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務員期刊網 論文中心 正文

    淺談古田臨水宮建筑藝術與文化

    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淺談古田臨水宮建筑藝術與文化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淺談古田臨水宮建筑藝術與文化

    摘要:文章通過對福建閩東古田臨水宮的建筑藝術形態進行深入的分析研究,指出臨水宮既包含了中國傳統道教文化特點,同時又融合了閩東鄉土文化的基因,進而逐漸形成了獨具特色的祠廟建筑形態,對閩東鄉土建筑藝術與文化研究有著重要的學術價值

    關鍵詞:閩東;古田臨水宮;建筑藝術;道教文化;鄉土文化

    近年來建筑學界對于“鄉土建筑”的關注越來越多,祠廟建筑作為最能體現“鄉土建筑”特質的一種建筑形態,自然是研究的重點。《左傳》曰:“國之大事,唯祀與戎”,在祭祀禮儀根深蒂固的中國古代社會,祠廟的重要性可見一斑。祠廟是漢民族祭祀祖先或先賢,以及供奉神靈的場所,通常采用廟堂式建筑形式。散見于廣闊富饒的中國大地上的祠廟建筑,因地域的區別,在建筑藝術與文化上各具特色。本文僅以福建閩東古田縣臨水宮為例,對其建筑藝術形態進行深入分析,探究道教文化和鄉土文化對臨水宮建筑藝術形態的影響,進而為閩東鄉土建筑藝術與文化研究提供一定的參考。福建閩東區主要涵蓋福州、寧德兩大地區。古田縣為傳統“福州十邑”之一,1970年被劃歸寧德地區。古田臨水宮就坐落在古田縣大橋鎮中村,是祭祀道教女神陳靖姑的廟宇,也是海內外臨水文化的發祥地。它始建于唐貞元八年(792年),距今已有1200多年的歷史,現存建筑風貌主要為清光緒元年(1875年)修建。全宮分為前后左右4殿,總占地超過8000㎡,僅主宮就有4000㎡。臨水宮坐北朝南,依山而建,參差錯落,與群山疊嶂相互輝映,極其磅礴大氣,雄偉壯觀。臨水宮建筑為土木結構,重檐歇山頂,宮內處處雕梁畫棟,精美至極。古田臨水宮作為閩東祠廟建筑藝術的典范,2013年入選第七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一、古田臨水宮的建筑藝術形態

    從藝術形態上看,建筑是由結構、造型、立面、空間、色彩以及裝飾等要素組成的集合體,它受到所處的自然氣候、地理環境、生活習俗、宗教信仰以及審美觀念等條件影響,通常帶有明顯的地域性和功能性特征。

    (一)建筑形態

    1.建筑結構與構架福建閩東地區地處亞熱帶季風氣候區域,潮濕多雨,常年受到臺風等災害的影響,同時它又處在我國東南地震帶上,因此房屋的結構與構架顯得至關重要。古田臨水宮主要為土木結構,整體建筑由木構架支撐,磚土砌筑外墻圍合。建筑構架設計采用閩東民居常用的“穿斗式”和“抬梁式”相結合的形式,穩定性強,柱間用梁、枋相連接,再輔以雕刻精美的斗拱、撐拱、雀替等構件固定,既有裝飾效果又起到加固構架的作用,能有效地預防臺風、地震等自然災害。2.屋頂構造和形式古田臨水宮為重檐歇山頂,屋頂相互穿插,高低相疊,交織錯落地結合在一起,起伏跌宕,像一座建在山腰的龐大宮殿,十分壯觀。廟宇的屋頂體量巨大、造型獨特,屋頂的飛檐呈現出極度夸張的弧形,兩端翼角高翹,“如鳥斯革,如翚斯飛”,使原本寬大下壓的屋頂產生一種向上的動勢,巧妙地化解了大屋頂帶來的壓抑感,讓人在視覺空間心理上產生輕松愉悅的感受。屋頂正脊和檐角到處都是龍、鳳、獅子、虎豹、大象、仙鶴等祥禽瑞獸泥塑,形象生動,姿態萬千(圖1)。屋面整體采用小青瓦覆蓋,平緩舒展,整齊劃一,隨著屋頂的高低起伏,陰陽向背,產生不同形狀、明暗、色彩的變化,在統一中形成了微妙的空間構成關系。3.立面及造型要素古田臨水宮的山門采用中國傳統的牌坊式門樓造型(圖2),氣宇軒昂,意義深刻。墻脊為五山跌落式,下方用華麗的裝飾邊框修飾,裝飾有精美道教題材的彩畫和泥塑。廟門為青石門框,方正大氣。左右兩側刻有一副“廟貌壯千秋鼎新有像,母儀昭百代坤厚無疆”青石雕刻對聯,表達了古田人們對臨水夫人陳靖姑的歌頌。廟門正上方為“敕賜臨水宮”直匾,兩側為天官賜福雕刻,顯示了廟宇的身份和地位。廟門兩邊的紅墻上分別刻有一塊雙龍搶珠、虎豹臨泉的精美浮雕,造型準確,形象逼真。臨水宮山墻樣式豐富,有平行跌落式、弓形、云形、鞍形等,形態各異的墻脊通過高低不同的穿插搭配,豐富了建筑的立面曲線,給人以強烈的感染力。不同的造型給人或輕盈活潑、或嚴肅莊重、或玲瓏小巧、或氣宇軒昂的視覺感。這種建筑立面特征是典型的傳統閩東民居的風格樣式,體現出濃郁的鄉土建筑文化氣息和人們審美情趣。4.建筑空間與布局從空間布局與設計上看,古田臨水宮分為前后左右4殿,前殿為主殿,內設有古戲臺、鐘鼓樓、拜亭和大殿等建筑,后為梳妝樓和三清殿,左右側分別為婆奶殿和太保殿(圖3)。不同空間功能分區明確,既是一個整體,又是獨立的空間,動靜分明。各殿建筑造型各異,營造出一個神圣莊嚴的建筑群。臨水宮遵循道教宮觀祠廟乾南坤北,坎離對稱,尊者居中的原則而布局,坐北朝南,以縱面深、橫面窄的態勢將主體建筑和附體建筑有機的串聯在一起,體現了以中軸線為基準,組合有序的建筑空間。古田臨水宮采用“巧于因借,就地成形”的思路,巧妙地利用客觀的自然環境進行設計建造,體現了道教“天人合一”的宇宙觀。特別是從建筑群整體空間角度看,其組合方式隨著山勢的變化,高低錯落,層次分明,再加上單體平面組合自由靈活,空間形式變化巧妙多樣。5.色彩構成及表現古田臨水宮的建筑和裝飾色彩構成及表現以紅色和青灰色為主。紅色作為墻體基色,象征著高貴、吉祥、喜慶;落地構件均為青灰色的花崗巖石和青石,屋面也都是青色板瓦,代表了莊嚴、穩重、剛毅的寓意。紅色在青灰色的襯托下艷而不燥,青灰色在紅色對比中沉而不悶,兩者和諧統一。宮內木構件有的部分使用紅色大漆髹飾,有的部分采用素髹工藝保留木頭本色,還有的采用彩繪手法,彩繪色彩上多使用暗而莊重的深綠、鈷藍、孔雀藍等顏色,避免過于富麗堂皇,追求道教自然樸素的意境,同時突出宗教建筑的神秘和莊嚴的氣氛。

    (二)古田臨水宮的建筑裝飾藝術

    傳統建筑裝飾是建筑藝術中的一個重要部分,它所表達的裝飾藝術內容和風格對于建筑形式和人文精神的表現有著巨大的影響。古田臨水宮裝飾上充分展現了閩東地域的文化藝術形態,采用閩東地區傳統的雕刻、彩繪、泥塑、髹漆等多種工藝的手法,因地取材,因材施藝,靈活運用,技藝精湛,重點突出人文精神的傳遞。1.裝飾題材與文化內涵古田臨水宮的建筑裝飾以歌頌陳靖姑信仰,體現道教思想文化為核心,通過廟宇的雕刻、壁畫、泥塑等建筑裝飾,形成了一種神秘、莊嚴的宗教氛圍,也反映了古田人民的道德標準、價值觀念、宗教信仰和愿望追求。宮內的裝飾題材主要以道家仙人、道經故事、各種神獸、仙境、法寶等為主,帶有濃郁的道家神化色彩和強烈的宗教震撼力,從視覺心理上引導人們對仙界產生向往之情,進而強化了他們向道的信念;也有代表中國傳統道德觀的歷史典故,如“千里走單騎”“趙子龍單騎救主”等,皆在宣揚“忠、義、氣、節”等倫理美德,具有“成教化、助人倫”的積極作用;還有部分是動物、植物、民間器物等圖案、符號裝飾,利用諧音,通過假借,表達了世人美好的愿望,體現了古田淳樸的民風民俗。2.工藝技法與傳承古田的裝飾工藝世代相傳,圖案設計呈現出獨特的地域性。例如當地的祠廟頂棚裝飾通常設計有藻井,象征廣闊的天宇,其建造和裝飾及其復雜。古田臨水宮共有5口藻井,以古戲臺覆蓮藻井最為典型(圖4)。藻井層次結構采用重復著直升——里拽出跳斜升的循環變化,隔層上升縮進的建造工藝,所有構件全部采用榫卯連接,層層疊疊,井然有序,繁而不亂,充滿了節奏感。每一層都有內容豐富、寓意吉祥的精美的雕刻和彩繪作品,從下到上依次為云水紋圖案側板、裝飾小斗拱、垂花額枋、花卉、神獸主題8格雕花板,頂心象征太陽,正中央是一朵覆蓮雕刻,代表著圣潔光明,古田民間還傳說其有“避火”的作用,帶有強烈的民俗文化色彩,是集力學、美學、工藝為一體的藝術精品。

    二、古田臨水宮的建筑文化

    建筑是文化的具象形式,反映著一個社會、民族的物質文化水平、社會制度、宗教信仰、風俗習慣等,各種文化因素對建筑起著決定性的作用。對古田臨水宮建筑所包含的文化因子進行研究,將有助于我們更深刻地理解其建筑形態的成因。

    (一)道教文化

    古田臨水宮是典型的道教廟宇建筑,它的基本形制、建筑特征、裝飾藝術以及審美風貌都是由道教文化自身的特質所決定的,通過建筑的形態具象化地傳達著道教哲學思想、審美特征以及價值觀念,從而體現出宗教莊嚴神秘的文化氣息。臨水宮地處偏遠的山區,背山面水,山林清幽,風景優美,氣候宜人,符合“山環水抱必有氣”的道教哲學,承載了道教遠離塵俗、得道成仙的信仰追求。宮中隨處可見的道家題材建筑裝飾,共同營造出一個自然清凈、超凡脫俗、與世隔絕的人間仙境。同時,臨水宮作為一種存在于現實社會中的道教文化載體,它又不能完全脫離世俗生活。為了適應生存環境,謀求自我發展的“現實需要”,更好得吸引和教化信眾,在建筑和裝飾的表現形式上將道教文化、民俗文化有機地融合在一起,即強調傳統道德觀,又迎合百姓心理愿望,具有鮮明的民族文化特色,顯示出道教文化“入世”的一面。

    (二)鄉土文化

    傳統的鄉土社會是以血緣與地緣關系為基礎而建立,形成了地域性的民間習俗、宗教信仰、價值取向和生活方式等鄉土文化,同時構筑了以鄉土文化為背景的建筑空間。鄉土建筑既是一個物質實體,也是一種文化載體,深深地融入了當地資源、文脈和生活,是鄉風、鄉俗、鄉情的物化與凝固。古田縣地處閩東山區,受自然環境和交通條件的制約,使之形成了獨特的鄉土文化。無論四時節氣、逢年過節,還是姑娘出嫁、成人禮儀、孩子出生等都要進行祭祀活動,千百年來這種樸素的民間習俗代代相傳。尤其是陳靖姑信仰,承載著農耕社會中的許多生產習俗活動,形成了閩東地區一種影響廣泛、具有鮮明特色的文化信仰。臨水宮植根于這樣土壤中,逐步形成了建筑、裝飾等有形文化與神話、祭祀、民俗等無形文化,潛移默化地影響著當地百姓的思想意識和行為,具有濃厚的鄉土氣息。

    (三)禮制文化

    《論語•為政》中曰:“道之以德,齊之以禮”,禮是中國封建宗法制度的核心內容和具體體現。作為弘揚禮制精神的祠廟建筑就是為了維護這種制度和道德人倫秩序所建造的,具有嚴格的等級性。至唐起,歷朝歷代對臨水夫人陳靖姑的敕封多達數十次至多,陳靖姑也從民間神靈成為欽定神明、護國之神,其影響力非常大,尤其是清道光、咸豐兩代皇帝敕封陳靖姑為“陳太后”“順天圣母”之后,臨水宮成為帝王的宮廟,在建筑禮制等級上達到空前的高度。為了突出高貴的地位,臨水宮建筑形態參照中國唐代皇家宮殿建筑的風格、格局進行建造,高大威嚴、雍容華貴,并且大量采用龍的造型圖案裝飾,體現了皇家宮廟至高無上的氣勢。臨水宮除供奉陳靖姑外,還供奉著林九娘、李三娘、楊太保等各路神仙,神仙等級和地位也是參照傳統宗法等級制度進行劃定,神祀所安排位置的非常講究,對建筑整體布局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三、結語

    古田臨水宮是閩東祠廟建筑文化的標志,是多種建筑與裝飾藝術風格的綜合性創造,是中國道教文化與地域性鄉土文化的交流與融合,隨著社會與文化的發展逐漸形成了獨特的一種祠廟建筑形態。古田臨水宮的建筑藝術與文化離不開閩東地域這塊土壤,它是閩東鄉土建筑歷史的見證,凝聚了閩東鄉土文化的精華,是當地人民集體智慧的結晶,從這個意義上對臨水宮進行研究分析具有非常重要的學術價值。現在它已然成為了一種歷史遺跡,一種文化遺產,我們要時刻抱著“尊重歷史、留住歷史、研究歷史”的態度去珍惜對待它。

    參考文獻:

    [1]戴志堅.閩臺民居建筑的淵源與形態[M].福州:福建人民出版社,2003:28.

    [2]樓慶西.中國傳統建筑文化[M].北京:中國旅游出版社,2008:9.

    [3]耿紀朋,鄭小紅.道教建筑——宮觀祠廟的文化內涵考略[J].中華民居,2014(7):153.

    [4]陳晶.古田縣臨水宮建筑群的設計思想與空間格局[J].黎明職業大學學報,2013(2):81-84.

    [5]羅明,柳肅.湖南省文廟建筑裝飾藝術探析[J].裝飾,2012(4):137.

    [6]李夢雷,李曉峰.社會學視域中的鄉土建筑研究[J].華中建筑,2003(4):50.

    [7]郭武.“‘出世’與‘入世’:道教的社會角色略論”[J].宗教學研究,2014(4):17.

    [8]楊新磊,高賀勝.試論鄉土建筑作為文化尋根的重要途徑[J].西安建筑科技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4(2):59-60.

    [9]冷先平.黃陂大余灣傳統民居建筑及其裝飾圖形的文化資本屬性探析[J].藝術與設計(理論),2015(3):90-92.

    作者:王雋彥 單位:福建工程學院 建筑與城鄉規劃學院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欧美成人永久第一网站| 亚洲免费成人网| 国产69久久精品成人看| 国产成人做受免费视频| 色综合天天综合网国产成人| 日本成人免费网站| 国产AV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欧美成人免费全部色播| 国产成人午夜高潮毛片| 青青国产成人久久91网站站| 成人免费区一区二区三区| 国产免费69成人精品视频| 成人深夜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综合一区77| 成人欧美一区二区三区黑人3p | 91成人午夜在线精品| 成人小视频在线观看| 亚洲综合国产成人丁香五月激情| 欧美成人午夜免费完成| 亚洲成人app| 国产成人福利精品视频| 成人妇女免费播放久久久| 97超碰精品成人国产| 亚洲av无码成人精品区狼人影院| 国产成人精品视频一区| 成人片黄网站色大片免费| 亚洲国产成人久久综合碰碰动漫3d| 国产精品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成人免费777777| 国产精品成人观看视频国产奇米| 成人午夜又粗又硬有大| 成人国产精品一区二区视频| 无遮挡韩国成人羞羞漫画网站| 欧美一区二区三区成人片在线| 欧美成人三级一区二区在线观看| 久久精品成人一区二区三区|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成人片久久| 亚洲av成人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 亚洲精品成人区在线观看| 亚洲欧美成人完整版在线| 亚洲国产成人av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