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標準計量研究所的經營管理改革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作為現代計量工作的實施和管理代表,標準計量研究所承擔了不可推卸的社會責任。從社會發展的剛需出發,探討了如何激發市場活力,讓標準化計量工作既有社會效應,又有法律內涵。
關鍵詞:計量研究所;科技;體質改革;思考
0引言
標準計量工作,不是簡單的測算和量算工作,這是與法律法規有關的技術工作。作為標準計量研究所,核心目標就是保證計量工作的公平公正,并為計量工作提供服務和支持。面對科技體制改革,研究所必須緊跟時展,認真策劃和實施改革工作,滿足現代社會的發展需求。
1改革定位
2015年,國務院印發《深化標準化工作改革方案》(國發[2015]13號),方案中指出,我國現階段的標準化工作還存在管理滯后、工作重疊、效率低下、體系不合理、工作推進不力等各種問題。分析發現,這些工作上的問題主要還是因為政府和市場沒有密切聯系,在工作中未實現交叉協作。為此,《方案》提出構建新型標準體系,以市場為導向,實施科技體制改革,滿足市場行業的發展需求,只有這樣,才能激發政府職能,優化政府管理。
2標準計量管理工作改革的可行方案
2.1關于標準、計量、質量一體化的問題
世界經濟一體化進程的加快,要求計量工作也應與時代接軌,與國際接軌。為此,研究所工作人員應認識到標準計量工作與質量管理工作的整體性。目前,國內還存在對標準、計量、質量三者的管理中,認識和管理不統一的問題。為此,政府應積極參與管理,落實標準、計量、質量管理的標準化,簡化管理結構,以免重復建設。
2.2標準計量科技隊伍建設和人才培養
很多事業單位都存在人員結構失衡、人才缺乏和專業知識不足、管理思想落后等問題,標準計量研究所也不例外。改革的重點還是人才,實施科技改革,必須實現人才優化,加強人才培養。所以,研究所在適應改革的過程中,人才改革是關鍵,抓好學術和技術梯隊的組建,培養和造就不同層次的跨世紀學術和技術帶頭人。
2.3關于標準計量工作面向市場的問題
如今,改革開放已經40年了,企業和單位,在科技改革的過程中都總結出了自己的一套經驗。最終還是達成共識,科技體制改革,必須面向市場。標準計量研究應該結合市場發展的各個方面,例如交通、教育、醫療等等,這些不僅是利國利民的建設,更是國家發展的剛需。實現與市場的結合,不僅能創造社會價值,還能產生經濟效益。面臨新的改革,機遇與挑戰并存,我們要合理定位,認真思考,走出適宜國計民生的科技體制改革之路。
3標準計量改革的反思
3.1激活市場對科技體制改革的動力
從社會發展的剛需出發,激發市場活力,挖掘市場的發展空間,讓標準化計量工作既有社會效應,又有法律內涵。從我國的實際情況來看,團體標準和企業標準是新型標準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必須通過法律手段為其正名,同時明確二者與政府層面的區別,確保各自的標準能得以實施,并互補沖突。對于應該執行哪一類的計量標準,答案必須是明確的,這是保證標準能夠落實的根本原則。其次,企業在執行計量標準時,不能以付出嚴重代價為前提,標準的出現應該是給他們未來帶來利益的,且不會影響他們的發展,只有便利又科學的標準,才能獲得推崇和實施。但現下的實際中,企業在執行計量標準時,并沒有得到實惠,或者說沒有得到政府的扶持,為此,企業并沒有真正的行動起來,也沒能激活市場科技體制改革浪潮。
3.2維護好標準實施的各項關系
如今,政府提倡購買服務,并鼓勵企業和行業自行制定標準,加強管理,在符合市場導向和法律法規的前提下,優化自身的行業標準化管理,所以當前強制性標準不斷整合精簡、團體標準萌發,但這些情況從另外一方面來講,又會影響到國家標準體系的建設。問題就在于政府應該進行合理引導,消除不良影響。標準與產業發展之間有密切聯系,因為有詳細的標準,才能促進行業發展,是符合市場經濟體制工作的創新內容。隨著標準化工作改革深化發展,政府在標準領域簡政放權,在科技體制改革方面積極完善與產業發展的聯系,重視行業在計量標準中的重要作用,并著力構建新型標準體系,必將為加快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動產業轉型調整升級提供更加強大的標準支撐。
4結語
現代科技體制改革是一項利國利民的重要舉措,標準計量工作在國家建設的各個部分都能起到重要作用,并在法律法規的支持下,實現完善的計量服務,為行業提供標準化管理依據,健全市場環境,促進國家經濟建設。從標準計量研究所的方面來說,要積極響應國家的科技體制改革政策,加大投入,積極面向市場和企業,在利于自身發展的同時,做好社會服務、國家服務。
參考文獻:
[1]梁凡.對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問題的一些思考[J].企業科技與發展,2014(20).
[2]曉洲.讓科技創新在體制改革中釋放紅利—新昌全面開展科技體制改革試點工作[J].今日科技,2014(12).
作者:郭亞軍 河北省特種設備監督檢驗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