。而開放教學不限于課堂學習,可以隨時通過網絡,回顧內容加強知識的鞏固,在學習方式、學習進度、時間和地點等方面也可由學生根據需要決定。基礎差的學生可以隨時通過網絡進行重復學習,不斷理解、鞏固以完全掌握。而基礎好的同學則可以選擇新章節新知識的學習,加快學習進度。
四、開放教育在獨立學院大學英語教學中的應用途徑
(一)完善課程評價體系,提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
由于獨立學院的特點,學科的拓展要受到諸多限制,因此,要積極有效利用“因材施教”的教學管理手段,對學生進行分類管理考核。國際開放教育資源組織曾提出,建立全球性組織,對完成OCW課程學習的學生給予學分;由第三方承擔標準化考核;由第三方進行學分評估;提供服務或者工具,將自己所有學分記錄匯總建立檔案。我國也在不斷加強關于精品課程的建設。目前,慕課的平臺對全體大眾開放,不僅僅限于某個學校或機構的正式學習者,學習完參加考試可以獲得證書和學分。因此,獨立學院應針對學生特點加強傳統課堂教學和開放教育形式相結合,利用開放教育資源的學分認證與課程考核相結合,形成多層次、多類型、多通道的考核體系。比如,課程教學中使用形成性評估,針對開放教育資源學習結果的交流、互評等;針對重點單元在課堂教學完之后,針對疑難重點內容課后可以以觀看網絡課程的方式進行溫習,然后采用階段性評估方式。采用靈活多元的評估方式,可以激發學生的學習動力,提高學生課后的自學能力。
(二)及時掌握學生英語水平,合理選擇開放教育資源平臺
開放教育資源繁多,所選資源平臺不僅要適合學生現有英語水平,還能有效開發學生的“最近發展區”。因此,選擇合適的教育資源平臺是尤為重要的。這就要求教師不僅要不斷加強學習,隨時關注、收集關于英語教學的網絡資源,而且能有效利用評估手段進行檢測,及時、準確掌握學生的興趣點、疑難點,及每個階段的英語水平,再根據實際情況進行分類,選擇合適不同類型的開放教育資源,做到有針對性的學習,才能達到良好效果。
作者:趙丹 單位:廣西科技大學鹿山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