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德魯克管理的中學教學管理啟示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黨的指出建設教育強國是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基礎工程,必須把教育事業放在優先位置,加快教育現代化,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如何實現這個中國夢,是當代教育工作者的使命和責任,文章試圖通過現代管理學理論的指導,特別是現代管理大師彼得•德魯克的管理精髓的指導,探索在中學教學管理中應用德魯克管理理論,提高中學教學質量,實現教育強國的中國夢,為中學教學管理探索一條有益的途徑。
關鍵詞:中學;教學管理;德魯克;啟示說:“一個人遇到好老師是人生的幸運,一個學校擁有好老師是學校的光榮。”[1]成為一名好教師:“第一,要有理想信念。第二,要有道德情操。第三,要有扎實學識。第四,要有仁愛之心。”[2]作為中學教學管理者,做好學校的教學管理,培養一流學生,打造一流教師,打造一流的學校,促進學校健康可持續的發展,這是時代的需要,是光榮的教育使命。筆者試圖探討應用現代管理學理論知識,以指導中學教學管理實踐。
一、德魯克管理評價簡述
管理是一種實踐,管理是一種使命,管理改變生活,管理只有對世人作出貢獻才有價值。作為“現代管理之父”,德魯克著作等身,他的管理思想涵蓋了管理學的各個領域,《經濟學人》指出,“假如世界上果真有所謂大師中的大師,那么這個人的名字,必定是彼得•德魯克”。《哈佛商業評論》指出:“只要一提到彼得•德魯克的名字,在企業的叢林中就會有無數雙耳朵豎起來傾聽!”《商業周刊》指出:“德魯克是當代最經久不衰的管理思想家。”德魯克的著作和思想成為管理者與企業家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思想源泉。
二、德魯克管理對中學教學管理的啟示
(一)德魯克關鍵五問題對中學教學管理的指導德魯克的關鍵五問題是:我們的使命是什么?我們的顧客是誰?我們的顧客重視什么?我們的成果是什么?我們的計劃是什么?[4]這五個問題匯聚了德魯克作為眾多世界知名企業顧問咨詢的畢生心血,對這些問題的解答,可以有效回答學校的使命、學校的定位、學校的近期目標和長遠規劃、以及發展方式等等重要戰略思考。因此,作為中學教學管理者,對這些問題的回答就是中學教學管理的基本出發點。(二)德魯克管理核心要務對中學教學管理的指導德魯克認為管理者必須關注兩項核心要務:團隊的建立和利益的權衡。[5]對于團隊的建立,中學教學管理者首先必須認識到如何建立一支真正的中學教學管理團隊,所謂真正的團隊不是群體,不是個體的簡單堆砌,團隊中的教師必須有共同的目標和為此目標的實現不懈努力的執行力,甚至成為有理想有信仰的人民教師。其次,應該解決政府、社會、家長、學生、教師和教學管理人員之間的共同協作問題,力爭吸收各方加入中學教學管理團隊,形成一個和諧的、健康的、積極向上的、充滿斗志的、高效的管理團隊,一個充滿正能量的教學管理團隊。對于利益的權衡,中學教學管理者既要考慮長期利益,也要兼顧短期利益。既要考慮學校的利益,也要兼顧年段的利益。既要考慮教師的利益,也要兼顧學生的利益。力求使短期利益服務于長期利益,當然也應該注意到理想很豐滿而現實很骨感。如果不能把這些利益很好地統一起來,那也必須達到一定的平衡,就是將人才培養和提高教學質量有機結合起來。(三)德魯克管理的五項作業對中學教學管理的指導1.要在中學教學管理中培養他人和自己,回答教學管理者的使命是什么中學教學管理者最重要的工作就是培養人,辦人民滿意的教育,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培養適合在未來社會生存和發展的人,這是中學教學管理者的責任和使命,也是學校各項事業的努力方向。首先要明確培養學生是中學教育管理的首要任務,這也是普遍共識。在此筆者認為還應該看到的是,在培養學生的過程中,無論是專任教師還是中學教學管理者自身,同樣也希望不斷得到培養,因此,要求學校領導層中培養學生的同時,既要培養專任教師,也要培養專職和兼職教學管理者,進而激發專任教師的專業成長,提高教學管理者的水平和能力。其次要明確教師是中學教學管理的第一資源,要從人力資源的角度努力探索有利于激發教師積極性的選拔、培養、發展、流動的體制、機制,促進教師的成長、成才,在培養學生的同時,實實在在提高教師的專業水平和管理能力,為提高教學管理質量打下堅實的基礎。當然,從實踐中可以發現,這些問題也是目前中學教學管理面臨的難題。2.要重視中學教學管理組織工作,回答誰是教學管理者的顧客中學教學管理者應當認識到他們主要工作就是組織工作,不只是涉及學校管理中的社會、家庭、學生、教師甚至政府,更主要的是他們所面臨的各種教學管理工作,需要選擇合適的專兼職教學管理者或專任教師來管理和執行這些任務。因此,中學教學管理者最直接的顧客是這些管理任務,更是執行這些任務的人,是執行這些教學管理任務的專任教師和管理團隊。3.要重視中學教學管理激勵和信息交流工作,回答教學管理者的顧客重視什么既然明確了中學教學管理者面對的顧客是人,更直接地說就是從事中學教學管理的教師和教務員。那么,在實踐中,為了更有效的完成教學管理任務,可以應用馬斯洛需求理論,分析這些教學管理者重視教學管理工作的各種因素,但不論哪種原因素,根據德魯克的管理理論,激勵是鼓舞和指導中學教學管理者取得好績效的第一方法。因此,中學教學管理者不但要得到有效的培訓,而且還要得到有效的傳幫帶,使他們在工作中不斷得到肯定、提升、表彰等精神鼓勵和物質鼓勵,從而使教師們獲得認同感、成就感和幸福感。另外,中學教學管理者還要注重溝通工作,一定要關注到人是有感情的,情誼是無價的,就中學教學管理而言,通過日常的工作實踐溝通,通過教師關系的梳理溝通,通過有關報酬和職位變動的安排溝通,通過同校級領導、教務處負責人、年段負責人和教師之間經常性的情感交流和信息溝通,把中學教學管理者組建成一個真正向善向上的團隊。4.要設置中學教學管理績效評價標準,回答教學管理者追求的成果是什么中學教學管理者要設置評價標準,通過標準來評價個人的績效和整個團隊的績效,力求做到對事不對人,最好能為每一個人設置一個評價標準。評價標準作為中學教學管理者行動的指南,不但要有利于提升整個團隊的績效,而且還要有利于提升個人的工作并能幫助其做得更好,同時將這些評價的結果通報到學校領導層、年段、教研室。此外,德魯克還特別提倡評價的結果應告知當事人,因此,在向學校領導層、年段、教研室反饋有關一個教學管理者工作評價時,應及時將評價結果反饋給當事人,這就要求建立恰當的學生、教師、教學管理工作的評價標準,建立適當的績效評價機制,為提高中學教學質量提供有效的保障。5.要制定中學教學管理目標,回答教學管理者的計劃是什么中學教學管理者要制定管理目標。首先要明確目標應該是什么,如何才能實現這些目標,筆者認為,對中學而言,這個目標就是培養人才,中學教學管理目標必須始終將培養人才放在第一位,同時要確定實現這個目標的子目標是什么,并把這一系列子目標明確告知那些相關教學管理者,以便得到師生員工的廣泛認同,使學校目標與個人目標相一致,并使目標得以順利地實現。當然特別需要指出的是,不但要有中學教學管理的工作目標,還要有每個教師的教學目標、工作規范,更要有每個教學管理者的工作目標、工作規范,從而形成有效的中學教學管理者的工作計劃。
三、德魯克管理對中學教學管理的具體要求
對于一家公司為什么會“高效”,德魯克提出了五個標準,[6]這些標準為中學教學管理如何高效運轉提出了具體的實踐要求。(一)潛心聚焦教育,努力為學生創造價值第一個標準是有效產出是衡量一家公司的最基本的底線標準,就是要求中學教學管理過程中要有足夠的定力,心無旁騖,真正潛心聚焦教育,充分認識到教育是一個良心工程,也是一個民心工程,中學的“有效產出”就是如何有效地培養學生,而且這種培養不只是學生各學科的分數,更有學生的核心素養的培養,學生人格的培養。中學教學管理的每一個教學行為、每一個教學過程、每一次教學活動都為學生的成長成才服務,這就是中學教育管理的最基本的底線標準。(二)合理安排時間,提升教學管理的投入第二個標準是管理者的時間在哪里,公司的戰略就在那里,就是要求中學教學管理“做細做精做實”。一要重視教學質量,強化教學質量意識,嚴把教學質量關,通過提高教學質量達到實現人才培養的目標,真正做到辦人民滿意的教育;二要重視教學制度,強化制度意識,教學管理制度要細化到部門、到年段、到班級、到課堂,便于把各項制度落實得更加透明、公平、公正、公開,從而形成用好的制度保證目標的實現;三要重視教學組織,強化組織意識,充分發揮學校的層級優勢,一級抓一級,層層抓落實,使學校教學管理目標成為自覺行為;四要重視教學目標,強化目標意識,分解為每一層級的小目標,通過每一個課堂、每一個班級、每一個年段和每一個崗位的小目標的不斷實現,達成學校教學目標的實現;五要重視教學問題,強化問題意識,哪兒有問題就到哪兒分析問題存在的原因,就到哪兒解決存在的問題,從而通過精細化管理減少內耗,提升教學管理的時間投入。(三)有效發揮教師優點,提升教學管理的績效第三個標準是不要把人當成本而要當成投資,就是要求中學教學管理中要明辨每個教師的優缺點,而且在工作中充分發揮每個教師的長處。中學領導者和教學管理者都要看到教師群體所特有的擁有知識的特殊性,善于知人善任,人盡其才。一所中學能夠走到的高度依賴每一個教師的長處發揮的程度,中學教育管理的績效靠每一個教師的優勢發揮的多少,這種發揮教師優點、延長避短的思維就是一種投資。(四)合理規劃目標,提升教學管理的有效進程第四個標準是聚焦專注,并將重要的事情先做,就是要求中學教學管理中分清工作的輕重緩急,梳理工作的主次之分,充分調動中學有限的人力和物力,一段時間專門做好一件事,并將這件事做到最好。例如:高一學生的初高中銜接問題,在高一學生入學一個月內必須下大力氣,充分認識到“好的開始是成功的一半”,要從課內和課外、學生和教師、家長和學校等多方面共同發力,為學生適應高中的學習打下堅實的基礎。(五)合理規范流程,提升教學管理的執行力第五個標準是優秀的公司很少決策,只做重大決策,而平庸的公司天天都在決策,就是要求中學教學管理要“責任到課堂”“責任到班級”“責任到年段”“責任到教研組”“責任到教學崗位”的崗位責任制,可以以《致加西亞的一封信》《沒有任何借口》《六西格瑪的力量》等書為基礎素材,對中學教學管理團隊進行中學教學管理的流程、責任培訓。不但可以激發團隊成員的主人翁責任感,提升教師們的自我成就感,提高工作效率,而且可以促進師生員工共同融入教學管理,提高教學管理的參與度、透明度、可信度,從而使師生員工能共同制定學校教學管理的各項制度和標準,避免不必要的“決策”。教育需要有定力,教學需要有方法,作為中學教學管理者要有“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相信教學管理者的敬業、教師的付出、學生的努力和家長的期盼一定會有豐厚的回報,相信“功不唐捐”。德魯克的理論告訴我們:管理者的工作必須卓有成效,而且卓有成效是可以學會的。[6]實踐證明,一所學校的管理質量和管理水平決定著教育、教學的成敗,體現著一所學校的精神面貌,彰顯著一所學校的文化底蘊。德魯克管理是一種境界,也是一種文化,它就存在于日常中學教學管理工作的每一個具體細節之中。
參考文獻:
[1]教育改革發展紀實:為人民開創更美好的未來[EB/OL].[2017-10-18].
[2]郝清杰,鐘欣.做打造中國“夢之隊”的好老師[EB/OL].[2014-09-15].
[3]江濱.管理思想大師——彼得•德魯克[J].現代企業教育,2006(2).
[4]〔美〕彼得•德魯克,弗朗西斯•赫塞爾本,瓊•西德爾•庫爾.德魯克經典五問[M].鮑棟,劉寅龍,譯.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16.
[5]〔美〕皮爾斯,〔英〕馬恰列洛,〔日〕山脅秀城.德魯克的管理智慧[M].顧潔,王茁,譯.北京:清華大學出版社,2012.
[6]〔美〕彼得•德魯克.卓有成效的管理者[M].許是祥,譯.北京:機械工業出版社,2005.
作者:劉燕 單位:福州華僑中學