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前瞻性護理質量管理在急診中的應用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目的探討急診科室中開展前瞻性護理質量管理模式的效果。方法選取本院2016年7月~2018年7月收治的急診患者100例進行分組研究,利用隨機數表法分組,每組50例患者。對照組按照急診科常規護理措施處理,而觀察組在急診護理中實施前瞻性護理質量管理模式處理。記錄兩組患者急診反應時間、護理差錯、護理糾紛事件,并評價護理滿意度評分,予以統計學分析。結果觀察組患者所用的急救反應時間要比對照組更少,護理滿意度評分顯著高于對照組,護理差錯、護理糾紛事件發生率要比對照組更低,兩組比較差異顯著(P<0.05)。結論急診科室中開展前瞻性護理質量管理模式處理,不僅可以縮短急診反應時間,減少護理差錯與護理糾紛事件,而且可以使得患者對護理更滿意,值得應用。
關鍵詞:急診;前瞻性護理質量管理模式;護理滿意度;護理差錯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取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2016年7月~2018年7月收治的急診患者100例進行分組研究,利用隨機數表法分組,每組50例。對照組:男性27例、女性23例;年齡23~75歲,平均(50.8±2.4)歲;疾病類型包括心衰13例、急性心肌梗死12例、急性腹痛7例、多臟器功能衰竭6例、上消化道出血12例。觀察組:男性28例、女性22例;年齡25~78歲,平均(50.5±2.7)歲;疾病類型包括心衰12例、急性心肌梗死12例、急性腹痛8例、多臟器功能衰竭7例、上消化道出血11例。在前述性別與年齡及疾病類型上對比無顯著差異(P>0.05),具有可比性。納入標準:臨床資料完整,本人和(或)家屬簽署知情同意書。排除標準:不愿意配合研究,精神障礙或意識異常,無法獨立完成問卷調查。本研究經本院醫學倫理委員會批準通過。
1.2方法
1.2.1對照組
本組患者接受急診科常規護理質量管理,接診患者后采取快速吸氧處理,并監測心電圖情況,完善分診前的準備。
1.2.2觀察組
本組患者開展前瞻性護理質量管理模式處理,具體如下:①接診護理:要求3min內完成接診響應工作,及時安排救護車出發,在接送途中車內醫護人員及時和發現患病者的路人或者家屬進行溝通,維持有效聯系,電話中詳細對患者此時的狀態進行詢問,包括體征、病情、病程,并了解他們的病史、過敏史等。指導患者平臥,盡量多休息,以良好的體力等待救護車達到。②急診轉運護理:救護車達到后,醫護人員要及時對患者的生命體征進行評估,并對病情做初步判斷,明確所需的急救藥品,及時治療,完善心電圖監測與吸氧等處理。若患者疼痛劇烈難以耐受,則按照硝酸甘油片舌下含服方案處理,若依舊無效則予以嗎啡鎮痛。有心臟驟停者則及時予以心臟復蘇處理。在轉運患者時,嚴密對他們的生命體征與心電圖進行監測,及時發現Q波與T波異常。此外,對患者家屬進行安慰,緩解他們的負面情緒,特別是恐懼、擔憂、焦慮等。③院內轉運護理:入院后以設備全方位評估狀態,根據結果明確所需的轉運設備、藥物,并動態監測生命體征。及時對意識清醒患者及時健康宣教,盡量促使患者配合治療與護理。在轉運期間,電話告知科室患者信息,初步制定救治措施。轉運過程中減少移動與搬運,避免擔架搖晃。意識清醒者要實施心理疏導,提高戰勝疾病的信心。④急診室護理:進入急診病房后,協助患者擺好體位,盡量以舒適為宜,嚴密監測生命體征,意識清醒者及時詢問主觀感受,若有嚴重突發情況及時搶救。及時告知急診人員病情信息,以便合理安排后續治療。
1.3觀察指標
記錄兩組患者急診反應時間、護理差錯、護理糾紛事件,并評價護理滿意度評分,予以統計學分析。
1.4評價標準
護理滿意度評分按照自制滿意度問卷調查,問卷總評分0~100分,評分越高則表明患者對護理越滿意。1.5統計學處理本研究數據應用SPSS22.0處理,采取n(%)表達計數資料,實施χ2檢驗,采取sx±表達計量資料,實施t檢驗,當檢驗值P<0.05時,評價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對兩組患者急診反應時間與護理滿意度評分比較分析
觀察組患者急救反應時間要比對照組明顯更短,護理滿意度評分顯著高于對照組,差異顯著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對兩組患者護理差錯、護理糾紛事件發生率比較分析
觀察組并無護理差錯與護理糾紛事件,而對照組則有發生,組間差異顯著(P<0.05)。
3討論
急診科室接待的患者有著病情危急、復雜及人流量大等特點,制定科學有效的護理措施對于提高急診科室搶救效率有著積極的意義[3]。急診患者疾病類型較多,病情復雜,且合并癥較多,護理模式和患者身體健康直接相關。常規護理模式已經難以滿足新時期的需求,為此需要不斷探尋新型護理模式才能提高護理質量,改善預后效果[4]。急診護理質量管理成為急診科比較重要的工作之一,常規護理管理效果不佳,隨著前瞻性護理質量管理模式在一些科室中取得了不錯的效果,本院也將其應用在了急診患者中,初見成效。在本次研究中就收治的100例急診患者分組研究,對照組按照急診科常規護理質量管理處理,而觀察組開展前瞻性護理質量管理模式護理管理,結果顯示觀察組患者急救反應時間短于對照組,護理滿意度評分顯著高于對照組,護理差錯、護理糾紛事件的發生率要比對照組更低,兩組差異顯著(P<0.05)。通過前瞻性護理質量管理除了可以更好地縮短急診反應時間,明顯改善護理質量,甚至可以避免護理差錯、護理糾紛,從而提高了急診搶救效果,保障了患者的生命安全[5]。為了盡量提高護理質量,在實施前瞻性護理質量管理模式期間,應注意以下問題:①重視急診室,醫院急診科室具有較高護理風險,患者病情危重,急癥、重癥、危癥患者較多,這些疾病容易發生并發癥,增加護理難度,導致護理人員護理工作量增多,采取前瞻性護理質量管理模式處理可以促進護理工作有條不紊開展,避免慌忙出錯的現象[6]。②急診患者需及時有效救治,任何環節發生差錯都可能延誤最佳治療時機,威脅患者的生命安全,為此護理人員要不斷提升自己的護理操作技能,才能更好地滿足患者的需求,使得護理質量得到改善[7-8]。綜上所述,急診患者病情危急,處理難度較大,對護理需求較高,急診應用前瞻性護理質量管理模式處理,不僅可以縮短急診反應時間,減少護理差錯與護理糾紛事件,而且可以促進護理質量的提高,值得應用。
參考文獻
[1]王芳,宗淑君,胡士麗,等.前瞻性護理在骨科老年長期臥床患者的臨床研究[J].臨床研究,2016,24(12):146-147.
[2]房海燕.前瞻性護理模式在急診外科護理管理中的效果觀察[J].北京醫學,2015,37(10):1006-1008.
[3]居雪婷.前瞻性護理對預防急診搶救室危重患者新發壓瘡的作用[J].內蒙古中醫藥,2017,36(1):172.
[4]馮乖娟.急診外科護理中前瞻性護理模式的臨床觀察[J].臨床醫學研究與實踐,2016,1(25):179-180.097.
[5]馬蓉,羅俊萍.前瞻性護理質量管理模式在急診內科護理管理中的應用研究[J].養生保健指南,2018,17(10):234.
作者:裴理輝 柴宇霞 陳倩 單位: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