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采購業務處理課程設計研究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一、課程設計思路
通過典型工作任務梳理和企業專家訪談,深入分析政府機關、事業單位、制造企業、服務企業等不同行業采購崗位實際工作過程中的典型工作任務,并將典型工作任務轉化為學習情境和學習內容,編制課程標準,形成課程體系,體現從采購工作實際中來,到采購工作實際中去的“教、學、做”一體化的教學理念。
二、課程設計的實施
(一)與行業企業合作,共同開發設計課程
在課程開發之前,對各類用人單位的采購人才需求狀況進行調研,同時也對用人單位對畢業生知識、技能、素質等需求進行調研和整理,形成了專業人才培養方案和課程體系。在此基礎上,組織有企業、事業、政府機關專業人員參與的專業建設指導委員會、專業理事會,舉辦課程開發研討會,明確采購崗位典型工作任務和采購崗位需要的知識、能力和素質結構,再結合職業資格證書對采購管理的能力要求,選擇知識技能標準,與行業企業共同開發采購業務處理課程的學習情境,確定課程體系。
(二)以不同組織為載體,設計學習情境
通過對畢業生的去向和用人單位的需求調研,我們發現,畢業生中一部分通過公務員或事業單位招考進入國家機關或事業單位、一部分進入制造企業、一部分進入商業等服務企業、一部分進入物流企業。為此,課程設計依據系統論、比較論和生成論的創新思想,遵循學生的職業認知和成長規律,設計三個學習情境,包括制造類企業采購、商業服務類企業采購和政府采購,每個學習情境都附以真實項目或企業典型案例,使學生的學習與工作實際緊密結合,逐步掌握采購工作過程,通過不同組織的比較學習,掌握采購崗位技能和知識,培養系統解決采購問題的素養。
(三)根據不同組織不同特征,設計課程結構
不同組織的采購業務具有不同的行業特征和采購規律,面臨不同的發展趨勢。反映了不同組織采購的行業特點與趨勢。因此,課程內容的選取、實訓項目的設計,必須緊貼不同行業實際運作規律,從實踐中提煉出真實的采購學習項目,準確定位課程技能點對學生未來就業后的指導作用,突出“教、學、做”一體化的教育理念。
(四)分析采購崗位典型技能,設計學習任務
采購崗位群的典型工作任務有:年、季、月度采購計劃的編制;詢價、尋料、尋找合適的供應商;與供應商談判、協商與溝通;訂購貨物,簽訂合同;貨到按合同辦理結算等手續;對采購業務進行績效考核等。課程在確立制造類企業、商業服務類企業和行政事業單位3種組織采購業務處理的3個學習情境的基礎上,通過梳理不同組織采購業務處理的典型工作任務,按照采購工作流程特點,并結合每種組織采購業務的特點和工作流程,確立每個學習情境的學習任務。
(五)利用實訓設施,開展仿真教學課程利用物流實訓室、沙盤模擬實訓室、用友ERP系統操作實訓室等多個校內實訓室和校外企業實習實訓基地,實訓設備與企業采購業務處理工作要求一致,實訓實習內容與組織采購管理
崗位任務相同,做到課堂教學環境仿真化,組織崗位環境教學化,使學生處于仿真和真實的職場情境中訓練與學習,實現學習環境與工作環境一體化。例如,在以往的教學中,采購業務流程按照模塊化的方式進行課堂教學,學生缺乏系統思考。開展仿真教學以后,選取一個組織的真實采購項目,通過采購項目的不同環節的具體操作,將企業采購全過程系統化地展現在學生面前,學生如身臨實“境”,并通過ERP系統的核算,真正體會采購業務的全過程及其對組織運營的影響,樹立現代采購觀念。課程從一開始的供應鏈管理到采購管理再到現在的采購業務處理,經歷了從注重理論教學到注重實際技能的轉變,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理論課占的比重在逐漸下降,理論課的教學以夠用、實用為原則;二是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的融合,將原來的理論部分融合到三個學習情境之中,或者融合到具體的學習任務之中,分解到具體的實踐課程之中,體現以學生學會“做事”為主,在學會“做事”的基礎上理解理論知識。
(六)課程評價模式立體化
實施多元評價目標、多元評價主體、多元評價方式和多元評價時空的立體化過程評價體系。根據采購崗位所需知識、技能、素質目標,確定考核目標和考核體系。評價主體有自評、小組互評、教師評價,評價方式注重知識、技能、素質目標考核,評價過程貫穿整個學習期間,以工作過程(學習任務)的完成情況、實際業務處理能力等為過程考核的重點,結合期終結果考核,確定最終評定成績。
三、結束語
高職高專類課程的教學應該以學生為主體,注重實踐和運用,注重“與工作過程相聯系”。基于工作過程系統化的采購業務處理課程通過對行業、企業采購崗位的典型工作任務的梳理,確定了三種學習情境,根據不同組織的不同特征確定每個學習情境的具體任務,課程內容的選取和序化以“完整工作過程”為參照物,對傳統的課程結構進行了顛覆性改革,為學生營造真實的情境,有利于提高學生的職業能力。
作者:王建林 王惠霞 李志 單位:廣東科學技術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