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科技教育培育學生求真精神探究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當今世界,科技不僅以“可上九天攬月,可下五洋捉鱉”的巨大力量推動人類社會發展,也以“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的方式潛移默化地改變人們的日常生活、學習和工作,科學精神和科技素養越來越成為優秀青年的必備素質??茖W教育關注的不僅是知識、技能的傳授,更是品格與精神的培養。
潞河中學在科學教育方面擁有優良傳統,以中國探月三期工程總設計師胡浩為代表,潞河中學的優秀畢業生活躍在國家科技創新的前沿。多年來,圍繞學生求真精神和創新素質的培養,潞河中學在科技教育工作上下足功夫。
一是樹立了“激發志趣,培養習慣,學會知識,掌握方法,訓練思維,增加體驗,提高能力”的七大教育目標,構建了包括國家課程、科技選修課程、學生科技社團、研究性學習、綜合社會實踐活動和拔尖創新人才培養工程在內的學??萍冀逃笳n程系列。
二是抓住科技教育的主渠道——課堂,采取在教師指導下,由學生自己“再發現”“再創造”的探究式學習方式,鼓勵學生獨立發現問題,提出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學校力求在日常課堂教學中保護和激發學生的問題意識、探究欲望、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
三是重視校本選修課程的作用,每學期開設物聯網創新實驗、汽車模擬駕駛等70余門“自助餐”式校本選修課程,滿足學生科技學習需求,培養學生科技特長,開發學生科技潛力。
四是積極支持學生科技社團建設。機器人小組、電視片編導與制作小組等40余個學生社團已經成為潞河中學學生在科學海洋里自主探索的“科考船”。
五是組織各類科技活動,依托科技節、學科競賽、中外文化交流、社會實踐周和專題講座等活動,讓學生感受科技魅力,進行科技實踐,增長科技知識,展示科技特長。
六是開展拔尖創新人才培養實驗。學校與清華大學、中國科學院等高校和科研院所建立了“翱翔計劃”協作體,為學生打造可以在科學家身邊成長的“翱翔平臺”,帶領學生走進高校實驗室,進行科技創新課題研究。
七是與友鄰學校共享科技教育資源,建立“潞河中學初中教育聯盟”等六個協作體,發揮示范作用,加強學校間的交流、合作,促進通州區科技教育不斷提升。
八是開展科技項目課題研究,如可持續發展教育實驗研究、數字校園建設與應用研究、基于手持移動終端的云學習方式研究等,為學生在自己感興趣的科技領域進行深入學習創造機會。
九是融合校內外資源,增加4150余萬元科技設備設施投入,同時不斷強化師資力量,為科技教育提供有力的“雙保險”。
科技教育推動教育教學理念的變化,拓展教育教學的視野與疆界,改善學與教的行為方式和方法,為學生創造廣闊的活動空間和實踐舞臺。伴隨教育教學改革的步伐,潞河中學豐富多彩的科技教育活動讓學生的學習從課上到課下,從校內到校外,從被動到主動,從書本到實踐,從封閉到開放,從接受式到發現式,從只重單純認知到走向整體生命體驗,發生了深刻改變。
作者:祁京生 單位:北京市通州區潞河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