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小學語文滲透心理教育嘗試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一、教師必須具備一種常態的健康心理
教師對自己從事的事業、對集體每一個學生都要有一種常態的愛,一種責任,讓自己的每一節課都帶有微笑。教師要了解學生,了解不同年齡階段、同一年齡階段不同學生以及同一學生不同狀態下的心理需求,把快樂給學生。另外,對學生不合理的需求,教師要加以引導、教育,使其明確努力方向。教師在對學生的教育中要以身作則,要求學生做到的,教師首先要做到,因為一個陽光、智慧的教師一定能夠帶出一批陽光、智慧的學生。
二、改變以往課堂教學組織形式,促進學生個性良好品質的形成
隨著年齡的增長,部分學生性格漸趨于內向,還有一部分學生生性膽小,在課堂中不愿積極主動地舉手發言,如果老師還用傳統的教學方式去組織教學,那么,課堂一定會出現沉寂的現象,因此,提高學生課堂學習的主動性對培養學生良好個性品質是非常必要的。
1.課堂上學生的發言可以無需舉手,啟用:“自由發言制”。這也是對傳統的“舉手發言制”教學的挑戰,這種“自由發言制”極大地創設了民主、平等、親密、自由的課堂范圍,使學生的合作意識、競爭意識和創新意識得到了激發,學生在課內活躍,在課外活潑,個性得到了充分張揚。
2.采用自主、合作、探究性的課堂學習模式。讓學生由被動向自主(自我管理、自我參與、自我學習)轉化。在合作形式上采取小組合作、師生合作,這樣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會大大提升。
三、優化課堂教學方法,創設愉快和諧的教學氛圍
1.多用激勵性評價。教學中的評價要關注每一個學生生命的活力,使用多元化的標準,體現鼓勵性原則,充分肯定他們的每一點進步,使其增強自信心,形成積極的自我觀念。
2.創設成功情境。教學活動的設計要面向全體學生,有層次性,為每個學生創設一種經過努力就能達到的成功情境。讓不同層次的學生在學習過程中不斷產生成功的體驗,從而激發他們不斷進取的學習動力。
四、立足于語文綜合性學習及口語交際教學,鑄造學生健全人格
《義務教育語文課程標準》中明確指出:“語文課程應重視提高學生的品德修養和審美情趣,使他們逐步形成良好的個性和健全的人格?!闭Z文綜合性學習及口語交際教學是鑄造學生健全人格的一個很好平臺。例如,我們可以利用“這就是我”綜合性學習,精心組織活動,在提高學生語文能力的同時,幫助學生正確認識自我,幫助學生提高自信心。結合綜合性學習“成長的煩惱走”精心組織活動,讓學生在活動中學會正視和理解自己的情緒,恰當地表達、控制、處理自己的情緒,養成積極、樂觀的生活態度。
總之,在語文課堂教學中關注學生的心理健康,不是讓語文教師脫離語文教學去進行心理健康教育,而是要求語文教師在語文課堂教學中,立足語文學科特點與學科規律,去尋求兩者的結合點。在語文課堂教學中,我們有責任運用心理學的理論和技術促進學生認知、情感、意識與行為的發展,促進學生人格的健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