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班主任在英語教學中融入德育原則淺析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本文主要從班主任在初中英語教學中融入德育的原則和策略出發,并結合當下班主任在英語教學當中的德育教學進行闡述說明。在眾多的學科學習當中,英語是其中的重要一部分,同時初中英語教學也存在一定的難度。因此,英語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不僅要教授學生知識,同時還應當將德育的原則融入其中,從而促進初中階段學生的全面發展。
關鍵詞:初中英語;德育教學;教學發展
德育是教育當中的一項重要內容,具有較高的地位。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要求初中英語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應當堅持以人為本的教學理念,重視德育教學的發展,從而提高教師對德育教學問題的關注度。
一、在英語教學中融入德育的現狀
(一)德育觀念落后
初中班主任在進行英語教學工作的過程中常常會忽視德育教學的融入,未將班級的管理工作作為重點的內容,受到傳統教育思想的影響,使德育教學工作不能順利地進行或開展,并且阻礙了學生綜合素養的進一步提高。受到新時期教育思想的影響,雖然班主任的教育理念得到了一些改善,但是班級的教學工作當中仍然存在著較多的問題,導致德育工作只是流于形式,同時德育工作在班級教學當中也沒有得到進一步落實。
(二)德育內容不完善
隨著網絡技術的不斷發展與升級,在德育教學過程中也出現了很多信息化的教學素材。學生可以通過網絡進行查閱、收集學習資料,教師可以利用網上有趣的知識與信息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同時在學習上也可以滿足學生的需求。網絡道德教育中行為德育是德育工作全新的教育內容,學生可以對于網絡上一些相關的信息發表自己的看法和意見。與此同時,德育工作還得不到實踐,不能從根本上了解德育的主要內容,導致學生降低學習興趣,認為德育工作只是一種形式。
(三)德育素養缺少
當前階段班主任自身的素養存在著較大的差異,部分班主任并沒有意識到自身的行為舉止對學生的影響,只是重視學生的學習成績,并且根據學習成績將學生分為優等生以及學困生,并且對學習成績落后的學生也不會過于關注,導致學生缺少學習的自信心,影響了學生學習以及成長,導致師生之間的距離不斷加大,并且也會使學生對班主任產生厭煩的心理情緒。
二、班主任在初中英語教學中融入德育的原則和策略
(一)英語教師要起到榜樣的作用
初中階段的學生思想已經逐漸成熟,是人生觀和價值觀形成的重要階段,英語教師作為學生接觸最為密切的人,對學生有著重要的影響,有的學生還會出現模仿教師行為的情況。所以,英語教師要注意自身的言行舉止,為學生樹立良好的榜樣,引導學生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品質,在學生的成長過程中起到正面、積極的作用。作為初中英語教師,應當不斷完善自身的德育知識,形成高尚的道德品質,從而能夠在學生面前展現正確的行為準則,從而能夠在日常的英語課堂教學和工作中實現對德育教學的融入。例如,在英語課堂教學中,教師要以嚴謹的態度開展教學活動,以高漲的情緒對英語知識進行探究和分析,從而引導學生在學習中認真對待知識、嚴謹對待學習,使學生能夠積極地對英語知識進行探索,提高學生對于英語知識的積極性。在針對課堂紀律較差的學生,教師要給予正確的引導,通過適當的方法對學生進行教育,切忌出現過激的言辭和行為,要在充分尊重學生的前提下對學生出現的問題進行糾正,使學生能夠深刻意識到自身所犯的錯誤,明確自身不恰當的行為和對其他學生造成的影響。德育教學的開展不僅局限于課堂,教師還要注重在課下和生活中對學生進行德育教學的融入,積極參與到學生的日常生活當中,增強與學生的溝通和聯系,了解學生的真實想法,全面掌握學生的思想趨勢,從而做到及時糾正學生的錯誤,幫助學生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和道德品質。
(二)培養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
在教學中,教師可以結合學生的學習習慣來進行德育思想的有效融入,從而使學生能夠在初中英語的學習中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在初中英語課堂教學當中,教師要充分利用教材中的內容,不斷進行德育知識的融入,從而使德育知識能夠貫穿學生在初中英語學習的整個過程。初中的英語學科具有一定的科學性和自然性,對于學生思維邏輯要求也較高,同時,英語知識中的概念和定義也較多,這就需要學生做到對其有效掌握,了解其中的本質,否則會出現解題思路偏差的情況。所以,教師就可以在這個過程中,注重對于學生做題習慣的培養,使學生能夠形成良好的學習態度。英語當中包含很多家庭生活的內容,生活中隨處可見的小事也會引發學生進行思考。教師要在學生進行題目的練習中,對學生進行提醒,讓學生根據相應的英語依據來進行內容的判斷。通過這種提示的方式,能夠讓學生在題目的解答中,始終以定理作為解題的依據,從而也能夠確保學生解題思維的正確性,讓學生能夠對事物有更加客觀的認識。
(三)科學精神的融入
英語知識中有很多的辯證理論和辯證性思想,并且英語學科所涉及的知識面也較為廣泛,與學生的實際生活更加貼近,在生活中有很多的問題都是需要理論來進行解決,其中也都包含著對立統一的思想,并且在實際生活中的應用也較為廣泛。所以,教師在英語課堂教學當中,可以在這些知識點中充分融入科學精神,使科學精神能夠在學生的學習中發揮作用。在開展英語課程的前期,教師可以通過融入科學精神的方式,來培養學生的思維邏輯,讓學生能夠逐漸形成英語思維,對科學有更加深刻的了解和認識。通過對事物想象和對比,學生很快就能夠明白其中的道理。包括其他英語構建也是一樣的,所以若想實現相應的目標,就要采取具有科學性的方法,只有這樣才能夠使目標更好地完成。同時,在方法的選擇中還要遵循高效、省時省力的原則,確保方法的科學性,通過這種方式能夠有效進行科學精神的融入,還能夠使學生在這個過程中,體會到知識與科學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四)開展多元化教學
德育教學是一個長久的教學過程,應確保其教育的多樣化,避免單一、刻板的教學方式。初中班主任在德育教學的開展中,要結合學校的實際教育環境,不斷深化自身的德育知識理念,使學生能夠在潛移默化中感受德育教學。多元化的教學方式,能夠幫助班主任構建更加豐富、多彩的德育課堂,提高學生在日常學習和生活中對德育知識的關注度。教師還可以通過引導學生自行查閱和搜集資料的方式,增加學生的實踐機會,使學生能夠通過資料搜集的過程中,獲取更多關于德育的知識,促進學生對德育知識的了解和掌握。同時,教師還可以充分利用現代化的多媒體教學方式,為學生提供及時、準確的時政熱點新聞,讓學生對國家和社會發展有更加全面的了解。或者通過學生喜聞樂見的方式為學生進行德育知識的傳授,通過播放具有較強教育意義的動畫和圖片,以及功能性較強的德育游戲,利用學生能夠更有易于理解和掌握的形式,渲染課堂氣氛。教師還可以通過組織演講比賽的方式,讓學生參與其中,從而促進學生自主進行德育相關知識的學習和分析,增強學生對中國人物和英雄事跡的認識,讓學生通過自身的角度對事跡進行闡述和分析,從而使學生能夠從中受益,為學生今后的發展指明方向,促進學生形成正確的行為規范,使學生獲得全面的發展,成為優秀的社會主義接班人。
(五)科學化教學
作為初中班主任,應當在德育工作中與當地的傳統文化相融合,從而增加教學中的實踐活動,讓學生在具體活動中潛移默化地接受德育教學,增強學生對中國悠久歷史文化的了解,這種教育方式不僅能夠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還能夠使德育教學的效率得到提高。教師應當以傳統文化作為教學的活動主題,為學生提供更多了解傳統文化的平臺,例如“QuintessenceofChineseculture”等。初中生具有活潑好動、好奇心強的性格特征,傳統文化活動不僅能夠調動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能夠自主地進行活動,還能夠為學生營造愉悅的學習氛圍,使課堂教學具有趣味性,使學生更好地掌握德育知識。比如,初中班主任可以組織學生進行畫臉譜的實踐教學活動,事先給學生講解關于臉譜的由來和歷史,以及不同臉譜代表的人物形象,使學生能夠充分了解關于臉譜的傳統文化。然后,讓學生通過對臉譜的模仿和創新,畫出自己喜歡的臉譜。教師還可以將學生的作品進行展示,讓學生講解,說出相關臉譜的寓意和自己的想法,使學生能夠真正了解關于臉譜的文化知識。同時,為學生適當講解一些關于京劇的人物情節、特征,深化學生對臉譜知識的了解,使學生能夠在輕松的氛圍中,體會到傳統文化的豐富內涵,提高德育教學工作的效率。綜上所述,在初中英語教學中融入德育的內容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教師在教學活動設計的同時需要學會運用合理的方式,并且結合學生實際的學習情況以及身心發展的特點,從而使學生在英語學習的過程中形成良好的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
參考文獻:
[1]張雯.中職德育教學在英語教學中的實踐性探析[J].英語廣場,2020(3):80—81.
[2]張玉犁.淺論英語班主任在初中英語德育中的融入原則和措施[J].散文百家(新語文活頁),2019(4):190.
[3]徐愛云.英語班主任在初中英語德育中的融入原則和途徑探討[J].時代教育,2015(12):240—241.
作者:張付娟 單位:山東省泰安第六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