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臨床醫學工程師繼續教育工作思考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介紹了臨床醫學工程師的工作職能和現狀,探討了繼續教育工作的方向和方法。應用采樣調查的方法,分析了13家醫院醫學工程科科主任及3家三甲醫院醫學工程科人員構成的基本情況,指出了目前臨床醫學工程專業繼續教育工作具有的優勢和所面臨的問題。結合采樣調查結果,分別從學科建設、技術保障等方面提出了繼續教育的方式、方法,闡明了繼續教育工作對提升醫學工程學科實力、保障醫療安全的重要作用,指明了下一步的發展方向。
[關鍵詞]臨床醫學工程師;繼續教育;學科建設;醫院管理
0引言
隨著醫療事業的發展和醫療改革的持續深入,醫療行業面臨著巨大的挑戰和轉變。在時代變革的要求下,實現醫療器械耗材的科學管理、醫用設備的計量質控和醫工結合的科研開發已經成為醫學工程學科必須承擔的學科任務。新的醫療行業模式中,醫學工程與醫療、護理、臨床藥學已經并列為現代醫院的四大支柱,是醫院醫療質量、醫療安全的技術保障。如何實現專業職能轉變,培養滿足工作任務要求,掌握應用工程理論、軟件技術,能夠與臨床共同開展應用研究的臨床醫學工程師是醫療事業發展賦予醫學工程學科的新任務。
1臨床醫學工程師定義
美國臨床工程協會將臨床醫學工程師[1]定義為:“臨床醫學工程師是指將工程學與管理技能應用臨床醫療保健行業,來保障、幫助和促進患者的醫療和護理的人”。日本凡獲得日本厚生大臣頒發的臨床工程技士資格證書[2],在醫師指導下從事生命維持裝置的操作、維修保養和管理工作的人為臨床工程技士。
2臨床醫學工程師的工作職責
按照臨床醫學工程師的定義及醫療行業的發展要求,必須重新評估和定位臨床醫學工程師的任務、職責。臨床醫學工程師的核心任務不僅包括醫療設備的維修,還包括醫療設備的計量質控、應用安全管理、建立應急保障措施等[3-4]。
2.1設備的合理選型與優化設置
醫療設備及耗材的采購是醫學工程學科的傳統工作職能,設備采購過程中的選型關系到設備使用中的醫療質量,在設備參數確定中必須具有一定前瞻性,結合醫院的規模、技術水平,充分考慮醫院的發展趨勢。采購的新設備應用于臨床前,醫學工程師應首先掌握該設備的應用原理,與設備廠家共同指導臨床科室操作人員進行操作并且在日常使用過程中時常檢查應用情況。
2.2醫療設備應用安全與不良事件監測
醫療設備不良事件是指獲準上市的合格醫療器械在正常使用情況下,發生的或可能發生的任何與醫療器械預期使用效果無關的有害事件[5]。醫療設備事關醫療安全,雖然醫療設備在投入臨床應用前都要經過國家相關管理及技術機構的安全驗證和審批,經歷臨床應用驗證,但在實際應用中由于醫療設備本身故障或操作不當等原因有可能出現對患者造成傷害的不良事件。
2.3故障應急維修和預防性維護
故障的應急維修和預防性維護是臨床醫學工程師的基本技能之一,關系到醫療設備應用安全與質量控制管理的關鍵任務,也是等級醫院評審中明確要求醫學工程部門必須限時完成的工作任務之一。作為臨床醫學工程師,大中型醫療設備是保障重點。必須和相關科室密切配合,關注大型設備的運行狀態和環境。
2.4設備的計量與質控
《中華人民共和國計量法》規定了醫療設備的計量與質控工作是醫學工程專業保障醫療設備安全運行時必須強制執行的工作職能之一。醫療行為侵權訴訟的舉證責任倒置工作對醫學計量工作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6]。臨床醫學工程師與臨床醫療工作者共同承擔醫療風險。因此,定期做好國家規定的設備計量強檢項目的計量檢測,建立健全各種計量檢測網絡和督查體系,建立計量檔案是臨床醫學工程師重要的工作職責之一。
2.5與臨床需求相結合的科研開發
學科建設是科研工作必不可少的重要環節。醫學工程學科作為醫院醫療設備管理、維保部門,承擔著大量日常工作。與科研院所相比較,其缺乏在理論基礎等方面探索的時間和物質條件。但服務臨床、與臨床緊密聯系是醫院醫學工程科和臨床醫學工程師的優勢。只有實踐和臨床相結合,從臨床實踐中發現問題、解決問題才能夠真正探索出一條具有學科優勢的科研之路。
3臨床醫學工程師現狀與繼續教育工作
3.1人員構成
當前醫院醫學工程專業技術人員流失嚴重,人員數量少、技術力量相對薄弱是必須面對的現實情況。表1給出了13家醫院醫學工程科科主任基本情況構成。調查數據顯示,在被調查的13家單位中,38.5%的醫學工程科科主任所學專業為醫學工程,84.6%的科主任具有本、碩士學歷,年齡40歲以下占38.5%,具有中級職稱的占76.9%。表2為3家三級甲等醫院醫學工程科工作人員基本情況構成表。數據顯示3家醫院的床工比分別為1.14%、1.58%、2.25%,人員數量普遍偏少,人均承擔工作任務重;從科室分工來看,采購人員在個別醫院所占人員比例有待優化;從學歷來看,本、碩士人員已經成為工作主力;年齡構成各醫院實際情況不同,比例有所不同。
3.2優勢與問題
3.2.1行業優勢
(1)人員學歷構成方面:隨著高等教育的普及,各個醫院醫學工程人員學歷層次有了明顯提升。40歲以下工作人員均具有本科以上學歷,為實踐技能的進一步提高奠定了一定的理論基礎。
(2)人員年齡構成方面:40歲以下中青年已經成為醫學工程專業領導、工作的主力軍。在所有進行調研的醫院中,中青年工作人員比例均處于較高水平,具有良好的學習能力和充沛的精力。以科主任為代表的醫學工程技術人員普遍勇于接受新技術、新設備,且對國際前沿的技術與設備保持著強烈的學習和探索興趣。
(3)工作方式方面:隨著行業內交流的增多,各家醫院醫學工程學科互相取長補短,以醫院等級評審為契機,建立并不斷完善工作制度。工作職能明確、工作流程完善,考核、驗收標準更具有可操作性。
3.2.2存在問題
(1)學科持續發展方面:從表1中不難看出在所調查的13家醫院中醫學工程科科主任存在專業不對口情況。當然,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在目前軍地各級醫院敏感崗位輪換制度的大背景下,如何在遵守行業規定的前提下保持醫學工程能夠可持續性發展,且作為醫院的一個學科分支,如何擁有中長期發展規劃、目標值均需每個單位醫學工程專業的掌舵人進行認真的考慮和反思。
(2)職稱構成方面:以科主任職稱數據為代表,普遍存在醫學工程科缺乏高技術職稱等現象。這與目前醫療行業職稱構成及評比體系有明顯關系。當前各個醫院普遍將工程類與醫技類人員合并評比技術職稱。在評比過程中,發表高等級文章、科技獎項、承擔課題等均作為打分標準予以考核。相比較而言,工程類高水平期刊普遍影響因子較低,在醫院環境中工程技術人員在獎項、課題方面不占優勢。
(3)人員構成方面:各醫院醫工人員較醫護人員學歷仍然普遍偏低,在職碩士人數占據相當大的比例;從人員年齡結構來看,老中青比例在個別單位較好。若想在全行業內形成“傳幫帶”的良好發展模式尚有一定困難。
(4)人員數量方面:各醫院床工比普遍較低。工作人員普遍較少導致醫學工程人員人均承擔日常工作任務繁重。由于人員數量及學歷構成等多方面原因,大部分醫院醫學工程方面科研工作的開展舉步維艱,大部分科主任有心無力,導致學科建設停滯不前。
3.3行業繼續教育的模式探討
3.3.1醫學工程專業學科體系建設
學科建設關系到醫學工程專業的長遠發展、科室在醫院的地位、醫學工程專業所有工作人員能力素質的提升。從調查結果來看,雖然多種原因,現任醫學工程科科主任中有大部分缺乏醫工學科專業背景,但一個好的管理者若能夠融合多學科專業知識,從嶄新的角度解讀專業需求,靈活應用管理技能和方法,能夠起到觸類旁通、事半功倍的效果。在科主任管理繼續教育層面,各級醫工學會能夠也必須發揮積極主動作用。目前各級醫工專業學會基本由各個醫院、醫療機構科室負責人構成,借助專業學會平臺,能夠在科主任層面上開展專業論壇、管理經驗交流、新技術探討、行業發展動向等多種形式、深層次的交流。目前,部分醫工專業學會已經意識到領導崗位輪轉給行業發展帶來的困難和挑戰,并且進行了一定層次的學術探討,在這方面值得進行更深層次的研究。面對新挑戰、新任務,醫工行業負責人的繼續教育工作將作為重點和亮點深入、持續下去。
3.3.2與廠商相結合的新技術學習
隨著知識更新速度的不斷加快,新技術、新業務日新月異。若要提高技術保障能力,就必須不斷掌握、接受行業發展新動向。邀請廠商進行專題技術講座是開展醫工人員繼續教育工作的重要手段,能夠達到雙贏效果。通過講座,工作人員既可以了解新設備的技術特點,又能快速掌握新設備的一般故障維修方法,能夠使工作人員快速提高維修、保養能力,為新設備正常運行提供保障。
3.3.3臨床實踐能力的“傳幫帶”
動手能力是一名合格醫學工程師必備的基本功。高學歷不等于強動手能力。動手能力的培養也不是一朝一夕能夠完成的。維修中經常碰到一些需要緊急處理的情況,應急處理只能靠自己解決,這也最能考驗一名維修人員的理論知識和實際能力。醫療器械的數字化、信息化發展,對臨床醫學工程師的要求越來越高,從學生到合格的技術人員需要其接受終身的再教育。在實踐能力的培養過程中,老同志的“傳幫帶”顯得至關重要,維修經驗的傳授、故障原因的準確判定、理論與實踐的結合必須在實踐中不斷磨合與培養。在實踐能力的培養過程中,繼續教育過程更多地體現在日常工作中的不斷積累、磨煉。主題授課、拜師學藝、學科各部門輪轉等可以作為繼續教育的形式,參考美、日臨床醫學工程師的培訓工作,各醫院可以結合自身特點制訂行之有效的細則,將老同志的經驗和實踐能力作為“傳家寶”在新同志成長過程中不斷傳遞。
3.3.4醫療設備不良事件監測學習與宣講
對醫療設備不良事件的監測是為了保證醫療安全,協同生產廠家解決潛在的問題,最大限度地控制潛在的風險,以保證醫療器械安全有效的使用。然而在實際操作中,仍存在一些工作人員不敢、不愿上報相關事件的錯誤認知。究其根本原因是其對醫療設備不良事件監測本身含義、作用的不理解。該項工作已經得到了國家質量監督部門的重視,部分省市質檢部門也已進行了省級會議培訓。作為醫院內部配合上級管理部門,可以將該項工作納入院級繼續教育專題項目,在醫工技術人員內部進行培訓,并可以向領導決策層、臨床醫護人員進行多種形式的宣講,以利于工作順利推進和開展。
3.3.5計量質控工作的深入持續
計量質控工作已經成為醫學工程行業內公認的重要職能工作之一。在繼續教育工作中主要可采取專題技術學習、會議培訓、強制推行、重點檢查等方式,力爭使有條件的單位都具有專職技術人員。
4結語
時代的發展為臨床醫學工程工作者帶來了新的挑戰和機遇,建立有效的繼續教育機制,培養醫工結合的復合型人才,能夠提高醫學工作者為臨床服務的能力、能夠為醫院增收節支、能夠保證醫療儀器設備在醫院使用過程中的安全有效,對維護醫院的醫療安全具有重要意義。因此,醫院應該結合行業和自身特點,發揮醫工結合優勢,積極探索具有自身特色的繼續教育模式和方法。
參考文獻
[1]王學軍,朱丹丹,朱永麗.醫用器材臨床工程師培養探討[J].醫療衛生裝備,2015,36(3):148-149,153.
[2]陳為國.淺談臨床醫學工程師的培養[J].中國醫療設備,2009,24(4):69-70.
[3]蔣紅兵.開展醫學工程繼續教育的探索[J].醫療衛生裝備,2007,28(9):23-25.
[4]謝松城.醫學工程繼續教育的需求與實施[C]//中華醫學會醫學工程學分會第八次全國生物醫學工程教育研討會論文集.山東煙臺:中華醫學會醫學工程學分會,2007:57-60.
[5]段書,李怡勇,李濤,等.醫療設備風險管理與質量控制[J].醫療衛生裝備,2014,35(2):139-141.
[6]許金廉,傅雷,郭強.新形勢下醫學計量管理工作應注意和把握的幾個問題[J].解放軍醫院管理雜志,2004,11(3):292-293.
作者:周龍甫 吳向陽 呼永河 單位:成都軍區總醫院醫學工程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